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络游戏>他从末世来>第八八五节 姐妹的艺术生活

今天是每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哇喇!所有博物馆都免费。这就白白让安青桔和安初遇多赚了一天啊,连着后面的六日博物馆通票,两只偷油老鼠那一个偷着乐啊。

出门时已经不算太早了,大概九点的样子。但是周末早晨的巴黎真是让人神清气爽。大街上安安静静的,蓝点白云映衬着巴黎的街道。不好说那是什么感觉,就是觉得这种街道实在是太适合走路出门了。

走到主街上,发现周日的巴黎别有一番景象。在巴黎的一些街道上下行车道中间还有步行道,这条路骑车或者走路遛狗的人可以走。

巴黎的街道一般很宽,只在道路两旁设立步行道是不够的。看来奥斯曼男爵一百年前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在周日,这条中间的步行道就自然成了集市。

以前安初遇还想,各大商场超市周日都能闭门谢客(也是勇气可嘉,就能放着钱不赚)也就罢了,老百姓要是买个生活必需品上哪里去呢?

看来来集市就好啦!这些集市里的东西看起来都好新鲜,有各种肉类,各种鲜肉或者调味的肉,还有腊肠熟食;水果蔬菜品种丰富;还有各种酱料,烘焙的各种糕点。大部分东西都不是有包装的那种东西,很多摊主和顾客也都很熟悉。

这些集市,不知什么时候摆上了街,但一到周一绝对又撤得干干净净像没发生过一样。安青桔和安初遇看到有游客干脆就在这里解决早餐了,要上一大块刚出锅的香喷喷的派,边走边吃,太爽了。

今天安青桔和安初遇第一次去了奥赛博物馆。免费。安青桔和安初遇就是把奥赛博物馆的各个展厅逛了一圈。后来又去了一次,是单为安青桔和安初遇心里惦记的展品而去的。

在巴黎有三大艺术馆,按照陈列的艺术品的年代顺序分。分别是。卢浮宫,奥赛博物馆还有蓬皮杜中心。其中,卢浮宫陈列的是1848年以前的艺术品;蓬皮杜中心则是以后的现代艺术品。奥赛博物馆呢,这里是之间的西方艺术品啦。

安青桔和安初遇多少看过一点西方艺术史的书籍。有一部《西洋艺术史》的纪录片,对欧洲艺术的断代划分和安青桔和安初遇参观的这些博物馆比较类似,就暂以这个为准吧。按记录片的说法。大致把西洋艺术划分成6个阶段。

后中古时代(就是中世纪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洛可可及新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时期。前面五个时期的艺术品基本上在卢浮宫都可以看到,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一部分,还有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时期的作品就都在奥赛博物馆了。

当然了,这些时期的划分是以标志性的出现年代划分的,即使到了印象派时期也还有人创作体现浪漫主义时期画风的作品。

这也就解释了在奥赛博物馆为什么有时也能看到新古典主义风格甚至洛可可风格的作品了,那是后期人们模仿前面时期的风格,但不是那个时期的作品。

整个博物馆是用一座火车站改建的,在塞纳河左岸,正对着卢浮宫。候车大厅的透光穹说感受。个人更喜欢看《拾穗者》,画面比较大,宽幅有1.1米,色彩比较亮,乡村生活的景象扑面而来。

三个拾穗的人忍耐、谦卑、忠诚,没有面部表情,不像别的现实主义绘画那样要呐喊点什么,就是靠肢体的动作来表达他们的生命。这个《拾穗者》是有宗教题材意味的,圣经里有许多关于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景象。

以前的画家画得很少,米勒这是以现实主义呼应宗教题材。在卢浮宫里还看到过好像是普桑也有一组四季的绘画,里面也有类似拾穗的景象,不过在米勒的作品里,“田间的劳动者”作为画面的真正主人,这在那个时代是很特别的。

库尔贝,他是现实主义代表了。他的名作《画室》在奥赛博物馆。画面很大,3米多宽。画面内容透着股诡异。库尔贝坐中间,画的是一副风景画。整个画面左边是一堆画家的模特,以不同的姿势摆着,但是这些模特都不在画家的画里面。

画面右边是画家的一堆朋友,可能也有来订画的还有来欣赏创作过程的。画家边上站一裸女,光线最亮,四顾无人那么站着也不在乎,显然是画家的模特,但由衷欣赏画家(估计是画和人都欣赏),边上还站一小孩,万分崇拜看画家作画。

这幅画是描绘画家生活呢,还是描绘订画人的生活呢,还是描绘某种生活呢?居然还是现实主义题材,看起来挺神。

好了,到印象主义了。马奈说。“安初遇只画安初遇看到的,而不是取悦于别人的;安初遇只画真实的,而不是凭空想象的。”这居然就是“印象主义”了。安青桔觉得“印象”大概是个很主观的东西,马奈的印象就成了这个样子。

提香的“维纳斯”在马奈的“印象”里就是这个这个妓.女了(《奥林匹亚》),提香的“田园音乐会”在马奈的“印象”里就是作者一家子春游了(《草地上的午餐》)。而本来是三幅肖像画,被马奈合并成一幅,成了貌合神离的三个人戳在阳台前了。

给安初遇感觉,亨利.方丹-拉图尔差不多是个不得烟抽的记者画家,也就是画家的画家。反正不知道这个人的什么名声,但是他显然受过专业的美术训练,听说还是个浪漫主义到印象主义的过渡人物。

他的画留在了奥赛,安初遇觉得很大的原因是他记者一样的眼光把那


状态提示:第八八五节 姐妹的艺术生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