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是刘勰在入定林寺的后期所写,是齿在踰立之年的作品,他曾帮助僧祐整理佛经,有学者认為《文心雕龙》多少有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饶宗颐〈《文心雕龙》与佛教〉说:他的文学理论之安排,却建筑於佛学根基之上。僧祐所使用的原始要终一词,在《文心雕龙》之中共使用四次。
日本学者兴膳宏例举《文心雕龙》与《出三藏记集》的相似处。其实《文心雕龙》全书受《周易》二元哲学的影响很大。
刘勰不满意当时形式主义的创作,也不满前人细碎片面的文学批评。他有感於当时选文漫无準的,有志立言:建立一个文学理论体系。
《文心雕龙》弘扬儒家思想,前五篇包括原道、徵圣、宗经、正纬、辨骚,重点在阐述儒家思想,提倡儒家的文学观点,以矫正当时不切实用的文风。
《文心雕龙》主张文质并重,要求内容形式并重兼备;优秀作家的作品,要能达到文不灭质,博不溺心的地步。
书中提倡自然的文学,以矫正当时雕琢淫滥的文风;提倡真实的文学,以矫正当时的创造,以矫正当时剽窃因袭的文风。
《文心雕龙》论述文学与环境的关係,认為文学受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影响。
刘勰以前的论文家如曹丕、陆机,都以天才為文学创作的决定因素。刘勰一方面承认才性的重要,但他也认為文学的种种变化,主要是由於外面的社会环境,即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繫乎时序。
他还注意到气候、时令与山川风景对作家的影响。
《文心雕龙》建立批评论。有关批评家的修养,在知音篇,刘勰提出批评家要博识,提高鉴别能力,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有关批评家的态度,刘勰认為不能贵古贱今,不能崇己抑人,必须放弃主观好恶的成见。
有关批评的标準,刘勰提出六观,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变,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
《文心雕龙》探讨了文体的流别,并初步建立用歷史眼光来分析、评论文学的观念。书中阐发了质先於文、质文并重的文学主张,比较全面地说明内容和形式的关係。
从创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总结创作的经验,并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fǎ_lùn。
《文心雕龙》引起后世对重形式、轻内容之文风的批评,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亦有所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