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先是点点头,接着又摇摇头。
锦歌不解,她疑惑的转着眼睛、咬着下唇,又过了一会儿,才试探着说:“那就是……原则?”
老太太轻轻一笑:“虽不中,却不远矣。”
她拉着锦歌的手掌,耐心的分析:“大家族么。真的能成为有历史的大家族,必有其规矩之讲,但这样的人家,对于小节,却多数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锦歌不服气:“可是,不是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之说么?”
老太太笑着摇摇头:“丫头啊,你不懂。只要族中能确保家族里有一批可以延续的成器之人,那么其他族人如何,他们并不十分关心。这就是小节……而大节,便是事关全族存活之事、名誉之洁了。举个例子。祖母的娘家。也是源远流长之族。族中至今,对于族人宅内的家事,大多采取放任自流之态;各自门中之事,若非当事之人愿意闹到祠堂。否则,谁是谁非并无人关心、也没有那么多闹着主持公正之人……然而,若是族中子弟有勾结外族、坏我华夏者,而其家又要庇护他的,那么,皆会由族长遣人带着祖训破其门、棒其人,而那些人也是要在祖宗面前论罪处罚的——轻者,要tuō_guāng衣物,以荆棘棒之。而后出族;而重者,那可是要活活将其打死的。”
锦歌听得深吸口气,觉得又是钦佩又是解气。
老太太续道:“孩子啊,你还年纪小、是气正盛的时候。所以你们这个年龄的人,遇到事。大都是非要闹出个是非曲直出来、定个黑白讲究明白的;可这世上,又有多少事情能做到丝丝分明呢?……那俗话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便是你再有理、再无辜,以家事论,也要摊上不对来。所以,十丫头,你且记住,在大家族中生活,你的心态最重要!”
锦歌若有所思的重复一遍:“心态?”
老太太颔首:“没错!只有你心态摆正了,才能守住自己的原则、才能看清宅门儿里的人和事、才能看出其中的弯弯绕;你胸有成竹了,才能保持你头脑的清明、守住你的底牌、让你的镇静和克制不至远遁无踪;只有这样,你才会有足够的手段去守护你要守护的,才能保住你自己的心。”
锦歌的脑子随着老太太的话而画图。
老太太看着锦歌认真的模样,不禁笑道:“我记得你读过《礼记》,是吧?”
锦歌认真的眨着眼睛,点头应是。
老太太满意的问她:“你定是记得这么一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是不是?”
锦歌觉得今晚的脑袋不怎么够用,老太太这一句句的话,让她在察觉深意时,又捉不到头绪。
老太太递给她一杯浓茶:“十丫头,你且记住,但凡能做成大事的人,必要有一番胸怀。都道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你的胸怀宽阔了,你的智慧、意志才会有发挥的余地和空间……对于那些不属于你的人或物……或者说,和你志向无关的人或物,你只凭着‘来者不拒、去者不留’的心态对待就是。到那时,你就会发现,其实事情很简单、人生也很简单。旁人,任是谁,也无法撼动你的心绪、无法影响你的情绪、无法左右你的想法,而那时,你才是真正的脱离了束缚,在精神和思想上,获得极大的自由。”
锦歌听老太太如此讲,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全都正确,却不能不佩服她老人家的贴近时代。再联想到老太太的前半生,若不是有开阔的心胸,恐怕老太太也不会养成如今这种波澜不惊、神态安详的体貌和气质。
锦歌冲着一直盯着自己的祖母,使劲儿的点头:“我听懂了,虽然有些地方还不能想得太明白,但祖母您讲的,我每个字都记得真真儿的,不会忘记的!”
老太太呵呵一笑:“丫头你不是不明白,是不甘心吧?”
她见锦歌被说中心事,羞红了脸低下头去,便安抚道:“丫头莫要害羞,其实很正常啊,祖母也是打你这个年龄过来的,你们想的啥,祖母都知道!”
此时,这个睿智的老夫人,有着一脸的宽容与理解:“你们啊,没有碰到过南墙,所以明知会吃亏,也要往前闯;心里是有一股子气支撑的,你们是宁可玉石俱焚,也想要个公平!”
老太太每句话都说到了点儿上,听得锦歌也忘记刚刚的难为情,她歪着头看着祖母。
眼前的这位老人,每说一句,眼眸的颜色就深一层,直到深黑得如一渊静谭、秘不可测。老太太似乎被她自己的情绪带进当初那段并不愿意回忆的岁月中去,而这,让锦歌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老太太自己拔出深渊,她看着一脸担忧的锦歌,安慰道:“无事、无事,你莫要担心。”
锦歌见状,赶紧转移话题:“那二姐姐她……她是不是恨极了二伯母?”
老太太意味深长的看向窗外,半晌才道:“她最恨的,却是你二伯。”
锦歌愣住,有些明白又有些糊涂:“难道是因为……二伯是寿客园的顶梁柱儿?”
老太太笑道:“十丫头,你终归像足了你父亲,是个明白孩子。”
锦歌却忧虑慎重,她犹疑着开口:“那道士和贺家,二姐姐她、她……”
锦歌虽然猜想老太太可能会知觉,可又怕惊到老人家,一时纠结不已。
谁知老太太却笑眯眯的看着她,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