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奴隶,就有多少仇敌。
陛下睿智仁慈,何不止住降民心中的戈矛,化仇敌为子民,百姓归心,为大魏所用。
所以,释奴止戈,乃经国远猷,长治久安,富国强邦之大计。”
“经国远猷,富国强邦之大计?”拓跋焘微微颔首,越听越有兴趣,看顾倾城的眸眼更亮。
顾倾城点点头,继续道:
“大魏几十年来,南征北战,戎马倥偬,劳民伤财,却只占据北方半壁江山。
如今天下三分,刘宋屡战不下,柔然逐而复返。
大魏夹在南北之间,卧榻左右,皆有虎狼虎视眈眈。
西楚霸王勇冠三军,更有贵族血脉,可谓天时地利占尽,却独缺人和。其勇猛过人,却杀戮过重,过于残暴。
而市井之徒刘邦,没有天时地利,却独享人和,若论实力,于项羽不堪一击。
可是他能笼络民心,爱民如子,所到之处,皆受人拥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治世以文,戡乱以武。大魏初立,以战俘为奴,以此立威,权宜之计,未尝不可。
如今大魏雄踞北方,若长此以往,墨守成规,仍然以降民为奴,战俘饱受凌辱,只会令所有夷族外邦,拼死抵抗。
他们为国战死,还可享有尊荣,成为大魏战俘降民,却生不如死。
如此一来,他们哪怕是可以投诚归降的情况下,还是誓死作战,负隅顽抗。
其实,老百姓管你谁是皇帝,土地上是何旗帜,他们只要活得有尊严,得一方水土,安居乐业罢了。
大魏铁蹄所至,若恩威并施,他们怎不心悦诚服,四方投诚,俯首称臣。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首要得到民心。民心所聚,国力自然强盛。
诚如当初的大秦崛起。
若大魏泱泱大国,将降民一视同仁,视为同等子民,以诚相待。
四方称颂,八夷钦敬,降者归心,国力大增,岂是廉价的奴隶可比。
倾城随师父出外看病期间,见大量无主荒田丢弃,无人耕种,实在是惋惜。
若奴隶和那些流亡无居者成为大魏编户齐民,分配田地,开荒种粮。
既增加了劳动力,提高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更增加赋税,国库充盈。
古往今来,天下一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万民,无分贵贱,皆为大魏子民。
大魏仁德广昭,四方臣服,民心所向。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南北一统,岂非指日可待?”
顾倾城语音抑扬顿挫,不紧不慢,娓娓道来,语惊四座。
她在男儿当道的朝堂里,竟如失落人间的日月星辰,璀璨夺目,坚定从容,岿然不动。
大司徒崔浩、大司马高允、刑部尚书陆丽也赞赏的点头。
拓跋看顾倾城的眼眸,更是灿若星辰。
拓跋余也越来越惊喜。
只有以拓跋翰和常山王等利益受损者,一个个气炸了,怒目而视。
“好!说得好!说得好!果然是经国远猷之大计!”拓跋焘不禁击掌而起。
群臣们见拓跋焘一反常态,个个面面相觑。
拓跋焘继续道:
“好一个降奴为民,国力强盛,万民归心,南北一统,指日可待。
没想到安平郡主不但舞艺超群,还能妙手回春,更有经纬之才。
朕即刻下旨,准高阳王与安平郡主所请,即日废除降民为奴法令,从此所有降民皆为大魏子民,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为我大魏强兵强国!”
高阳王拓跋与安平郡主顾倾城立即跪在拓跋焘面前,代降民们谢过陛下恩德。
大司徒崔浩及大司马高允等随即高呼:“陛下英明!”
一些追随崔浩和高允的汉族大臣,也一起附和。
而更多利益受损的鲜卑贵族王公大臣门阀却炸开了锅,一个个跪下,企图力挽狂澜。
“陛下,不可以啊……”
“陛下,此乃先祖所定,不可以轻易废除啊……”
“陛下,此乃国策,要深思熟虑啊……”
拓跋翰也跳出来不服的奏道:
“父皇,如何一视同仁,那些贱民,本来就是朝廷以及贵族们的免费劳力。
这一废除奴隶,一下子失去百万免费劳力,岂不损害了朝廷及贵族们的利益?动荡在所难免啊!”
常山王也慷慨激昂的奏道:
“陛下,微臣附议东平王之奏请,降民为奴由来已久,一向赏赐给贵族以及将军们,且有大部分留为朝廷所用。
如今释奴,贵族和将军们的利益一下子大受损失,必然人心惶惶,引起动荡,大魏将岌岌可危。
陛下切勿轻听顾倾城之言,贸然释奴,她是妖言惑众啊!”
乙浑、闾望、独孤忠诚、安国公等将军和贵族,自然是附议东平王,坚持反对释奴。
朝中一下子分成两派,而且反对的声音占了一大半。
拓跋站起来凛然道:
“二皇叔过滤了。降民为奴,本来就是不公平,是一种剥削,是权宜之计。
朝廷和贵族多年来剥削劳力,已经享受了那么多年的利益,时至今日,也足够了!
朝廷和贵族如缺劳力,可以再请他们做事,只不过要付出薪酬和尊重大魏子民。
相信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