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万岁,大宋万岁!”
“老臣愿请命出征!”
曹彬、李继隆、丁谓等人见状立刻跪在地上,激动的高喊着万岁,这一刻,他们已经等了太久的时间了。
“陛下万岁,大宋万岁!”
所有文臣武将们纷纷跪拜在地上,高呼着万岁,那声音在雄伟壮丽的大殿内不停的回荡,引得外面的侍卫不停向大殿方向张望——这今天开的朝会难道宣布涨饷银了?怎么都这么激动呢?
“陛下,老臣虽然年迈,但只有大宋需要,我愿意披甲重返沙场。”曹彬上前一步说道,虽然现在他以六旬有余,但仍旧坚持着每天锻炼体能,看上去体格硬朗,面色红润,举手投足间,身上不经意散发出多年来征战沙场养成的霸道之气。
“陛下,别人只知道我李继隆在大宋防守能力如果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但却从来没有人夸过我领兵之术,请给为臣一个机会证明给世人看。”
“我李泰出身军营,原替大宋和陛下分忧,请陛下恩准。”
“陛下,末将田任朗虽然年龄也大了,但是愿意作为一名前锋,去前军冲锋陷阵。”
“陛下……”
宋真宗赵恒看着殿前那些一个个站出来奋力推荐自己出征的武将们,很欣慰的点了点头,“众位将士为国效力的心情朕能够理解,大宋国运昌盛,人才辈出,若要倾全国之兵,自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朕认为,现在还不是最佳的时机,我大宋去年西部多洪涝,东部多干旱,收成减少,民力不强,这是其一;自汴京会战以来,战场波及到的地区满目疮痍,所伤的元气还远未恢复过来,这是其二;那些桀骜不驯的塞北氏族,虽然表面上形成联盟,但实质上并不是铁板一块,顽劣之敌,不足畏惧,这是其三,而最重要的,这场战役关于大宋国威,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没有十成以上的把握,绝不允许擅自出击,这是其四,现在大宋需要休养生息,恢复民生,等待时机。”
“陛下,那请问那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出征?”底下有人问道。
“什么时候可以出兵?”赵恒略微思考了一下,“民众有衣穿,粮囤有结余,武将不怯战,大臣不奢侈,夜间不闭户,路过不拾遗,到了那时,便可以一战了。”
“陛下,请恕老臣直言,现在很多地区因为受到战火波及,百里无人烟,田地荒芜,市井萧条,百废待兴,以您的标准,恐怕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才可以达到。”丞相李忼上前一步,大声的说道。
“十年?”赵恒面色有些不悦,“李忼丞相,你不要忘记了,现在在朕的手里,还有西夏赔来的几千万两银子没有花出去,朕不相信,在这个世上还有不可以办到的事情,没有粮食,就去其他地方买,没有作坊,就去其他地区找工匠,没有人口,每户多生一个婴儿,由朝廷进行补贴,朕不相信,民众有饭吃,有衣穿,还会去干那些jian犯科的事,如果真的有人如此做,该杀头的杀头,该充军的充军,二年,朕认为,二年的时间应该足够了。”
赵恒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眼神中不经意的显露一道寒光,这让了解他的曹彬、李忼等老臣看到以后,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很明显,虽然赵恒嘴上说不着急出征,但实际上,整个大殿中最着急的就是他本人。
接下来,就是自由议政时间,又有几位大臣和武将分别启奏了一些不痛不痒的事情,不知不觉,时近中午,大殿内最后一位大臣启奏完缓缓退回原位后,殿内一片安静,所有人都在等着赵恒下退朝的命令。
“众位卿家还有没有要事启奏?”赵恒环视了一下众人,见没人应答,便将宣读官招到跟前,小声说了几句。
宣读官点了点头,上前几步走到台阶的边缘,大声的喊道,“宣蔚州张罗、武州邓清俞、莫州李科元、,琢州马朝西、云州徐曦进殿。”
他的话音刚落,原本紧闭着的大殿正门缓缓的打开了,五位身着塞北服饰的人出现在所有人眼前。
看到从门外依次走进来的这五人,殿内的文武百官们顿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五人中,个子高高的蔚州张罗、来自长得肥胖武州的邓清俞、一脸笑意的李科元、表情阴沉的马朝西,以及一脸清瘦的徐曦,形态各异,除了徐曦一身朴素的乌袍外,另几人都是一身云锦长袍,档次极高。
徐曦是最后一个被叫到的,也因此走在了几人的最后,虽然在他前面有高高的邓清俞挡在他的前面,没有让他直接与大帝赵恒目光接触,少了一些忐忑,但被朝堂内所有大臣和军官们一路行注目礼,他还有显得有一些紧张。
大殿还是徐曦在记忆中二十年前的那个大殿,无论是摆设还是气势都没有任何变化,还是那样大气磅礴,所不同的是,当初曾经和他一起同朝为官的大臣们至今已经所剩无几了,整个殿都是一副副陌生的面孔,即便有一些看着眼熟的,也一时想不起来叫什么名字了。
“臣张罗参见陛下……”
“臣邓清俞布伦参见陛下……”
“臣李科元参见陛下……”
“臣马朝西参见陛下……”
“臣徐曦参见陛下……”
五人齐声向赵恒弯腰施礼,然后抬头看着赵恒等候他的指示。
赵恒略微颔首,指着他们几个人说道,“众位爱卿,想必你们还不知道他的身份……”
看到朝堂之中众人不解,赵恒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