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大明亲王>257.第257章 殿议
恩的一种方式。

现如今百官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曾毅的话,没有丝毫的夸张,甚至,说的还有些含蓄了。

以往,正德虽然也知道,百官对锦衣卫有所排斥,可是,父皇在世的时候,锦衣卫爪牙已经收敛,是以,正德一直以为,百官对锦衣卫虽有排斥,但是,却也只是有限的。

可是,今日早朝上百官的表情,却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了正德一件事,那就是百官对锦衣卫的排斥,是发自骨子里的,绝对没有什么轻重之说。

“臣附议。”

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刘健,站出了列班,弯腰躬身,声音朗朗,曾毅已经把路给铺好了,若是他这个内阁首辅还不知道站出来支持,那,要他这个内阁首辅做什么?

“臣,附议。”

内阁剩下的几个大学士全都站出了列班。

“臣附议。”

声音隆隆,震的整座大殿内回声朗朗,传遍了整座紫禁城。

文武百官,从来没有这么齐心的时候。

看着下面从所谓有过的齐心的文武百官,正德楞了一会,方才想自己该说什么。

“诸卿免礼。”

正德伸出右手,倾了一下上身,微微抬起右手。

“锦衣卫自太祖定下,虽后裁撤,然,成祖有予以恢复,此乃祖宗定制,虽留下锦衣卫,留下了北镇抚司衙门,然,诏狱裁撤,怕也有违祖制。”

正德的这些话,全都是曾毅交给他的。

无论什么事情,总是都要有所防备的,哪怕是你所做的这件事是利国利民,可是,这世上,并非是一心为国,一心为公,就会有人称赞与你。

这世上,不乏那些奸诈小人。

是以,曾毅必须要小心行事,把所有的问题,全都给考虑进去。

而这裁撤锦衣卫诏狱,最可能遗留下话柄的,就是祖制问题,锦衣卫经太祖设立,虽太祖晚年废除锦衣卫。

可是,成祖登基,又是重开锦衣卫。

只能是让百官们自己去辩,把祖制给合理的绕开了,那,这事,才算是真正的高枕无忧,彻彻底底的对曾毅是一件只有好处而没有丝毫坏处的事情。

“陛下,臣有事奏。”

一个穿着三品官袍的文官老夫子站了出来,曾毅也不知道这官员是哪个衙门的,不过,看这架势,应该不是什么无名之辈。

官场上,尤其是年纪大的,只要是三品上的大员,除去极个别的,如同上官武那样被刘健给临时提拔上来的。

其余的,只要是自己慢慢熬到三品大员位置的,全都是不能小觑的。

文官不比武官,官职很虚,根本就算不得什么,文官的官职,那都是有数的,一群人盯着的。

一旦位列三品大员,若是在有些许什么过错,只要不是大罪,至多,也就是告老还乡就此了结,就没人会在予追究了。

这是朝廷的一种规矩了。

毕竟,十年寒窗苦读,方才成就了今日的地位,这也等于是朝廷。

而武官,在开国年代,是重武轻文,那个时候,武官的特权也是不少的,可是,一旦国泰民安,武官的特权就没了,哪怕是三品武官,也是没这种特权的。

也只有位列二品、一品衔的武官,才会有这些特权的。

看了这站出来的官员一眼,正德虽是皇帝,可是,对下面的官员,除士能叫出名字外。

其余的,也就是眼熟,是叫不出名字的,毕竟,正德这个皇帝,是非常的不称职的,连早朝,都没上过几次的。

“今日早朝,诸卿可畅所欲言,所论之言,无论涉及何,尽皆恕其无罪。”

正德肃然开口,这话,却是等于给了满朝文武一个辩论的机会,或者说,这已经是等于在给百官一个暗示。

曾毅的奏折已经念了出来,而皇帝,心里,也是同意了要裁撤诏狱的。

只是,现在,绕不开祖宗这一关,若是百官能想办法绕开,那,这诏狱,就裁撤了,若是绕不开,那今天这事,就当是没说了。

“老臣谢陛下隆恩。”

不管怎么着,站出来的官员先是冲着龙椅上的正德皇帝拱了拱手,然后,方才不紧不慢的道:“锦衣卫,起与太祖皇帝……。”

“然,太祖皇帝之所以设立锦衣卫……。”

有了正德的话,虽说这站出来的官员在那朗声说着,可是,大殿内,却也已经有了小声的议论。

从这些议论声中,曾毅也算是知道了这老者的身份,是礼部的左侍郎薛华,六十多岁的高龄了。

此事,既然牵扯到了祖制,那,自然还是要让礼部的官员站出来打头阵,这才是最为合理的。

且,礼部,平时,管的就是这些,让他们打头阵,这也是他们的分内之事了。

“后,太祖晚年,下诏,废了锦衣卫,且,毁了锦衣卫的刑具。”

“由此可见太祖皇帝的心思,锦衣卫,只是一时之需,待国泰民安了,自然是要废除的。”

“而成祖皇帝,重开锦衣卫,亦因…………。”

“时至今日,国泰民安,锦衣卫虽可保留,但诏狱酷刑,却损我大明国威,有损我大明颜面,我大明泱泱大国,以仁…………。”

“此时,留下锦衣卫监察之职,废除诏狱,亦是太祖皇帝、成祖皇帝所想,亦然…………。”

礼部左侍郎薛华的话,听起来,并没有多少的引经据典,甚至,稍微有些朴素,可是,曾毅却明白,这是薛华刻意如此的。


状态提示:257.第257章 殿议--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