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戟影纵横>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寇的扩张

东平县城外十里,驻扎着关胜的大军,宋江的人马在靠南二十里下寨。/p

一连多次交锋,关胜都能挡住宋江的人马,但是却始终不能败之。皇帝给关胜的时间一天天减少,要是始终不能剿灭梁山,自己拿什么跟皇帝交代?又有什么脸面回去见举荐他的蔡太师?/p

“两位兄弟,宋江人马就在二十里外。你们都说说,我们要如何彻底打垮他们?”/p

“将军,宋江兵马喽啰多于官军不打紧,关键是他们头领太多。只靠我们三人撑场面,说句不中听的,即便将军您所向无敌,也是猛虎不敌狼群啊。”/p

郝思文的话正是关胜为难的地方,朝廷能征惯战的大将多在边地,尤其西军,有的是将才。可是东京禁军里,实在找不到几个可以拿得出手的大将。/p

宣赞想了想,试言道:“高太尉麾下,有一大将,也曾与小弟同战北辽。小弟深知其勇,或可一试。”/p

关胜接过话头:“兄弟说的可是呼延家的呼延灼?”/p

“正是此人。”/p

“呼延灼名门之后,武艺奇高,也确实大将一名。不过他善于统帅骑兵,这征讨梁山水泊,骑兵的优势很难挥啊。”/p

“将军,呼延灼麾下有高太尉精心打造的三千拐子马,人马俱甲,开战时以铁片锁链将马匹连城一片。一旦动起来,那声势排山倒海,纵使那些武艺高强的猛将,亦不能挡之。只要我们能让那些贼寇打一次正面的阵地战,就能灭了他们的主力,剩下的也就好办多了。”/p

“郡马说的不错,若再关键时刻,有这么一只队伍冲击敌人,敌人肯定全面崩溃。到那时,胜利就站在我们这边了。”/p

“既然两位兄弟都这么说,那关某就给太尉一封请援信试试。”/p

高俅收到关胜的求援信后,找秦桧、6谦等心腹商议。6谦以为,关胜毕竟是蔡太师举荐的人,帮了他,自己没多少好处。关键在于,这梁山与太尉算是合作关系,这要是真打,不成大傻子啦?/p

而秦桧暗地里却正是蔡京的人,他对此事倒比较认同:“太尉,学生觉得您应该帮他。目前,童贯还很受圣宠,杨戬虽老,但梁师成、李彦正当年。若少了蔡相这个盟友,太尉也将少了一大助力。”/p

“接着说。”/p

“那关胜、郝思文皆大将之才,宣赞亦有皇亲之名,要是太尉帮助了他们。他们必定会感恩于心,毕竟太尉是以枢密使为目标的,这明面上得罪武人的事,能不做就不做才是。”/p

高俅在三衙也只个一个普通太尉,虽然殿帅府听上去很高级,但是跟他同级别的也不是没有,那宿元景不就是其一吗。真正的军方大佬,必须是枢密院枢密使。/p

“传令呼延灼,让他来见我。”/p

呼延灼自上次攻辽以后,几乎就没有再参加过任何战事。三衙花了好几年才把他那三千连环马重新建立起来,呼延灼就拼命练兵,立志不会再让自己的连环马再被敌人打败。/p

高俅独自接见了呼延灼,虽然呼延灼很得高俅喜爱,但在有些问题上,高俅还是有所隐瞒。这个呼延灼是个血性男儿,身为呼延赞的后人,他一直以重振家风为己任。/p

在聊了些题外话后,问话开始进入正题。/p

“呼延将军,你对当下各地横行的匪寇,怎么看?”/p

“太尉,以末将愚见,自然是坚决打击,绝不留情。他们不事劳作,只想抢夺别人的成果,极度无耻;不尊朝廷法度,肆意妄为,为祸乡里,这是大恶,绝对不可姑息。”/p

“呼延将军说得好,本座再问你,若是让你去对付梁山贼寇,你有多大胜算?”/p

“若让末将去,末将必将竭尽全力,以报太尉赏识,朝廷栽培之恩。”/p

“将军,本座这次让你去,却不是要你打得太狠。一来,你这连环马来之不易,死于山贼之手,实在糟践了;这二嘛,山贼亦是我大宋子民,若能教化,自然是最好的。”/p

“太尉放心,末将必会小心行事,若能威服贼人,亦可不动双鞭。”/p

呼延灼领了高俅的命令,前往东平为关胜助战。另一边,东平的兵马都监董平也收到高俅的密信,信上要他阵前失手,降于宋江,然后助他破城。若是以后能招降了这股大匪,你董平自然大功一件。/p

董平脑子快转动,高太尉已经如此高位,必然不必与山贼勾连,他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我只需按他的吩咐办事,将来也少不了我的好处。然后他又想到,若是我打破东平,还论得到你程万里耍威风?到时候你家女儿,还不是我囊中之物。/p

宋江也收到了高俅的密信,里面无非告诉了他眼前征讨大军的一些情况,以及谁会在关键时刻做些什么事。呼延灼到了关胜军中,在对阵梁山时,他的威服手段并没奏效,于是象征性的进行了一波攻击。/p

可那梁山上的人,也不是普通贼人,人家不是软柿子。呼延灼没讨着便宜,又与关胜联合进行了一次强硬的进攻,这次打得较恨,不仅消灭了上千贼人,还捉住了两三个头领。/p

就在宋江面对连环马一脸懵逼的时候,董平给他写了封密信,上面说金枪班徐宁会专门克制连环马的战术。而你这些头领里,还有一人,与徐宁刚好就有些亲戚关系。/p

吴用找到汤隆,这正是信上所说跟徐宁有亲属关系的人。/p

“汤隆兄弟,你的表兄就是金枪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寇的扩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