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仙城里面有一座太安茶馆,两口子从小在这里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男人十三四岁便跟着一名大侠出门闯荡,后来浑身负伤一个人回来了,那之后就再也不愿意去涉及江湖,只是在这里开了一家店铺门面不算大的小茶馆,养活一家子人。
茶馆这样的地方光是在望仙城内就有不下三十家店铺,整个汉唐王朝更是数不胜数。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不管是大俗还是大雅,这茶和茶道在汉唐王朝早已经形成了一股风气,饮茶和品茶更是成为世人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上到豪门富贵人家,下到贩夫走卒手艺人,都喜欢喝茶,有钱的人家喝好一点的,明前或者雨前的龙井,抑或者是普洱、碧螺春,这中间又有数种品级,闻则生津,饮则留香,回味无穷,总是令人享受,茶汤或是碧绿,或是暗红,总要清澈才好,特殊些的不谈。
贩夫走卒的下等人,一年到头来也挣不了几个银钱,喝得便不那么上档次了。汉唐王朝南部的人喜欢喝的一种凉茶,外人也不知道配方是什么,总之生津解暑,清热去火,对人的身体大有裨益,加之有一些祛毒的功效,倒是成了寻常人家里招待客人的佳品,家家户户都有一种属于自己家的配方。
不盛产茶叶的地方也有自己的喝法,好比渝州城中就有一种红茶,用最下品最下品的树叶子煮,甚至是别人不要的茶叶碎末冲泡,冷热咸宜,虽然没有百越凉茶那般神奇的效用,解渴倒是一流,饮之则神清气爽,是挑夫和纤夫最喜欢的饮品之一。
江南那边的小茶馆距离龙井出产地比较近,顶级的龙井佳品每一年都要如数上贡,次一等的也要送到京城和各处州府官员的家里,再次一品的都被富商巨贾收购,要么做人情,要么做生意,走茶马古道,远销楼兰等国。留下来给本地人和平民百姓的茶叶都是最末两等的茶树叶子了。
倒数第二次的茶叶倒也还行,用手翻炒过后蜷缩如同一颗细小药丸,用三根手指轻轻拈起一些放入壶中,看茶叶慢慢舒展开来,撇去浮沫,倒入茶碗,便是第一道茶,味道也算是香醇,主要是闻起来沁人心脾。
喝茶也分为讲究的和不讲究的,讲究的人,这头一泡茶是不会要的,一般被称为洗茶,不讲究的人往往直接将茶放入杯中或者茶碗之内,倒入沸水,待茶叶舒展开,香气四溢,茶汤放温之后饮用,只是难免味道上面差一些。
总之,这里面饮茶的弯弯绕绕实在是太多了,爱茶之人和不爱茶之人对待茶的态度也截然不同。寻常人对待茶道中人,只觉得太过于繁琐,磨磨唧唧,一点也不爽利,懂茶的人看到如牛饮水的外行人也不免腹诽暴殄天物,其中的道理又有谁能够说得清呢。
这最后一等茶就是各种茶叶的碎末了,长得难看不说,味道也十分苦涩,所以才是下品。但是用这种茶招待客人的店铺最多,喝这种茶的人也最多,这又是什么道理呢?没有人说得清楚。
说到底,这要开茶馆,必须得有稳定的货源,每一年的春茶从哪儿来,什么品种又从何处去进货,价钱几何,如何运送,其中的门道都需要一步一步去踩出来。
望仙城虽然地处西边,倒是距离多产山茶花的滇南比较近,滇南也产一些茶,进货倒是十分方便,不过更远一些的龙井,普洱或者铁观音,碧螺春从哪里来就需要一些明里暗里的手段了。好在老板行走江湖多年,积累下来一些人脉,结交了不少朋友,每一年都会有一些新茶送到望仙城中,倒也算是生意兴隆。
靠着数年如一日的勤奋辛劳,老板总算是凑足了一份不小的彩礼去给女人家里面下了聘书。他父母早亡,没有长辈,什么事情都是他自己一个人说了算,即便如此,结婚生子这样的大事却一点也不马虎,明媒正娶,婚书、礼聘半点也没有懈怠。
总算把妻子娶过门,本以为好日子就这样来了,以后平平淡淡,半生茶馆,半生养育儿女,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便罢了,谁知道人到中年也没有一子半女。女人以为是自己的肚子不争气,对男人感到亏欠,男人倒是没心没肺,一天天乐呵得很。
今日这茶馆当中迎来了一位道士,道士身后跟着两个人,一身山野之人装扮的云藏锋和黑袍笼罩的胡璃。老板识得云、胡二人,先前打探消息的时候两人来叨扰过此处,老板一直和颜悦色,即便是云藏锋并没有坐下喝一碗茶也没有翻脸。
此时见到三人进来,老板忙不迭走过来,说道:“几位用点什么,这位小兄弟要找的人是不是找到了?”
云藏锋颇为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拉过老板的手,从怀里摸出两粒碎银子,约莫三四两,足足抵得上这茶馆一两月的流水了。老板宠辱不惊,疑惑问道:“小兄弟这是何意?我们的店小,可没有值得上这么些银子的东西。”
“老板言重了,这些银子您就收着,有什么好东西就尽管上来,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也算是我来沾个喜气。”云藏锋急急忙忙把这老板推开,找了个位置坐下,这才舒了一口气。
老板还在莫名其妙,不过想到这个人之前的无稽言论也就没有所谓了。云藏锋才是郁闷得很,先前在市集上面遇到这个欧阳家的道士,他也承认了,但是这个道士不仅没有招待云藏锋,反而让云藏锋出钱带着他四处享受,最后一定要来这一家太安茶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