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玄幻奇幻>烽火文途>第七百一十二章:诸子百家欲成道

在重修五境前,姚若愚对浩然正气唯一的了解,就是浩然正气乃儒家千余年来无数学子凝聚的灵韵融汇而成的。

可是等他为了重修五境而专门翻阅了儒门各类典籍后,才逐渐了解到这浩然正气的来历。

从古至今,大道始终恒定为太初演化出的五十之数,所以才有了天衍五十之说。

可是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墨家始祖墨子曾经提出过一个假想,能否在五十大道之外,另外创造出新的大道。

春秋战国未必是华夏历史上最强大的时期,但是必定是思想最活跃的时代。

当时诸子百家云集稷下学宫,为了墨子所提的这个设想而辩论不休,提出了各种方法。

其中儒家想出的方法算是最好的,那就是云集儒门众人的力量,将大家所参悟的灵韵融合到一起,依靠众生之意念人为创造一门大道。

然而,五十大道乃是三大天道衍生而出,是得到了天地认可的大道。

无论是儒家,还是农家、兵家、道家、法家等,都始终无法得到天地认可,将自家学派的核心凝结为真正的大道。

不过,其中的儒家虽然没能创造出儒之大道,却意外地凝聚出了浩然长河。

这浩然长河是由无数儒生的浩然正气汇聚而成,最初是极为松散的,分散在每位儒生的紫府内,可是后来大汉建国扶持儒家,董夫子以天人感应之说,将儒门众人的浩然正气汇聚到一起,借华夏灵脉为框架,使得无数儒生的浩然正气化为长河,伴着九州灵脉遍及华夏。

以当初董夫子的想法,是想要借儒门扶龙兴世的功德,获得天地认可,从而让浩然长河升华为儒之大道。

只可惜,直至于今,拥有千余年扶龙无数积累的大功德,儒门依然无法得到天地认可。

同时,其他学派因为儒门的打压,有的没落,有的只能偏居一隅,自然无法以扶龙之法来获得功德,故而他们只能寻求其他方法。

其中阴阳家与道家合作推演出了一个先斩后奏的方法。

但凡修行者晋升八境,自身武道也会由域境升华为朝境,只要是神念范围之内的,天地规则都会被其改变,强行转化为自身大道。

既然天地规则都被转化为了道、阴阳,那说明世间存在了这两门大道,或许能够得到天地认可,默认了既成的事实。

这个方法后来也在诸子百家中广为传播,只可惜,上千年来,诸子百家中哪怕是实力高的孔圣,也不过半只脚跨入八境,更不要说其他的学派,至今都没能出现过一位踏足过八境的修士。

可是姚若愚不同,他参悟有终结天道,如果说当世有谁能够扶持各家学派的核心思想升华为大道,那么也只有他和许烜熔两人。

从渔州离开后,他之所以不断游历各地,就是为了从各地灵脉中汲取出浩然长河的精华,从而在未来自己晋升八境的时候,将这浩然长河升华为儒之大道。

当然,他并不是为了帮助儒门,只是因为一旦他做成这件事情,作为儒之大道的创始者,只要他意念所及,参悟有浩然正气的修士都会受到自己的意念影响。

大宋皇朝除了三位异姓亲王执掌的军方,政坛上哪家学派人员最多?

儒家!

只要能让儒家全部站在自己这一边,大宋其实已经垮掉了一半多。

这是一个伏笔,在自己没有做好反抗宋朝的打算前,除非宋朝先对自己动手,否则姚若愚是绝对不会随意动用这个底牌的。

*——*——*——*

河北行省,沧州。

沧州自古就是武术之乡,当地民风剽悍,几乎人人习武,大元皇城有极多的万夫长、千夫长就出身在此,所以在元朝内也有沧党之说。

这日,沧州清池城北的一片练武场内,人声鼎沸,沧州治下五县的几大豪绅齐聚在此,分坐在练武场的一侧,而居北的正位上,赫然坐有一大一小两名男性。

大的已有三十多岁,面庞清瘦,博带峨冠,气质儒雅。

小的不过十四五岁,脸蛋稚嫩,身形极为高挑,腰间系有一把铜制短剑。

场上正有两名中年武夫在交手,你一拳我一脚,甚是热闹,四周围着的乡众中也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

人群中,一名黑袍男子负手而立,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场上正在交手的二人。

不多时,一名短袖武夫连续挨了对方三脚,脚下打滑,被敌手趁机一脚命中面门,晕厥着倒在地上。

“哈哈!”乐陵县巴尔思家的家主抚掌笑道,“那海,你这三弟实力不行啊!”

正瞪着落败者的一名壮汉眼睛瞪圆,恼怒道:“巴尔思,你少在那儿得意!我这三弟刚刚过三十岁,你二哥可都已经四十岁了,赢了有什么稀奇的?”

“胜者为王,哪儿那么多狡辩!”那巴尔思也不生气,反而嘿嘿笑道。

那名壮汉那海气的面皮发青,猛地一拍扶手就要起身,却被身旁几人赶紧劝住。

人群中那黑袍男子看得有趣,拉了拉身旁一人,好奇问起这是怎么回事,那人也是个热心肠,当即一股脑将事情缘由尽数说了一遍。

原来几天前,沧州境内忽然流传有一条消息,说是清池县中有一孤儿,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练武奇才。

最初还没人在意这条消息,直至乐陵县的巴尔思家族派人找到少年,才发现哪儿是什么百年一见的奇才,分明就是一位天生的剑道共主,也就是和南宋那位小剑仙曹


状态提示:第七百一十二章:诸子百家欲成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