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抗日之血色山河>第756章 手刃鬼子

当王小二再一次带着独立营奔上八方斗的阵地,却被这阵地上狼藉的景象所震撼着。

敌人刚才那一轮的轰炸,将整个山头几乎炸平,土也翻了几层。山上有一棵冬荆树,这种树长得很慢,一般是农家插着当篱笆用的,而这棵树显然长了上千年,高有数丈,树冠可以遮住半个山头,树身也需两人合抱,可是此时,这棵巨树已经成了树桩,那翠绿的枝叶洒落一地,仿佛被风暴摧枯拉朽。若山有灵,那么,山会为之愤怒;若水有灵,那么,水会为之动容;若树有灵,那么,这棵古老的树呀,便只剩下了呜咽与悲凉!

八方斗之下,阻着鬼子两个联队,相当于****的两个团,这是敌人第三师团的主力部队。第三师团属于日军的甲级师团,为四四编制,即由四个联队组成,每个联队又是由四个大队组成,每个大队又是由四个中队组成,每个中队是由四个小队组成。一个联队相当于是一个团,满员时总兵力在三千五百人左右。而这两个联队,他们一路打来,被****零敲碎击,此时最多也就有四五千人,但这两个联队仍然作战顽强,锐不可挡,暂三十四师就是被这两个联队击败的。

对于张慕礼来说,他等于是要面对多出自己两倍还要多的敌人,更何况这个敌人无论是从武器,还是从士气上来说,都比他们高上一畴。这似乎是一个没有悬念的战斗,可是张慕礼、王小二以及黄新元却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对于十一师的勇士们来说,又占着天时与地利,应当讲是旗鼓相当。

正因为主将的坚决,所以才会有士兵的拼命!

鬼子开始冲锋了,从山上看去,密密麻麻,就仿佛是一群全窝出动的蚂蚁。

独立营是十一师精兵,再加上王小二与师长的关系,所以这个营的武器配制是全师里最好的,全营除了有两挺马克沁重机枪外,每个班都有一挺捷克式轻机枪。而相对来说,黄新远的营就没有王小二这个营这么好的待遇,他全营只有一挺重机枪,一个排才有一挺轻机枪。独立营有一挺重机枪被王小二带到了南林坡阵地上去了,此时留下来的重机枪是剩下的另一挺,与黄新远营的重机枪共同组成强大的火力网,再加上几十挺轻机枪的辅助,就只听到哒哒的机枪声不绝于耳,眼见着鬼子一片片地倒下去,根本近不了阵地的面前。

鬼子丢下了上百具尸体,败退了下去。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出乎了张慕礼等人的意料之外。

原来以为鬼子会再一次组织火炮,然后再一次组织冲锋。但是这一次,鬼子并没有发炮,也许是刚才他们的炮被中美的空军炸坏了,哑了。

****************

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当鬼子再一次冲锋之时,他们竟然在他们的队伍之前押上来了近百名当地的老百姓。本来,当地的这些百姓一知道这里要打仗了,都躲到了山里去了,但还是有一些人没有避开,这才被鬼子抓了来。不用多想,这些百姓就是没有跑了的,大多数是些老人、妇女和孩子,年青壮汉们都跑得快,鬼子一般也抓不到。

这是大家从来也没有面对过的情况,张慕礼、王小二与黄新远三个人跑着碰到了一起,王小二和黄新远急急地问着这个副团长:“鬼子用老乡来挡子弹,我们怎么办呀?”

张慕礼了紧锁起了眉头,看着山下那些哭成一团,又被鬼子刺刀逼迫着慢慢走过来的老乡们,他的一双眼睛都已经瞪得通红,仿佛马上就要燃烧起来。这真是一个很难决择的时候,所有的士兵们都把目光投向他,他是这里的最高官长,只要他一声令下,那么不管是开枪与不开枪,大家都会照着去做。如果不开枪,那么等鬼子到了阵地近前,他们再想反击,只怕根本不可能了,鬼子会一齐拥上来,他们的阵地就会不保,这些老百姓多半也是死路一条。如果开枪,那么这些老乡们肯定第一个倒下去,这些可都是自己的同胞呀!

王小二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来,不由得提醒着这位大哥:“前几天第五师也遇到过这种情况,鬼子把老乡押在前面开路,他们的一个排没有开枪,鬼子到了近前便投出了手榴弹,那个排全部牺牲,那些老乡最后也没有活一个。”

“下令开枪吧!”黄新远也在旁边催促着,他不想步第五师那个排的后尘。

鬼子前锋已经到了阵前,不到一百米的距离,再走几步,就是有效投掷距离了。王小二已经可以看到有鬼子要拉手榴弹了。

“上刺刀!”张慕礼忽然大声命令着。

王小二蓦然明了,张大哥不愿意让自己的同胞死在自己的子弹之下,他是要以血肉之躯,与敌人短兵相接,这也算是当前这种情况之下最凶险、却又能最大保护老乡和自己的方法。

****************

一声令下,在张慕礼的带领之下,****的士兵们象猛虎下山一样,从战壕里跳出来,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冲下去,直捣敌人的阵营。鬼子还没有来得及布下火力,只有零星的几枚手榴弹甩了出来,在****士兵的身后爆炸,也只是眨眼之间,两军便撞到了一起。

上千人的拼刺大战就在这片山岭中展开了,这应该也是二战史上规模最大的刺刀战了。

在两军交接的时候,那些只会哭泣的老乡们便趴在了地上,互相抱成了一团,这些老乡也只能用这种最无效也最笨拙的办法来保护自己。王小二正在冲锋


状态提示:第756章 手刃鬼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