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回到天国当附马>第六百零二章 欢喜有之,忧愁亦有之

而大军进入印度之后,东路军方面立马就传来了好消息。

曾国藩率军奇袭了印度东边的雄关,素有东边第一关之称的阿恰姆关,打通了前往印度东方七个行省的通道。

曾国藩这一袭着实漂亮,也很重要。

那么,曾国藩又是如何取关的呢?

话说曾国藩在率领东路军出发之后,便一路晓行夜宿,进军速度极快,没多少天功夫,他便已经成功地率军越过了中印的边境线,并进入了印度的国境。

在越过国境线之后,曾国藩便与李鸿章和左宗棠等人商议,打算奇袭阿恰姆关。

阿恰姆关是通往印度东方的一道天然屏障,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只要攻下了阿恰姆关,那么,印度紧靠缅甸,以阿恰尔行省为首的东方七个行省的门户将一举洞开,在此之后,太平军只要纵兵横扫,想必不出三天,太平军就可以拿下整个阿恰尔行省,如果再快一点的话,一个月之内拿下东方七个行省应该也不是问题。

所以,攻下阿恰姆关将是整个对印计划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但是,阿恰姆关与其它关隘不同,正因为其的重要性,印军在此驻有大量的军队,如想从正面强攻,不仅迁延日久,而且伤亡必定很大,显然并非理智的行为。

同样,这也是曾国藩等人所不愿见到的。

所以,经过再三的思考与商议,最后定下的策略是奇袭。

而所谓之奇袭,关键在于一个奇字,也就是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用最有效,最隐藏,也最直接的办法进行偷袭。

如想做到这一点。要求很高,太平军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不过,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太平军还有特战队这支奇兵可用。而特战队天生就是为奇袭而生,所以,有它在,这就让奇袭变成了可能。

曾国藩决定以骑兵做为突袭的主要力量,以特战队做为突袭的先锋。一举拿下阿恰姆关。

而具体的安排是,特战队先行潜进关内,然后觅取良机打开城门,而太平军的骑兵则在城外就近埋伏,一旦城门洞开,那太平军的骑兵将会蜂拥而入,全力进攻,从而有效地控制整座阿恰姆关。

其实,这个策略说穿了也就那么回事,也是在有了特战队之后。太平军经常采用的一个极其普通的战术,也许这种战术方式在此时的太平军中并不见有多么稀奇,但是,如果放之四海之内,除了太平军,恐怕再也找不出这种用特战队进行突袭作战的军队。

简而言之,放眼当今世界,中华帝国的特种作战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最为先进的作战方式,其它的军队根本就没有掌握这种技能。或者说还尚未有这种意识。

比如说这次袭击阿恰姆关,特战队渗透入关,印军就一点感觉都没有,直到太平军的铁骑入城。开始大砍大杀了,印军这才知道出了问题,等他们开始组织起零星抵抗的时候,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由此也可见,太平军与印军之间的作战理念,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而太平军在突进城之后,那印军就更是不堪一击了,在强大的太平军铁骑面前,印度军队简直就是豆腐渣,太平军只是来回那么几个回合的冲击,印军便已溃不成军。

老实讲,与太平军这种铁军相比,印度军队那简直就是小儿科,连曾国藩都有胜之不武的感觉。

但,好在所有人心中都明白,此次进攻印度的目的是要打倒印度人与英国人的,所以,虽然是一面倒的屠杀,但没有人会心慈手软,因为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虐待,如今好在是太平军占上风,尚可为所欲为,如若换作有一天是印军占上风,恐怕印度人不会对太平军客气。

总之一句话,这就是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没有任何情面可讲。

而战争来得快,结束的也快,只一战,太平军已定阿恰姆关。

而曾国藩在率军一战而定阿恰姆关之后,东路军的将士们都很高兴,众人都觉得这是开门红,预示着好兆头!

而有了这一次胜利做为铺垫,东路军的将士们都觉得,他们从此开始,必将顺风顺水,从而一举拿下印度。

于是,他们在关内略作停留之后,便趁胜出击,随之展开对整个阿恰尔行省的进攻。

兵贵神速的道理,曾国藩等人比谁都明白。

而在强大的太平军面前,印军根本就组织不起任何有效的抵抗,他们除了溃败,还是溃败,所以,不出三天,阿恰尔行省的全部印军就已被肃清,太平军全面占据了阿恰尔行省,取得了这里的实际控制仅,而用三天时间取关又占地,太平军的速度不可谓不快。

当然,这其中也有运气的成份在里面。

而实力加运气,这就是太平军快速取胜的关键。

而拿下阿恰尔行省之后,曾国藩继续朝前攻击。

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阿卜杜拉行省。

而与东路军进展顺利相较,西路军的进攻就没那么顺利,他们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现如今,西路军却被阻于西行第一关的阿萨姆关处,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完全陷入了两难之中。

虽然田小二想了很多办法意欲偷袭阿萨姆关,但奈何先机已失,以致最后都未能如愿,总之,如今的情况是非常之不妙。

而田小二等人原本的打算也是准备采用与东路军相同的策略,奇袭阿萨姆关。

但是,西路


状态提示:第六百零二章 欢喜有之,忧愁亦有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