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帝国的黎明>第390章 苍生竟何罪(3)
诚心求教,赵老弟莫欺我,莫打马虎眼啊。”

赵行德不虞有它,看着远处三三两两的士子,感慨道:“士为何物,何用养乎?所谓养士之说,只能养出笼中食禄之燕雀,却养不出济世之鸿鹄。而为人所豢养者,鸟雀虫鱼,仿佛柔媚幸进之佞臣,飞鹰恶犬,多是残民奉上之暴吏。为何?天下士人趋利之心日重,未出仕时想的便是,今日之苦楚,为将来飞黄腾达也。若侥幸中进士,又想到,昨日受苦便是生意投下的本钱,今日尽可以取花息了。结果,朝廷本意‘养士’,结果真正的士却越来越少。有的只是越来越多的鹰犬佞臣,还有欲做鹰犬佞臣而不可得的失意士人。”

赵行德说话之时,陈千里的脸色阴晴不定,良久后,方才叹了一口气,道:“若非赵兄,我便错得太厉害了。”他转头看着赵行德,仿佛从未认识他一样,沉声问道:“若养士不和适宜,如何能使国家多士?”这一问时,脸上却没有玩笑的神气,而是分外肃然。

赵行德沉吟了片刻,答道:“百姓才德兼备,能任事者,便为士。只需善待百姓厚其才力,教化风俗厚其道德。国家自然多士,然后取士便可。百姓选举,高士举荐,朝廷考试,这些取士之法,夏国都已经有了。”

陈千里点点头,没有说话,看着曲江池中,丛丛荷叶莲花下面,碧水中游来游去的金鱼。心中暗道:“若非从安北军司赶回来,恰好共事,差点错过了。所谓亲贤臣,远小人……”他抬起头,微微笑道:“赵兄说的不错。这学士府的田园农事也有些意思,我再带你去看看。”

陈千里与赵行德来到曲江池畔一处农田,见大豆青苗郁郁葱葱,已经超过麦茬的高度。赵行德是个五谷不分之人,但也从旁的军士那儿得知,关中人多地少,盛行的是冬小麦与夏大豆一年两熟。除了学士府中有一片农田,令他觉得颇为蹊跷之外,旁的到看不出陈千里所说的“有意思”在哪里。陈千里却饶有兴致地蹲在地头仔细观察,不时还用树枝***地里,他站起身来,对赵行德喜道:“徐学士用麦豆复种之法,能一年两熟,还能保地力不失,果然不错。若是推而广之,关中等于凭空多出大片田地,又节省下了百十万劳力。”

赵行德微微感到奇怪,陈千里乃是长安团练使,怎么会关心农事?他正百无聊赖这时,忽听有人高声道:“那宋人又如何?”不禁抬头张望,只见十数人沿着曲江池畔走过来,似乎在争执什么,就在不远处停了下来,说话那人面目微黑,看样子三十左右,身着薄绸袍,腰挂一枚碧玉佩,长得颇为精悍,正面大声地道:“我朝平定河中,讨伐漠北的时候,宋国在哪儿?我朝士民,世代操练兵戈,远赴穷荒,方有如今的国势,又与宋人何干?假若天下一统,凭什么让宋人来分沾我大夏的好处。”

旁边那几人中,有的击掌赞道:“昌言兄说的极是!”有的摇头道:“宋国朝廷昏庸,百姓愚懦,岂可与我朝士民一视同仁!”有***声道:“关东地方,当如罗斯故地一般处置。”还有人道:“关东人由我朝士民管治,至少要百年以上。”

也有人反驳道:“宋人与我朝同源同种,怎能同蛮夷一样处置。”

“不然怎样,”石谔冷笑道:“关东人超过六千万,倘若等同视之,护国府,柱国府,就都是关东人了。那到底是我朝夺下关东,还是关东吞并了咱们?”旁边有人疑问道:“不让关东人进五府,可以相安无事么?”张伯成摇头道:“人心不足,假若如此,关东人先要闹起来。昌言兄之策,实不可行。”

上官丞摇头道:“则本朝必将尽是关东人心。古往今来,得人心者得天下,从未听说,国中百姓,若不能一视同仁,如何能够长治久安?”

“如何没有前例?”石谔反而笑道,“周取殷商遗民,分封周室宗亲为诸侯,诸侯的公卿大夫,难道不是周人,反而是殷人?这可是一视同仁了?”他摇头道,“就算古时不曾有过,难道就做不得么?秦朝得天下,所以二世而亡,乃是以独夫治天下人。我朝若得天下,则是五府治天下人。五府乃我夏国人之五府,岂容关东昏懦之人染指。再说,我们又不是像契丹那样把关东人当做奴隶一般看待,只不过收取赋税,限制他们不能进入柱国府和护国府议事罢了。”他见张伯成似乎要说话,抢先讪笑道:“张兄开国公后人,关东人在柱国府占几个位置,自然不放在心上。上官兄家资豪富,三十八家玉行,每年在关东赚了大把银钱。恐怕也不太在乎这点点好处的。我所考虑的,却是我夏国千千万万普通的军士和百姓,若是朝廷大军东向,战事绵延,军士流血打仗,百姓血汗赋税虚耗无数。战事结束后,却非要假惺惺地和关东人一视同仁。难道五府中人,都被关东商贾收买了么?这样的做法,依我看,连辽国朝廷也不如,至少耶律大石知道谁才是他的国人。”

上官丞、张伯成与石谔争得面红耳赤,石谔以一敌二,却丝毫不落下风,旁边有几个人虽然插不上话,却明显是附和他的。这时,众人身形散开了些,人群中间韩国公世子李导瞧见赵行德,脸色微变,讪讪笑道:“刚才说罗斯的事情,好端端地,怎么扯到关东去了。”石谔笑道:“上官丞非要说宋人不同,我不过是应战而已。”

众人也注意到了赵行德,李导不得不为众人介绍道:


状态提示:第390章 苍生竟何罪(3)--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