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仙侠修真>民国战神>第328章 :抓紧备战

第328章 :抓紧备战

中国历史上一直不是很上心海洋利益,对海洋利益最为上心只有宋代了。不过宋朝的那些儒家文人又不是强盗,那时候经济以官营为主,所以获取海洋利益的时候,宋代又有先进技术,可以靠出口商品来获取可观的附加值,根本不用像欧洲人样靠抢劫。

这个时候,中华民国对海洋利益却是极为上心。因为这个时代的海洋中的宝藏实在太丰厚了。

这个时代的海洋到处都是渔产,就是一个超级粮仓。

特别是远洋捕捞技术在中华民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远洋捕捞渔船吨位更大,而且冷冻设施齐全。捕捞方式上,更是直接用灭绝式的拖网捕捞。

反正是公海捕捞,拖网完全可以用的。

近海捕捞则是禁绝拖网,谁用拖网被发现就要被检察机关告到破产。

这个时代的海洋,无论你怎么索取,她都能给予你想要的回报,中华民国虽然不是工业化时代之后率先进行远洋捕捞的,但如今因为远洋捕捞的技术进步,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远洋捕捞国。

每年远洋捕捞的渔产,已经超过6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远洋捕捞大国。

远洋捕捞的技术在这个时代,还不是彻底的成熟。相比后世2004年的远洋捕捞巅峰的8385万吨来说,还微不足道,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庞大了。

毕竟远洋捕捞有诸多限制。

首先是渔船上的成本投入更大,远洋捕捞的渔船起码得有个1000吨的排水量,才能经得起一定的风浪。

所以需要资金密集才能将远洋捕捞发展起来。这个时代各国的近海渔业资源都还比较丰富,所以远洋捕捞的动力不大。

中华民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就在大力发展近海捕捞,以补充粮食消耗。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则是集中资金,开始进军远洋捕捞行业,拖网船的吨位普遍超过了5000吨。

实际上中华民国这个时候的造船能力远比数据显示的更恐怖,中华民国每年有大量的造船能力是拿去制造渔船的。而渔船是不计入商船制造吨位的,一般被人忽略。但是中华民国的渔船制造却不同其他国家,中华民国的远洋渔船制造因为集中了密集资金,每年的渔船制造吨位已经非常庞大,何况造出来的远洋渔船普遍都是5000吨级的。

再则远洋捕捞远离海岸线,定位、鱼群探测方面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卫星,声呐探测方面的技术是有了,但是还未投入民用,属于中华民国的秘密军用技术。

另外远洋捕捞需要的人员也比较多,一艘拖网船,普遍要配备个120人。围网船每艘则需要30人左右,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中华民国的人工成本方面的优势以前是比较大的,不过随着工资的不断的上涨,成本已经占到了20%,而且人工成本还在持续上升。

当然,人工成本并不是问题。中华民国的渔船工人,可以去捕捞经济价值比较高的远洋渔产,而那些价值比较低的,可以交给那些经济殖民地的工人去做,那些经济殖民地的人工成本超级低,人工方面的运营成本甚至只有5%。

不过远洋捕捞为中华民国提供了大量就业,并不是都分包给那些经济殖民地,只是将价值比较低的渔产交给经济殖民地去捕捞。例如智利渔场公海地区的竹荚鱼,主要就是捕捞来做鱼粉,也卖给经济殖民地的人吃。这种鱼后世是卖给非洲人吃的。

至于导航方面,只能用这个时代的手段,卫星导航是不用想了。鱼群探测,主要就是下网。实际上一样可以捕捞。

如今中华民国的渔产捕捞,已经非常可观了。

湖泊、江河的年捕捞量为400万吨,属于非常克制的捕捞,每年休渔期一般都是半年,有些地方只允许捕捞三个月。更多的淡水鱼则是靠养殖获取。尽管400万吨看上去不少,实际上此时的中华民国版图已经非常大了,比后世的中国大上一倍,尽管淡水鱼不如南方多,但是新开拓出来的外东北却是有大量的渔产,还有巴尔克什湖、里海这些地方。所以这个捕捞量非常克制。

而近海捕捞量则是700万吨,和制定的上限指标 万吨已经很接近了。之所以定位 万吨的最高上限,主要是后世中国近海捕捞承受能力就是 万吨,而这个时候越南、北朝鲜的近海都算是中华民国的近海,而暹罗湾、印尼近海也成为中华民国的近海捕捞范围, 万吨的捕捞指标还是比较保守的,但是这样能让中华民国的近海捕捞持续发展,加上中华民国的污染型产业大量转移到经济殖民地,海洋污染情况比较轻微。

由于库页岛争夺战的胜利,在东北海近海区域,又增加了300万吨的捕捞指标,规定捕捞指标已经达到了1100万吨。

中华民国的渔产捕捞量在1919年达到了1700万吨的总量,比后世的中国还要多,而且不似后世的中国那样大量出口优质渔产给其他国家享有。中华民国捕捞的高级渔产基本上都是本民族消费掉了,就算是卖到欧美更有利润,也是在国内更低价卖给老百姓想用。

而且这个时候中华民国的人口只有5亿人,人均能享有的渔产就非常可观了,人均享有34公斤。

而这些渔产中,低级渔产出口到经济殖民地去了。而那些高级、中级渔产则是本国享有,那些经济殖民地捕捞的高级渔产,则是出口到了中华民国。

渔产成为了中华民国


状态提示:第328章 :抓紧备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