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炳文说完后他就留了时间让卫风自己单独的思考一下,他就接着做手头的事。卫风这个时候也在用力的想着耿炳文刚才说的那些话。他昨天回去后也自己想了很久,他自己还是有些不相信耿炳文说的那些话全是真的,所以,他今天一早就来问耿炳文。
过了一会,效果十分的明显。现在卫风已经在经过了耿炳文接连的讲述后,他终于能深刻的理解到耿炳文为什么会把蒙古人作为后面大明的大敌来对待。
想过来的卫风就准备离开了,“耿帅,末将想明白了!感谢您的解惑,末将先告退了!”
“嗯,你走吧!”耿炳文头也没有抬,就简单的回复了卫风一句。不过,他此时的心里还是充满了欣慰的。耿炳文自己是很喜欢能看到下面的一些年轻将领来向他请教问题的,尤其是一些对比较重要的事情的认识上面。耿炳文的经验是可以传授给像卫风这样的年轻将领的。
北平城在耿炳文他们的进驻以后,经历几天的调整过后,整个北平城发生的最大的变化就是守城的士兵换了。他们常见的燕王府没有了,北平城里整日巡逻的官兵也换成了朝廷的军队。老百姓们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的像往常一样,变化的不多。
在经过几天的加急传送,耿炳文给朱允文上报的有关于他们目前的情况现在已经到了京城。而且,马上就会送到正在进行早朝的朱允文手中。
“报!皇上,八百里加急,是从北平方向传来的。”由于这样的加急情报必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名送信的士兵直接就来到大殿外。
“北平传来的?那必定是耿爱卿有什么事要上报给朕。王中,快去给朕呈上来。还有,来人将这名送信的士兵好好的待下去休息一下。”
大殿上的其余文武大臣都被这道八百里来自北平的加急情报吸引了过去。他们也都想看看这耿炳文到底给朱允文送了什么样的消息回来。
“皇上,您请过目!”王中拿着耿炳文写下的他们现在情况的这封情报递给了朱允文。
朱允文仔细的将上面写的内容看了一遍,他的脸上的高兴的面容一览无余,全被在场的大臣们看到了。这些大臣们知道肯定是又有什么好消息来了,不然朱允文不会这副模样。
看完后的朱允文便高兴的说道:“诸位,前面传来了消息,我们大明朝廷的军队已经成功的进驻北平了。耿爱卿带着大军已经将北平城成功的收复了。只有收复了北平城,我们的这次平叛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成功了。所以,朕现在真的很高兴。而且,耿爱卿他们是没有废一兵一卒就成功的让朱高炽等人投降了。”
“朕觉得这朱高炽这些人倒是比朕那四叔更加识时务一些,朕现在就决定要对他们放宽处理。这些人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押解进京,到时候朕再下旨怎么处置他们。诸位爱卿,这件事朕就先讲到这里了,我们接着今日的早朝。前面说到哪里了?”
“启禀皇上,前面您说到了我们大明后面将要颁布的新政。”方孝孺连忙站出来提醒朱允文。
“对,方爱卿说的对!我们大明现在所施行的许多政策都是不合理的,朕决议要在这一年将那些不合理的政策换掉,施行新政。下面就来谈谈朕现在想到的一些具体的新政内容。”
朱允文本来想要接着说下去,但是,有大臣这个时候站出来说话了。
御史曾凤韶站出来说道:“皇上,我们大明现在的这些政策很多都是从太祖皇帝留下来一直沿用至今的。这些政策在微臣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所以,微臣建议皇上您是不是再考虑一下。”
曾凤韶的话引起了一些老臣的共鸣,他们都是不愿意朱允文再出些什么新政的。以前的那些政策,他们这些人都或多或少的将其利用起来为自己和自己的家族谋取了不少的利益。现在朱允文想要搞一些新政,那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这些顽固派的大臣们必然会成为朱允文改革的一大阻力。
“曾爱卿,此言差矣!皇爷爷当年建立大明时所颁布的政策都和当时的国内情况有密切的关系。现在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了,大明的情况也和以前大明刚建立的时期有很大的不同了。朕觉得很多政策都不能在适用于当今的大明了,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出一些该多才行。”朱允文为了这次的新政,他也是提前做了准备的。所以,他也不怕这些人来“挑衅”他。
“可是皇上,您也知道。要是我们颁布一些新政的话,必然会引起国内不同的老百姓的一些反应。有的人肯定是会对我们后面颁布的新政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的,这样有极大的可能导致国内形势的不稳。所以,微臣还是建议皇上您三思而后行!”曾凤韶当然是不会轻易的被朱允文的话说动摇的,他的意思还是希望朱允文不要颁布什么新政。
朱允文他当然也不会怕了曾凤韶这位御史了,他是一心要颁布一心新政的。只有颁布新政过后,后面对大明的发展才能顺利的进行。
“曾爱卿,你说的朕都明白!不过,朕已经想好了。我们大明现在主要就稳定下来了,国内也不可能爆发什么战事了。所以,我们就必须要将目光放到大明的发展上来。朕之所以要设立一个商部,就是要用商业的发展来带动大明的整体发展。朕已经决定要大力的发展工商业了,商业的发展将会和农业的发展齐头并进。”
朱允文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