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汉末称王>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子西去,忠良安在?

数日之后,虎牢关下,联军大帐之中众诸侯正在议事,商量如何攻取虎牢关。

“孙坚将军急报!”

忽然,传令兵长啸传来,袁绍忙令人放其入内。

“何事惊慌?”

“回禀盟主,孙坚将军急报,汜水关守将赵岑献关投降,孙坚将军已驱兵而入,夺了汜水关,孙坚将军言‘董卓已经决定放弃河南,正在雒阳聚敛财物,欲往关中而去!’,此乃孙坚将军书信!”

不待袁绍派人去拿,曹操当即便亲自跑了过去,拿起布帛一眼扫过,只见上面仅有十六个字:“董卓弃关,出逃长安,坚已先行,大军速进!”随后连忙递给袁绍。

袁绍拿起一看,大声念出。

甫一念完,曹操立即欣喜若狂地说道:“盟主,董卓已生畏惧,当速速拿下虎牢关,进兵雒阳,趁胜追击!”

“孟德所言极是!董卓此时想必正在逃窜,虎牢关想必也没有多少人了,我军当即刻猛攻虎牢,速往雒阳城!诸位可有异议?”袁绍此时倒是未曾犹豫,当即便拿定了主意。

众诸侯心中思虑,亦觉有理,纷纷认同,无有异议。

联军立即分派兵力,强攻虎牢关。

原本坚不可摧的虎牢关,此时哪里还有什么牢固可言,董卓军就只剩下了两千人左右,在联军强势进攻的,虎牢关纵然雄关,却也连半个时辰都没撑到,便陷落了。

过程及其简单,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被许烈任命为骑将的乐进主动请缨率众攻城,许烈见其言辞恳切,态度坚决,便准了他,岂料乐进骁勇无俦,冲杀在前,先登城头,拿下了首功!这让许烈在高兴的同时,不由得考虑是不是该早点让乐进自领一军的问题了。

许烈自然知道乐进的本事,骁勇无畏,果敢猛锐,同时又颇有谋略,是将帅之才,本来是想让他先同张辽共领骑兵,磨炼一番,之后时机成熟后再将他俩一起调出去,自领一军,结果现在许烈发现,这样不是办法,有些限制了乐进的发挥和进步。

有些人就是这样,能够充分发挥他的潜力,让他快速进步的,不一定就是你所设想的途径,如果一味地以己度人,最后定然是一损俱损。

许烈觉得他必要好好考虑下这个问题。

联军一入虎牢关,袁绍自己留下少数士卒看守俘虏,守卫关卡后,当即下令全军急行,直奔雒阳而去,欲要在董卓逃窜的时候给予其沉痛一击!

联军急行军四百八十里后,终于在黄昏时分赶到了雒阳,然而,展示在众人眼前的却不在是当初那个巍峨繁华的雒阳城了!

此时的雒阳城已然升起了熊熊大火,愈演愈烈,城门口尚有少量百姓正在慌张出城,他们都是跑在后面的,不过还算幸运,至少他们还有这个机会出来,还有这个机会不用长途跋涉去长安。

城里城外一片凄厉的哭喊之声,连绵不绝,有性命将丧于城中的,也有亲人被驱使去长安的,往日若有大军在侧,这些平民百姓哪里还哭得出来,但是如今却是难忍悲怆,痛哭流涕,乃至于整个大军都有不少因景落泪之人,甚至像孔融这样的,早已是一边涕泗横流,一边大骂董卓无道,哭声不绝,骂声亦是不绝。

其实早在离雒阳城尚有二百里时,众人便已看到了西面的天边一片通红,心中惊惶地来到此处,当面观之,方才信了那本难以置信的事实。

大火弥漫,浓烟滔天,不仅宫门火起,南宫北宫尽为焦土,宗庙民舍,皆炎龙盘踞,难以抑制。

说实话,或许是早就料到的缘故,也或许是早已看淡的缘故,此时的许烈并没有多大的反应,反而出奇的平静,滔天的大火、哀嚎的哭喊,都没有对他带来多大的影响,虽然有些怜惜,但是离孔融那种程度,肯定是万万不及的。

或许,这就是乱世的力量吧。

“大军城外扎营,速速救火!”袁绍的命令向众诸侯传去,于是,诸侯大军各自散开,在雒阳城外荒地之上,各依规定方位安营扎寨,随即迅速对雒阳城展开了灭火的措施。

由于孙坚早已赶到,对于火势有了一定的控制,同时又准备了很多器具,因而联军灭火的速度还是挺快的,整个雒阳城虽大,在三十几万大军全力救火之下,也算不得什么,不过一夜的功夫,雒阳的火已然扑灭,只不过那些焚毁的宫室、房舍、府庙,自然是就不回来了。

次日,许烈来到联军帐中,只见十几路诸侯正饮酒作乐,开心自在,甚至昨日涕泗横流、感人肺腑的孔融,亦在此列,众人好似忘了昨日滔天大火一般,皆在彼此吹捧此处赶走董卓、收复河南的伟业。

许烈心中暗暗摇头,只觉无可奈何。【你们这群人,终究只配成为别人的垫脚石啊!】

“昭义来得正好,快快入席,与我等共饮一杯!”河内太守王匡见许烈进帐,连忙招呼道。

许烈正欲推辞,忽感身后有人,脚步颇为迅速,不动声色往旁边一让,抬眼看过去,正是曹操,其人此时颇有些兴奋和急切。

曹操先向许烈一礼,两人打了个招呼,随后便向袁绍说道:“盟主,此时正是良机啊!”

袁绍将手中酒爵轻轻拿起,适才已经又满上了一杯,微微一笑,问道:“孟德此言何意?”

曹操并未直接回答袁绍,而是先向在座诸侯,一礼,随即环顾诸侯,对众人说道:“诸公,今董卓西去,正可趁势追袭,一战功成,救陛下百官于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子西去,忠良安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