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校几乎藏在盾后,不时冒头反击,几乎每箭中的!
“嗡”的一声,沉闷渗人,再听到咚的一声巨响,弩破盾而入,穿透举盾的士卒身体,再入那小校的胸膛!
船上的士卒俱是惊得呆了,不料对方竟有如此利器。有人骇得干脆跳入水中,向己岸涉水划去。不过很快就被靖安军射杀于河中。
余下的元军士卒大惧,纷纷弃了兵器和盾牌,站起身高喊:“我等愿降,乞饶一命!我等愿降,乞饶一命!”
于志龙喝令其立即划船靠岸,投降的元卒不敢迟疑,手桨并用,在对方虎视眈眈下,慢慢划到岸边。在孙兴的指挥下,一一上岸,跪在堤上等候处置。这些船竟是一艘未能逃脱。
赵石令人赶紧摘取船上的火箭,熄灭火头,这些船稍稍修理还能使用。
于志龙审讯投降的士卒,称是得了军令,发现一支贼军袭了元军的后路,上官令其立即沿河巡视。问及船上小校,乃元军百户,潍州军中素有神射之名,不料今夜毙命于此。
士卒在岸上竖起一根两丈多长的直木,几人用力扶着,令一小巧之人攀援而上,观望对岸动静。
“将军,发现对岸远处有一股人冲着河岸跑来,后面鞑子举着火把飞速追赶,想是我军回撤!”那小巧士卒上去,观察一阵后,突然冲下面喊道。
“我军有多少人?鞑子追兵有多少?行速如何?”于志龙连问。
“天黑看不清,只见一些朦胧黑影!鞑子人马不下数百,但是火头就有近百!看样子追兵多是步军。”
“不过追兵甚急,小的担心他们不能及时逃脱!”那士卒继续喊道。
吴四德上前一步:“大人,小的儿郎已准备停当,只待军令!”
赵石出言问:“追兵距我军尚有多远?”
“看不甚清,估摸着也有千百步!”小卒刚说完,再道:“又有一支追兵自旁侧出现,望其行速,应是鞑子骑军无疑!”
“将军,河岸两侧又有鞑子巡河的部众赶来,应是前来布防之军!”
于世昌大是皱眉,元军行动甚急,若不尽快设法施救,钱正等人必陷入鞑子军中。此时喧哗声更加明显,这边沿河驻守的顺天军和元军皆被惊动。值哨的士卒纷纷上报。一时两方营寨内人心大动,乱如市集。
过一会儿,又是一声警报,却是河下游上来六七艘快舟,舟上满是元军。于志龙再令一将佐领二百弓箭手前去伏击。这次共带来靖安军四百箭手。
那元军已是有备,早竖起许多盾牌,靖安军乱箭射去,只射落入水了二十余人。元军虽有反击,不过因地形不利,战果甚小。见靖安军占有地利,那元军不敢继续深入,慢慢的回撤,并派人禀告元军大营。
此时对岸的喧哗声愈加明显,于志龙不再犹豫,令吴四德令骑军立刻渡河,截击追击的元军。吴四德大喜,领着部属纷纷或上船过河,或牵着战马一同游过去。没多久,百余骑就上了对岸,稍稍整理队形,先把赶至岸边的少量元军步卒掩杀,驱散,再打起火把,照亮路径,急驰而去。
于志龙再令一些步卒尽取军中火把等物,全部送往对岸,将其插在地上或绑于树干,随时待命。因为有了缴获的部分快舟,人和物往来迅速。
没多久,于志龙等就听到远处一阵喧闹,黑夜里对岸突然冒出许多黑影,听口音正是钱正、罗成等人!
钱正等立刻上船过来,一个个累的汗流浃背,口干舌燥,于志龙等迎其稍歇。
“见过大人,幸不辱命!”钱正和罗成双双跪拜,口喘粗气。“属下擒得两个鞑子,一并带来!一问之后,原来鞑子早有埋伏!幸得我军未中贼计!”
于志龙赶紧搀扶二人:“快快起来,二位将军辛苦,暂且一边歇息,共待吴将军等回转。”他看的明白,去时不下二十人,回来的只有一半。而且个个血染战衣个别士卒负伤极重,是被他人扛着回来。
里面有两个俘虏,也无了衣甲头盔,须发蓬乱,反剪双手,倒是浑身上下没有伤痕。
再然后众人听得对岸一阵急促马蹄声,有吴四德大喊道:“休得迟缓,快快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