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仙侠修真>韩冬>149、宁氏
临绝顶。

若是韩冬愿意开坛讲习武道,就算十大名将之流也会蜂蛹而至。若是收徒,天下无数人会以拜入其名下为荣。可以说,能拜韩冬为师,这是旁人旷世难寻的无上机缘。

……

韩冬回身一笑,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由母亲算起,这婴儿也算是自己侄儿,自己本就有教导之责。

而方才飞身接下之时,就已察觉此子天赋极佳,倒也适合练武。而且两人有同名之缘,他日有暇,教教自也无妨。

韩冬想到此处,向韦姜招了招手就要动步。却听那红衣女子又一次开口说道:

“公子已是答应收下小儿,实在令小女子感激涕零。不过方才听到公子将赶往宁安,还有一事想要烦请公子!”

韩冬一听此言,顿时心生不悦,不由浓眉一蹙。此去宁安与赶往西原救人之时,情形有些差别。

自己的母亲却并不认识自己!而且她也应从来没有想到过,世上还会有自己这样一个儿子!

就是此次宁安之行能够顺利见到母亲,该如何能取信于她,这一点就是韩冬也未曾想好。将韦姜带上,也是有备无患之意。

最为重要一点就是自己身份消息,传播的速度不可预知,所以只有尽快赶到宁安,母亲才会有安全的保障。

因此时间对于韩冬来说,太过宝贵。而在到达宁安之后,韩冬最大的精力,除了进入王宫,取得母亲信任之外,将会放在应付韩澈及月妃身上。

但在此时,红衣女子又一次想要提出自己的要求,已让韩冬有些不满。

韦姜最明白韩冬想要尽快赶往宁安的急切。不愿自己的亲侄女,在不知深浅之下惹恼了韩冬。赶紧对其连连摇头示意。

红衣女子本来就是冰雪聪明之人,一见韦姜表情,已知其意。不由对这乍一见面,就差点吓坏自己的亲姑姑心生一番感激。

世上任何事情或许都不会有绝对的好坏,只是看你如何运用而已。而她准备所说之事也是如此,无论如何,也会给他们增加一项选择。

“外子宁可在宁安城中,添为东宫冼马。虽然当朝魏王还未曾立下东宫太子之位,外子冼马一职只是虚置而已。但因为有太后的照拂,外子在京城之中倒还有些声名!”

听到这里,韩冬神情渐渐放缓,这红衣女子果然是知道进退之人。此番所说之意,并非真有事要委托韩冬。而是想对二人在宁安之事稍尽绵薄之力。

“我家就在离王宫不远的清远大街之上,城中知道宁府之人也绝对不少。而且外子家中父母已去世多年。小女子烦请公子帮我带一封信交给外子,还请公子不要拒绝!”

韩冬不知魏国宁府之事,却对清远长街印象颇深。当年他才到宁安,见到薛擒虎,就发生了斩杀汗国使节一事,而此事正是在清远长街之上发生。

清远大街对于韩冬而言,可算得上是其入世的转折之处。随后韩冬被投入黑刀营中,南征北战再不曾回到过宁安。可以说与魏国宁府从无交集。

但韦姜却有不同,虽然她已离开魏国二十八年,但宁府在魏国已屹立多年,她在王宫之时就曾听说。如果说夏氏乃是魏**方的代表,那么宁府正可称魏国文臣的基石。

红衣女子云妍的话语之中,不乏自谦之词。而韦姜在得知侄女竟然是宁家之妇时,也不禁升起与荣有焉之感。

要知在魏国初建之时,宁府第一代家主就已跟随在侧。此人乃是唐国最后一位状元,文采fēng_liú,学识更是渊博。唐国最后一位皇帝曾盛赞此人:可为天下之师!

当年魏国偏居一隅,文臣武将奇缺,已呈捉襟见肘之势。幸得此人连横合纵,生生自周围强国之中,为魏国获得了生存之机。

在国势平稳之后,此人又专心著书立说,授道解惑。这才使得魏国渐渐人才济济,自各国之中脱颖而出。直到如今,魏国朝堂之上,依然以曾为宁氏弟子为荣。

更有甚者,当年为纪念此人,才将国都以此人为名。

红衣女子在说话之时,已就韩冬方才所用之笔,在茶几之上一挥而成。

不等墨迹稍干,韦姜已将信纸取来。韩冬只是一眼扫过,所书之意已了然于胸。

不提其文采如何,就是韩冬也觉此女所书之字,在自己所见之人中,竟然可以排列前五。不禁对女子所说的夫君,有些期待之意。


状态提示:149、宁氏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