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偽也的著名论点。他认為,人生来的性是:饿了就想吃饱,冷了就想穿暖,累了就想休息,这是人之性的真实表露。
在他看来,好利、疾恶、好声色等,都是人的自然情慾,也是人的性恶的表现。
而善的道德意识是后天人為加工的结果。这种后天人為的加工就叫偽。
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第一次运用性与偽的范畴来说明人的自然性和社会道德的关係,反对把人的自然属性道德化。
强调性偽之分,认為人的自然性是基於生理机能而產生的物质生活的欲求,而社会道德规范是对这种欲求的限制和调节,二者是对立的。
同时,二者又是统一的,无性,则偽之无所加;无偽,则性不能自美。性偽合,然后圣人之名一。
意思是说,没有自然性,就用不会有社会道德的人為加工;没有人為加工,人性就不能由恶变善。
圣人的作用就在於把性和偽很好的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荀子较全面的论述了性与偽的对立统一关係,并著重强调对人性的改造,提出了化性起偽、涂之人可以為禹等观点,认為人都有改变性,成為圣人的可能。
荀子性恶论的观点对法家影响甚大,但始终未能成為儒家的正统观念。
傅斯年认為荀子的说法与孔子相近,反而孔子与孟子对性的看法迥不相同,而这点差异宋儒明知之,而非宋儒所敢明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