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一代权臣>030 一言九鼎

秋仪之这才又在座中拱手欠身道:“据臣了解,乃是这妙真居士及其他道姑、道士,已同江南官场勾比成奸。刺史殷承良因此投鼠忌器,不敢秉公办案。”/p

接着,秋仪之就将从“半松先生”林叔寒那边听来的事情,斟酌着语句,同郑荣说了。/p

郑荣越听越是气恼,脸上的肌肉都情不自禁地抽搐起来,听到最后,脸上已是阴云密布,眼看就要起雷霆之怒来。/p

倒是一旁的钟离匡还保持着冷静,说道:“孤证不立。仪之所言,实在是太过耸人听闻,这样的消息不知是从何处打听来的?”/p

秋仪之答道:“我在机缘巧合之下,结交了一个叫林叔寒的名士,他自号‘半松先生’,在江南文坛颇有名气,自己又是世代官宦出身,知道些内情也没什么奇怪的。我听他说话也算诚恳,况且还有求于我,应当不会诓骗于我。”/p

郑荣点头道:“原来‘半松先生’叫林叔寒。此人确实是有点名气,朕在幽燕道之时就听说过他。却不知他又有什么事要求你呢?”/p

秋仪之听郑荣把话题挑起,便正色道:“他有个相好的女子,名叫吴若非。这个吴若非原也是官宦门第出身,在神宗皇帝时候因参与变法,终于坏了事——被神宗皇帝罚为贱民,累世不得翻身,只能委身于妓院之中。这个林叔寒,就是想通过我,向圣上求一道恩旨,赦出吴若非的贱籍,好让他们能够长相厮守。”/p

秋仪之话音刚落,便听郑鑫笑道:“没想到这个叫林叔寒的也是个多情种子,好好的良家女子不要,偏偏要去找妓女,真是有辱斯文。”/p

钟离匡听郑鑫说话虽不失大礼,却略显轻浮,目光冷冷地横扫过去,直将郑鑫吓得住了口,这才说道:“大殿下这话说得在理。这个林叔寒虽小有名气,然而品行有亏,所言未必当真,还请圣上明鉴。”/p

秋仪之听钟离匡这么一说,心想:我好心替林先生说话,居然事与愿违,倘若义父皇上真给林先生下个“品行不端”的评语,那他下辈子也就与功名绝缘了。/p

于是他忙不迭地分辨道:“这个林叔寒乃是隐逸之士,在江南官场之中凛然世外,怕不会说谎。反观蔡敏、殷承良的言行,也都同他所言对应贴合。以仪之之见,应予采纳。”/p

郑荣听了,沉思良久,这才开口说道:“这个林叔寒所说的,也并非全不通情理,只他是一家之言,也不可全信啊!”/p

秋仪之听郑荣没有把话说死,便赶紧接口道:“皇上圣明,仪之确实是想得不够深远。然而以仪之所见,不管江南官场是否真如林叔寒所说的这样污浊不堪,以此机会去翻搅一下,也是好的。”/p

于是,秋仪之又喝了口水,将当时林叔寒在半棵松树之下教他的话,同郑荣细细讲了。/p

郑荣其实心中早就想着如何将江南官场好好整顿一番,却从未有人将江南道的重要性,同削弱藩屏岭南王郑贵、同维护皇权统治、同扩大朝廷税收结合起来——暗暗已被秋仪之说得有些心动——便道:“那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去做?”/p

秋仪之听了,深思半晌,整理了一下语句,这才说道:“仪之原本准备进京之后,求得圣上一道旨意之后,便回去惩办那些官员。然而经过圣上、师傅……哦,还有大殿下的这番点拨,才知道想得有些太草率了。因此,仪之想请皇上,派一个心腹大臣,以督办税负或是查看漕运的名义,巡视江南。仪之乘机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再由钦差大臣居中号施令,铁证如山之下,让江南这些官吏再无话可说。”/p

郑荣听了,不由叫声“好”,又说道:“也不必去安排什么钦差大臣了,朕早有心思巡幸江南,何不趁此机会南下长江,办案之余也好了却朕这一番心愿?”/p

钟离匡听了一惊,心想:眼下皇上登极还没到半年,朝中局势其实并不稳定,若没有皇帝在朝廷中枢居中坐镇,自己勉强还能维持下来;可是如果在南下江南过程之中出些什么意外,那这大汉江山必然分崩离析。/p

他想到这里,脑门上已不禁渗出一层汗来,刚要开口阻止,却听郑鑫说道:“父皇万金贵体,岂可轻动?恰巧儿子奉旨管着刑部事务,要不由儿臣代劳,替父皇去江南跑一趟。若儿臣才疏学浅,不能查明案情,再由父皇亲自查办可好?”/p

钟离匡听郑鑫此话却也在理,便忙接话道:“大殿下这是万全之策,还请圣上俯允。”/p

郑荣闭目沉思半晌,终于点头道:“也好!就派郑鑫去江南好了,明里是为考察漕运赋税,暗中则是查处案件、整顿吏治。”/p

郑鑫听了,赶忙离座下拜道:“儿臣谨遵圣旨,定不负父皇期望。”/p

郑荣听了,便也叮嘱抚慰几句。/p

事情商议到这里,虽然没有当场就将这件“十三命奇案”拍板定谳下来,却也让皇帝基本将此案定性,又请动了大殿下南下审案,可以说已是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了。/p

因此秋仪之心中也十分高兴,却又想起林叔寒的嘱托还未完全落实,便又在座中作揖道:“皇上,此案若能审谳下来,那林叔寒也有一份大功。他是不想做官求取功名的,只求能赦出吴若非的贱籍,还请圣上能够法外开恩,了却他这一番心事。”/p

郑荣斜睨了秋仪之一眼,沉思片刻,这才说道:“吴家因宪宗变法落败一案,朕年少时候也有些印


状态提示:030 一言九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