众所周知,北美是目前全球发展最为成熟的电影市场,得益于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美国电影在商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电影行业也进入了全新的高速发展时代,在这段时间里,美国电影佳片云集,虽然主要还是以商业电影的巨大成功为主,艺术方面比起欧洲电影还是有所差距,但这还是足以让好莱坞成为了世界电影的中心。
近代美国电影的发展前后经历过多次浮浮沉沉,不过真正让整个北美电影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的,还是1972年轰动问世的“教父”,这部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指导的电影,由百年巨鳄派拉蒙发行,这也是好莱坞第一部真正意义上按照现代大片规则运作的作品,这部电影在票房上取得的巨大成功,促使美国巨资投入的电影在发行上淘汰了首轮院线制度,开始执行全国同步首映。
另外一方面,发行人员也逐渐意识到应该在特别安排的时间段里以不同受众群体为目标推出特定类型的影片,以保证获得票房上的成功,从此之后,“电影档期“的概念正式进入电影领域。从此以后,美国电影开始逐渐形成完备而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将北美电影市场逐渐发展成为了世界中心。
过去二十年时间的发展,使得北美电影市场的档期基本形成,全年以周末和节日为界,可以分为冬季档、春季档、暑期档、秋季档和假日档五个档期。
冬季档一般是每年的一月开始到三月十日左右,具体划分是新年假期结束到三月第二个星期四。在这段时间内,奥斯卡、金球奖、格莱美等大量颁奖典礼为全年的工作做总结,占据了人们周末的所有视线,所以电影市场相对比较冷清。
春季档则从三月十一日到五月处,具体应该为冬季档期结束的次日到五月的第一个星期四。在这段时间,重量级体育比赛才是主角,橄榄球的超级碗、nba的季后赛,还有棒球、冰球等各式各样的运作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点,在这个时间段电影市场冷清依旧,不过开始逐渐复苏,小部分老少皆宜的作品或者锁定妇女、儿童的作品则会选择这个档期放映。
暑期档无疑是每一年的重中之重,五月第一个星期五到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都可以算作暑期档,由于这段时间天气炎热,人们愿意结束冬眠状态走出家门,选择丰富多样的户外活动,电影自然也就成为了消遣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也使得暑期档票房屡屡爆表,几乎可以占据全面票房超过百分之四十的比例,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这种情况变本加厉,更是有“得暑期档得天下”的说法。
在暑期档上映的电影无疑是锁定了男人这个主要票房市场,动作片、科幻片、冒险片成为了大屏幕上的主旋律,这也是好莱坞的潜规则之一:各大电影公司始终认为男人才是电影市场的主力,真正能够拉动票房的电影也往往是以男人为主要目标群体。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半之后,女性票房市场的拉动能力才被各大电影公司重视,小部分以女性为主要目标的电影也离开了春季档或者秋季档,走进大热的暑期档。
进入秋季档之后,九月第一周到感恩节为止的这段时间,一方面由于学生开学,一方面则是其他观众度假归来,所以整个电影市场十分萧条,特别是由于暑期档消耗了整个市场的主要能量,秋季档的冷清比之冬季档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段时间,小制作独立电影则会成为屏幕主力。
最后的假日档期则相对而言比较特殊,在这段时间里首先包括了感恩节、圣诞节和新年这三大节日,这也是合家欢乐的时间段,各种各样老少咸宜的作品都会登陆院线抢占票房,这也是全年足以与暑期档相提并论的重要档期,去年年终票房前三甲“阿拉丁”、“义海雄风”、“小鬼当家2”全部都来自于假日档期,让人侧目,而暑期档票房冠军“蝙蝠侠归来”只能屈居第四而已。
除了票房竞争激烈之外,假日档期还承担着另外一个任务,那就是希望在金球奖、奥斯卡等颁奖典礼上有所作为的电影也都会纷纷选择在这个时间段上映。由于提名投票都是在年末进行,所以在年末上映的电影无论是从印象深度还是从宣传力度的角度来说,都占据优势,这也使得许多颁奖典礼都选择在这个档期上映。
不过,目前“颁奖季”的概念还没有真正形成,所以假日档上映的“求奖之作”并没有到拥挤的程度,各大电影公司也没有刻意将这些有望拿奖的电影的上映档期都安排在年末。二十一世纪的假日档沦为颁奖季作品扎堆的热闹景象现在暂时还无缘得见。
但即使如此,假日当期的热闹程度依旧足以与暑期档媲美,是全年最热闹的时刻。
在全年这五个档期,目标观众群体都有不同,各大电影公司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琢磨出了一套经验,任何一部电影的档期安排都是十分有讲究的,只有正确地档期安排才能够让电影票房爆发出更大的能量,当然,错误的档期安排甚至可以毁了一部电影,导致电影公司亏本失礼。发行,已经逐渐成为了各大电影公司最重视的一个环节。
1993年的暑期档依旧如此,喜剧电影“雾水总统(dave)”成功揭幕一年一度的暑期大战,随后依靠“本。能”火速上位的莎朗-斯通带来了同类型电影“偷窥(sliver)”再次制造话题,而另外两部动作火爆大片“李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