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的黄旭在命令大军停止进攻并委派樱子去面见明治之后,便遣人一直密切监视着城内的一举一动。
他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只要形势不对,他就会命人即刻进攻东京城。
而当他得知日军有撤退的迹象之后,便知樱子的劝说行动已告失败,于是,黄旭便命令大军即刻破城。
此时,黄旭并不知道樱子已经被明治强行带走,他在命大军破城的同时,也在担心着樱子的安危,虽然说樱子与明治是亲兄妹,但狗急了也会跳墙,保不准这明治会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做出一些对樱子不利的事情来,黄旭的担心也并非是毫无道理。
可是,樱子怎么会在这东京城外,黄旭又为什么会让他去劝降明治呢。
原来,这一切都是黄旭出于各方面的考虑而做出的安排。
话说黄旭在进攻东京的时候,樱子并没有与他在一起,当黄旭发起东京战役之后,他便将樱子请到了东京的前线。
按照他的本意,他并不愿意樱子再牵扯到这后面的战事中来,但是,随意战事的发展,他却不得不将樱子请来前线,因为,这战事的主角与她有很大的关系。
而黄旭将樱子请来,也是出于几方面的原因考虑。
其一,中日做为世仇,黄旭恨不能将日本人斩心杀绝,但是,做为樱子最亲的人,他却不想因为这你死我活的战争将樱子与她日方的亲人隔裂开来。
其二,如果明治可以放下武器并率众投降,那对中日双方来说,都是一种美事。这不仅减少了伤亡,也可以让战争早一点结束。
所以,于公于私,他也觉得应该让樱子来劝降明治,虽然他无法预测这其中成功的机会有多大。但他说什么都得试一试,最不济也算是了却他与樱子心中的一块心病。
当然,这其中也有爱屋及屋的意思在里面。
而当黄旭向樱子提出此事之后,樱子是相当的高兴,她更是欣然领命前往,因为。她心中比谁都清楚,黄旭之所以愿意这么做,一切都是为了她,而只要想到这些,她的心中便有一丝暖意涌动。同时,她对黄旭的爱意也更深了。
可是,令人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樱子这一去,与黄旭竟然成了永别,如果黄旭早知是这种情况,即使打死他,他也不会让樱子去劝降明治。当然,这只是后话。
而东京的城防本已是千疮百孔,现在日军一撤。那这城防就再也挡不住勇猛的太平军,结果,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太平军便已攻入了城中。
进城之后,黄旭这才得知,樱子已经被明治带走。急怒交加之下,他愤然下令。命东方不惑率众屠城,与此同时。他又命李秀成与崔敏率军追赶明治与伊藤博文所率的日军残部,一定要想办法夺回樱子,杀光日本人。
说实话,黄旭虽然一直仇恨日本人,但在以前,他最多也就是默认太平军适可而止地对日本人进行斩杀,从来没有象这一次这样严令太平军屠城。
由此可见,黄旭这一次是真的怒了。
当然,日本人这也是活该,他们得罪谁不好,却偏偏要得罪黄旭,本来黄旭对日本人那是恨之深,仇之切,只不过随着后来势态的发展,他的观念慢慢有了改观,而又因为樱子的缘故,他对付日本人的手段已是慢慢变得柔和起来。…
可是,令他没想到的是,正是由于他的仁慈,却让日本人在他的面前变本加厉起来,即如此,那他就不会再客气了。
有些人,不能讲道理,就是得狠杀,比如日本人。
而东方不惑在接令之后,正中下怀,他即刻便以铁腕手段在东京屠城三日,直杀的东京是血流成河,而在这一轮冷酷的清洗中,东京的日本人直接就被杀掉了七成,剩下那些没被杀完的,也已成了惊弓之鸟,想必他们的余生也只能在惊恐之中度过了。
本来,东方不惑是打算要斩草除根的,但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黄旭还是决定留下那剩余的三成日本人,以备后用。
不过,东方不惑这一次屠得到是很爽,依他的意思,早就应该这样屠一屠了,他觉得,日本人就是那德性,不屠不老实。
而屠城之后,李秀成以及崔敏所率的大军也回来了,不过,他们并没有带回樱子。
据李秀成所说,他与崔敏在追上日军之后,便与日军的断后大军发生了大战,经过一番恶战,他们顺利地全歼了这股日军,但也因此耽误了时间,当他们再次奋力追赶明治等人的时候,明治他们却先一步登上了去四国的渡船,而李秀成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明治他们离去。
二人没办法,经过商量之后,便只能先撤军回来向黄旭禀报此事,然后再做打算。
黄旭得报,心情虽然有点低落,但他还是面色如常地赞扬了李秀成和崔敏一番,然后让他们下去休息,以备后续再战。
而在此之后的几天时间里,黄旭一边令大军在东京休整,一边积极地准备进攻四国岛,他下定决心,再也不会给明治这帮人任何喘息之机了。
而进攻四国,必须渡过一条内河,明治等人早先就是从这河上跑的,可是,渡河必须有船,太平军想要渡河必须先弄到船再说。
听到这,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船吗,无敌舰队里多的是,要什么船都有,而且,整支舰队此刻都在东京外围的海上待命,召之前来可也。
不错,无敌舰队此时正奉命围住东京,防止明治等人从海上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