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於陵县当县尉的日子还是不错的,比起在管县,这里更自由得多。
关羽、张飞他俩在帮着赵二训练了一段时间的军队后,就回管县了。赵二又不打算另立山头,自然不会强留他们。
清理乡间匪寇的工作,赵二交给了赵正等高级军官来做。这几个人能力不俗,虽然跟那些历史名将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经历过黄巾之乱的他们作战经验丰富,对付一些山贼匪寇之流还是没有问题的,正好锻炼下他们独自带兵的能力。
赵二从管县带来了五百战兵,后又在於陵县招募了五百战兵和数千辅兵,现在其军事力量已经与管县时持平了。
随着兵数的增多,赵二便开始在乡间也组织起巡逻队,这些由辅兵组成的巡逻队,与乡民自发组织的巡逻队一起,织成了一张密布全县的大网,只要有人进入了於陵境内,就难以从这张大网中逃脱出来。
管仲也在本地建立了分号。这个管仲本身就是一个很有商业才能的人,只是受限于没有官方力量支持,所以才只能屈居于管县之内,无法对外扩张。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商业环境可算不上太好。商人地位低下,个人财产得不到保障。一个商人要想发展壮大,可谓是三分靠能力,七分靠官府。官面上的人可以轻易扶起一个商行,也可以随手灭掉一个商会。
管仲在管县时最大的后台,也不过是管全这个县吏,而且两人的交情也不算很深。如果没有后台支持,他想去别的县建个分号,其结果只会是分分钟被当地的地头蛇给砸了铺子。
现在依靠赵二的支持,他迅速在本地站稳了脚跟。至于发展壮大,还需要时间。而赵二私人投资给管仲的钱财,也越来越多。
於陵县原本是有一位县令的,他因为尚还算敬业,故而之前没有被曹操裁撤掉。但他毕竟也是个想升迁的人,在於陵县已经当了很久的县令了,按理早该被调往别处高就了,单纯是因为没人接任,才滞留至今。在骚扰了曹操好久后,曹操告诉他,等赵二一接任,你就可以走了。
于是乎,现在於陵县只有赵二一个县官在了。赵二看到县令的宅院空着,于是索性把县令宅院也一起占了。这样一来,便可以安置更多的侍女。
院内人数的增多,令兰儿更加满足了。想她以前在曹府,虽然衣食优越,但毕竟只是府内众多侍女中的一员,手下没有可管束的人,上头管自己的人倒是不少。现在在赵二这里,只有她管别人的份,再没有人来管她了(赵二对她向来没什么约束)。
(本章未完,请翻页)现在兰儿才开始觉得,跟了赵二也挺好的,心中也不再抱怨什么。
县内吏员方面,赵二从本地士族中选出了一些年轻人来担任。
对于士族阶层,赵二从来都是抱着合作、利用的心态来与他们接触的。在赵二看来,士族这个中国几千年来势力最为庞大的阶层,只可利用,不可对抗。即使对抗,也只宜分化打击,不可开地图炮,朝整个阶层开刀,那是取死之道。
你可以看某一个士人不顺眼,你可以杀掉几个士人,可以灭了一个士人家族。但不能站起来宣称你要打倒全部士人。
别看现在朝廷上宦官们搞什么“党锢之祸”,好像士人们都遭了大祸似得。但那毕竟只是在朝堂上闹腾而已,地方上士族势力可没见半点衰减。
而与士族合作,其利益也是十分明显的。在汉代,知识分子是被士族所垄断的。你若需要一个识字的人才,那只能从士族中寻找。你若打算自己开培训班培养,那可就费了老鼻子劲了。之前赵二在军队中普及识字,结果就是这么长时间了,也就高层军官那点人能够粗识一些常用字,底层士兵顶多能看看腰牌上的字罢了。
而士族为你提供人才的话,那就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和时间了,只需要你县尉大人一句话而已。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二世纪亦是如此。
而且如果你对他们举荐的人不满意的话,还随时可以换。比如你看某个人跟你三观不合,那你不用跟他说什么,直接找他家长,用闲聊天的语气,说“你们家老三不太适合这个岗位呀,要不换老四或者老二?”反正这些家族人口多,换谁都是代表他们家族效力,他们族长完全无所谓的!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一家子那么多口人,总有一个是令你不那么讨厌的。
而选择年轻人,则是因为看重这些年轻人思想尚未定型,可以接受自己的“改造”,变成自己喜欢的手下。
在县内内务方面,赵二倒是没有太多改变的想法。主要是由于他自己对政务方面也不懂。他穿越前就一宅男,学校学的知识刚一毕业就还给老师了。哪里会像其他小说的穿越者那样,上懂治国下会带兵,会酿酒会建模,烧玻璃造火药,抄诗歌背故事。这些赵二都不会,除了做网上搜的智商测验能够次次拿满分外(作者我就是这样啊,哈哈),基本上没有任何比普通人强的地方。
不过县务也不是完全不变,他会听取那些年轻士子的建议,以那个年代的人的思路来进行一些不算
(本章未完,请翻页)太超前的改革,比如在县内搞个垃圾、粪便集中的场所,每天统一由乡间的人拉出城外。
城内一些不方便如厕的地方搞个公厕,其实就是搭个草棚子,里面挖个坑。不需要花什么钱。
县内雇一些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