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莽莽苍苍的钦察大草原上,惊沙扑面,寒风似刀,千军万马正在死生搏杀,旌旗摧折,利镞穿骨,漫漫杀气排泄长空,惊得乱云纷飞,九霄震撼。
主将阿尔斯楞满身是血,咆哮如雷,就象一头暴怒的雄狮,锋利的马刀砍翻了口,头盔扔掉了,头发也被敌人的鲜血喷湿,随着凶悍地劈砍甩动,甩出的全是猩红的血液。
他身边两千蒙古铁骑,就象巨浪摧沙,不断向奥斯曼帝国的军阵摧进,乱箭满空飞射,刀光如电纵横交错,铁骑犁过之处,尸横遍野,血肉纷飞。
这一战,阿尔斯楞只有三千人马,罗威克有六千,是他的两倍。
但阿尔斯楞巧妙地利用蒙古骑兵的超强机动能力,先把罗威克的兵力不断引向两翼,最终在正面的兵力反而占据了优势。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必须具备几个关键的条件才行。
首先,要主动进入,做出从两翼夹击的态势。
其次,两翼的兵力不能多,但必须让敌人感到威胁,这样才能迫使敌人向两翼投入更多的兵力。
再就是添油术,适时向两翼添加一些兵力,给敌人造成一种错觉,为人你的主攻方向是在两翼。
要做到这些,不但需要两翼的骑兵有超强的机动能力,甚至要做好付出惨重的伤亡的准备。
当敌人正面的兵力渐处于劣势时,立即以雷霆万钧之势,重重击出一拳,直掏敌人的心脏。目标就是敌人的主帅。
只要能成功击杀敌军主帅,不管两翼的战况如果,敌人都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全面崩溃。
当年蒙古大军在攻打金国的野狐岭决战,成吉思汗率领号称的20万蒙古骑兵(实际数目大概是10万多)。几乎是蒙古部落的全部家底,与号称60万的金朝主力(实际数目可能是45万左右)决战,达成世界罕见的骑兵以少胜多奇迹。
野狐一战,成吉思汗用的正是这种掏心战术。
这种掏心战术,既可用于大型战役,也可以用于中小规模的战斗。是蒙古人从观察狼群猎食中得到启发,而演化出来的一种战术。
狼群在猎食时,通常不会直接扑上去,而是派出少量的狼从其他方向骚扰、威吓,等把猎物的注意力引到其他方向后。头狼才会带着狼群主力一举扑上去。
此刻的阿尔斯楞,就是头狼,带着两千蒙古狼军,以无比凶悍的攻势,直击敌人的心脏,罗威克身边的一千五百奥斯曼骑兵,在帅旗被阿尔斯楞射倒之后,顿时大乱。两千蒙古铁骑如狼似虎地冲过,杀得腥风漫漫,血雨纷飞。
阿尔斯楞愈战愈勇。不断凿穿着敌阵,向罗威克冲去,罗威克避无可避,一个照面,就被阿尔斯楞把坐骑射倒,附近的亲兵拼死相救。一个个冲上来,象肉盾一样挡住阿尔斯楞。
“阿啦!”阿尔斯楞每出一刀。都会狂吼一声,满面的鲜血。森森的白牙,让他看上去象是杀神一般,巨吼震得人心惊胆战。
噗!马刀劈过,又是一个头颅飞起,无头的尸体被战马带出数步远,才摔落马下。
等阿尔斯楞奋力冲杀过重重“肉盾”,看到罗威克已经被手下救起,拼命向远处逃去。
“阿啦!”
“阿啦!”
两千蒙古铁骑咆哮如雷,催马狂追。主帅一逃,奥斯曼与哈萨克联军立即全面崩溃,被蒙古狼军一路追杀,劈砍。
凭陵杀气,摧动山河,胜利的咆哮响彻浩瀚的大草原,四散溃逃的敌人,就象无头的苍蝇在草原上四处乱窜,马蹄声远,遗尸遍野。
阿尔斯楞一路追杀出三四十里,直到逼近哈萨克小兹玉阿克托别,才作罢。
此战,阿尔斯楞以弱势兵力,歼敌两千余人,缴获战马武器一大批。
能随罗威克逃回去的不到四千,而且个个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短期内很难指望他们再有勇气上战场,强拉上去的话,说不定一见到蒙古狼军就会吓得尿裤子。
这次前来增援哈萨克的奥斯曼大军,多达五万,主帅是奥斯曼大高加索总督亚瑟流斯,他是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人,鹰眼高鼻,嘴唇很薄,给人一种坚毅又刻薄的感觉。
大高加索地区,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奥斯曼的势力虽然已经伸入东欧大草原,除了沙皇俄国,已经没有哪个国家能威胁到大高加索地区的安全。
但鉴于大高加索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奥斯曼还是常年驻以精兵强将。
亚瑟流斯出任大高加索总督以来,一直在积极整军备战,准备进攻伏尔加河流域,迫使沙皇俄国称臣。
这次秦军突然出现在中亚,并俘去了奥斯曼帝国的准皇后阿古丽,这对奥斯曼帝国而言,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污辱。
亚瑟流斯受命,率领五万大军前来,首先当然是要好好教训秦国人,其次还有心把哈萨克一起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而且他是志在必得。
可万万没想到,刚一接战,罗威克就大败而回,让亚瑟流斯颜面扫地,在哈萨克人面前都抬不起头来。
他冷冷地望着跪在上的罗威克,握着腰间的刀柄,手上的青筋突突直跳,“滚!”最后亚瑟流斯忍住了杀人的冲动,大喝一声,把罗威克吓得面无人色,连滚带爬退了出去。
罗威克是太后的人,现在的哈里发默罕默德四世才十岁,奥斯曼的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太后柯塞姆手上。
柯塞姆是个非常聪明、而且权力欲很强的女人。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