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稳定,栽培技术简单,米质口感优秀,还可以签合同回收,这样的好品种到哪里去找啊!
尤其是新稻四号的稻种价格比较亲民,余见海预计给出的价格是三块到四块一斤,不要说远低于去年新稻七号的价钱,就是比起那些其他常规的粳稻品种,也一点都不贵啊!
这个明显的优势,想不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也不行啊!
尤其是云水县农业局还专门文要在全县推广新稻四号,更是让老百姓吃了定心丸,增加了种植这个重出江湖的水稻品种的信心。 而在县里组织的一次加快农业产业化的研讨会上,县里有关部门提出了要将云水的农业做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集中资源扶持一批有实力的粮食加工企业,将之打造成
云水的明星企业,更是犹如给全县从事三农的人们打了一针鸡血,一个个摩拳擦掌的准备大干一场了。 原本那些在土地上辛苦了几年的中粮大户有的已经萌生了退意,现在又打定主意要留下来再干两年了。一些小的粮食加工企业也在想办法融资购买先进的粮食加工设备,升级工艺,打算在这个难得的
机遇中分一杯羹。 当然这些都是后来逐步生的事情,这里仅作剧透。余见海本人也是在密切关注县里的一举一动,实际上那他就是不竖起耳朵也没事,县里一有什么动向,他在县里的好朋友马天水都会第一时间给他通风报信。总之也不涉及什么重大秘密,余见海也不认为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至于马天水这样做是不是违反了纪律,余见海也确实不太清楚。不过他觉得唐永飞这个县长应该是心里有数的,可能也是对
他小小的照顾吧。
农业生产是一环套一环的,容不得半点耽搁。水稻收割了只是代表着一个栽培季度的完美收官,下一个栽培季度也紧锣密鼓的开始了。 由于县里出台了政策,又有相关领导帮忙打招呼,余见海私下里又请了八道垛子农场的领导吃了两顿饭,就很轻松地又搞到了两千多亩土地。这些土地有的是最近新增加的中低产田改良而来的,还有
的是农场预留的机动数额,有顾军这个副场长在里面暗中协助,运作起来没有费什么大力气。 淮海一带过去主要的种植模式是一年一熟的棉花,一年两熟制的冬小麦——夏玉米(大豆)或者是冬小麦——水稻。自从棉花的经济效益不行了之后,这一带已经很少有人种了,基本上都改成了冬小
麦——水稻的模式。 这一方面是人工成本的上升和机械化的普及带来的效应,也是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过去也曾是云水骄傲的几个著名的棉花加工企业,现在都已经名存实亡,只剩下空荡荡的偌大的厂区杂草
丛生。另一方面也是国家农业政策带来的连锁反应,粮食作物每年都有保护价,国有粮库敞开收购,种出来的粮食不愁卖,每年还能拿到种粮补贴,也从侧面助推了老百姓的积极性。 余见海现在采用的也是这种比较流行的模式,秋季的水稻已经收获,下面就该是冬小麦的播种了。由于余见海去年成功运作了新稻七号的上市,和云水的的一些种子经销商关系还不错,他在之前就曾
给好几个人打过招呼,预定了一部分小麦种子。而新承包的两千多亩土地种子来源就比较紧张了,着实让他费了一番脑子。 他之前并没有预见到县里会有这么大的动作,没想到会给与他如此大的支持。他理所当然的觉得那帮官老爷的注意力集中在高新农业上,恐怕对基础农业兴趣不是太大,也就没有抱过多希望。哪知道
县里专门帮他协调了承包土地的事,让他手上一下子多出了两千多亩土地,这下子无论是化肥还是种子都有了很大的缺口,需要在第一时间解决。 化肥没有什么大问题,余见海作为云水数一数二的种田大户,想要紧急弄到几十吨肥料还是不存在大问题的。难就难在种子上,一般的种子经销商进货都有个大概预估,情愿不够卖差一点也不愿意卖
不完再退回去。占地方又费时费力,情愿少赚一点点也不想有库存。 那怎么办呢,两千多亩地啊,这个季节已经是霜降以后,气温随时都有可能剧烈下降,一般农户小麦的下种量已经达到了六七十斤,部分极端的农户种的自家留的小麦,下种量逼近百余斤,已经颠覆
了一般农技人员的认知。哪怕按照余见海自己的估算,一亩地保守的需要四十五斤到五十斤的下种量,他现在也需要最少四十五吨至五十吨麦种才够用。 这个季节不要说那些种子经销商不可能办到,就是繁育种子的公司也很难满足这个需求。一般的企业每年的生产规模都是有计划的,小麦种子这种特殊属性的商品更需要精细安排,要是当季卖不完的
话就只能当做普通小麦卖给粮食加工企业,所以已经很少出现大量余货了。
但是也不是绝对的,每一家企业都不能做到一点库存都没有,在多方打听下,余见海还是弄到了三个品种够一千来亩地用的麦种,其中还有一批是云水的种子经销商侯亮平帮忙的。 这个侯亮平原来是梁玉山的朋友,两人一直有合作,新稻七号推出后侯亮平也进了不少货,和余见海建立了不错的关系。尤其是最近新稻四号特别红火之后,侯亮平已经给余见海打过几次电话,说要
请余总吃饭,其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