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青春校园>唐骑>第二九四章 下台阶
。在许多人看来,张迈颁布这个免税令,不就是要邀一个“仁君”之名吗?

你要名,我们给你了,但我们继续谋利,你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各取所需,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然而张迈的一句话,却是点破了这些人的用心!

李沼跟着又上了一书,劝张迈既是轻徭薄赋。行事便应从宽。让天下士绅看到希望,不可有过激之举。否则若是激起民变,只怕会有社稷动摇之事。

张迈拿到书信之后当场就要发火!

旁边范质劝道:“元帅,李沼没有恶意,他的话虽与元帅政见不同。却是对元帅的一片忠心!否则他只要沉默就好,没必要将事情挑得这么明!他是怕我们行事太急太烈会引起动乱!现在洛阳未取、河东未得、长安尚在,南方吴蜀也都未平,我们乱不得啊。”

张迈沉默了片刻,便明白了范质的意思,却还是冷冷道:“他倒是为我考虑,只可惜方向上弄错了!我要轻徭薄赋。是对底层农户来说,对土豪士绅,老子是乱世用重典!至于动乱……哼!农民吃不上饭、席卷天下的动乱我怕!那些没一点心肝的士绅们起来作乱,越早越好!”

因此张迈不但没有依李沼之说从宽行事。反而定下了更加严厉的临时法令:

三方巡查人员到达地方之后,许各地士绅豪强自首,凡自首者只交三倍罚粮,归于农家;不自首而终被清查出来者,罚粮十倍,一半归还农户,一半充公,家中嫡长子流放西域;凡敢顶风作案者,家产充公,全家流放。

临时发令传出,河北登时哗然!

不过哗然之后就是一片沉默,如今幽州聚集着三十万大军,高行周在平幽,杨光远在邺都,天策的兵马能在三日之内到达河北任何一个州县,在这样的形势下,谁敢公开作乱?

可士绅们虽然不敢公开反抗,却是以沉默应对。除了少数胆小怕事的,除了极少数良心发现的,大部分隐瞒免税令的士绅都在硬扛着。

张迈派出去的法官只有三十个,平摊下来一个县还不到一个!举证士子也查不到每一个乡,就算听到了什么,也很难在地头蛇的干扰下拿到确实的证据!拿不到证据,如果张迈还要抄家,那就不是仁君,而是暴君了!

至于士兵们主要是负责案件断明后的执行,是威慑力的存在,大多时候影响不到案件的调查。

这时候,在正面战场上天底下谁也斗不过张迈了,但在一个更加复杂的战场上,士绅们根本不认为张迈斗得过他们!

从古到今,哪个君主不得依靠士绅作为中间阶层来统治天下的?

就算张迈想要彻查,他有执行的人吗?三十个法官加上一百多个举子,一个县平均下来不到一条过江龙,怎么斗得过本地的几十条地头蛇!

所谓的免税令,最后还不得归于一项止于表面的“仁政”?

士绅们对上软磨着天策,对下震慑着农户,整整十天过去,整个河北只有三十几个士绅自首纳粮,平均下来,一个县还不到一户!

这些自首的士绅都遭到了河北士林的一致谴责,痛骂他们对小民趁火打劫,痛骂他们有违圣人的教诲,痛骂他们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痛骂他们没有良知,没有心肝!大有将他们开革出士林的趋势。

同时李沼第三次上书,这一次却不是劝谏了,而是向张迈认错,承认之前自己判断有误,并认为张迈如今的处断是有道理的。上书的后半部分则几乎是一篇贺表了,高调赞扬了张迈,并以优美的文辞庆贺这次免税令的成功。

在他的带动下,河北士林也纷纷表现了类似的姿态。

张迈拿到各地的回报后,再看看李沼的上书,对范质道:“偌大的河北,只有三十五户士绅自首!我可不相信河北的土豪良心有这么好!但李沼却相信了,他还赞扬我,文素,你说他这是什么意思!”

范质沉默着,他知道张迈不相信,他也不相信。

事情发展到这个份上,还能如何?

要继续彻查下去,没法查!

这不是战争,可以粗暴地用陌刀战斧阵横推过去!

这是斩不断、理还乱的政务啊!

李沼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件事情的难度,所以一直在劝谏着张迈,但张迈却一意孤行,本来免税令可以在士绅的赞颂下成为一桩名载史册的仁政的。走到今时今日的地步,却差点要变成一个笑话了,还好,现在回头还不晚。李沼的第三次上书巧妙地化解了这种尴尬。他再次给了张迈一个选择,只要张迈点头。仁政仍然会是仁政,河北也仍然会是河北,天下士绅会看到张迈的妥协,天策统治区域会迅速安定下来。然后尚未归附的地区,也将会在这种大势之下逐渐归于一统。有张迈的武力作为背书,无论是安重荣、刘知远还是石重贵,谁都挡不住这股潮流。

这不是民心,却是比民心更有力量的“士心”——士子之心、士林之心、士人之心、士绅之心!

张迈抬头望着穹顶,许久许久,才道:“又是一个下台阶!”

许久。许久,张迈才对范质道:“文素,传李沼来幽州!”

范质有些担心起来,叫道:“元帅。李沼的政见也许与元帅有异,但他的确是一片忠心啊,请元帅……”

“你絮叨什么!”张迈道:“你以为我要杀他吗?”

范质一愕:“难道……不是?”

“当然不是,我为什么要杀他!”张迈道:“他


状态提示:第二九四章 下台阶--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