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青春校园>清末英雄>壬卷 家与国 第六十七章 轮回3

杨锐回答记者的提问一个比一个精彩,那些想反驳的人恰恰让给了他展现自己思想的舞台,若不是其中大部分是西洋记者,各国大使们都要以为这是一场中国人自编自演的戏剧。而正因为如此,洋大使们内心变得无比焦虑和不安,这几乎是在唱衰西方,可因为话出至杨锐之口,并且又是以学术的方式,更重要的、杨锐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历史哲学家,他在历史哲学方面的成就被全世界学者所公认和赞誉。

因此,他们除了焦虑还是焦虑,其中法国大使韦礼德最为焦急。因为法国确实如杨锐所说的那样,再无半点战争的**,全体国民痛恨战争甚于恨德国人,如果真的发生第二次欧洲大战的话,他很怀疑法国会不会像沙皇俄国一样忽然崩溃。此时,韦礼德先生很想问杨锐第二次欧洲大战将如何发生?又该如果避免?可中外记者们死死的围住讲演台,问题一个个的向杨锐抛过去。

“最后一个问题了。”刚刚回答完日本记者的杨锐见时间差不多了,准备结束这一切。他看着灌木一样高举起的手臂,最后点了一个女记者,不想这人还是洋人,而且似乎不是记者。“请问总理阁下,如果真如您所形容的那样,西洋文明将走向死亡,那中国和日本是不是会想蛮族一样入侵西方?”

“这完全不可能!”杨锐感觉到了问题的危险性,立即矢口否认。“中国和日本如果不能谨守自己的文明,一味的追崇西洋思想,比如大众民主、比如个人主义、比如社会主义、比如无节制的现代化,那他也会沾染上西洋文明衰亡时期传出的毒素,和西洋文明一同死亡。

而西洋文明具体如何死亡。完全可以翻开历史,看看古罗马是如何死亡的。在耶稣历公元一百八十年,也就是最后一个罗马皇帝马克.奥勒留死亡后。罗马帝国开始走入没落时代,也是文明崩裂时代。从这个时候开始——其实在这之前罗马就已存在死亡的征兆。比如崇尚武力的罗马人日渐颓废,公民们居然都不愿意当兵,最后只有一些游民愿意从军,再则是边疆地区的充塞着日耳曼人和其他外族的罗马军队还有一定战斗力;还有就是物质享乐主义、厌世主义。

而在奥勒留皇帝逝世后,在外,帝国逐渐瓦解;在内,不婚、婚而不育现象极为普遍。因为生育率下降,人口减少。公民的素质也随之下降;社会风气怠工、游手好闲,许多人宁愿接受国家的救济,也不愿工作以自养,于是整个国家田地荒芜、无人经营,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坐以待毙的状态,之后蛮族的入侵仅仅是帮着收拾残局罢了。可以说,罗马的覆灭根本就是自我毁灭,这是文明发展到末期时的征兆。这种现象既然能在一千多年前罗马文明晚期出现,就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统一的欧洲出现。

而中国和日本以及朝鲜诸国,如果能杜绝西洋文明衰亡时期毒素传播的话。那这个时候仅仅能自保,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东亚处于漫长的中世纪;又如果我们不能杜绝西洋文明衰亡时产生的毒素在国内的传播,反而因为艳羡西洋灿烂的文明——就像刚才那个提问的记者一样。有或者像马可波罗一样,主动融入西洋文明,那同样,我们也将步入衰亡。这就不是中国、日本、朝鲜入侵欧洲或者美洲了,而是我们和欧洲美洲一样,被蛮族,也就是非洲、中东、南美的野蛮部落入侵。

以这样看,世界存在多文明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当一个文明衰亡后。另一个文明可以继续崛起,即使中日朝等国因为主动融入西洋文明最终走向衰亡。但非洲、中东、南美那些所谓的落后部、落落后民族还是可以接过文明的火把继续前行。但不管怎么说,西洋文明的衰亡都是人类史上最大的不幸。因此,我衷心的希望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要发生。

因为一旦发生,丧钟很快就会敲响,到那时,你就会发现,全体欧洲人将和一千年前的古罗马人一样,在厌恶战争以及极端和平主义的思想下,不再去当兵;同时,在虚无主义、厌世思想,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下,他们不愿意结婚,更不愿意生育;最后,在大众民主以及社会主义思想下,整个社会的福利会非常高,对有产者、大小公司的税收则非常重。这时候,已经没什么人会去工作了,大家都享受着国家的福利,所有人的生活都精致安逸,几乎要达到按需分配的理想,可既然舒服的秋天已经来了,冬天还会远吗?

好了,诸君,因为时间的关系,本次提问到此为止,最后我仅有一句话赠与各位:,no-。”杨锐说的是拉丁文,看着那些不明白的华人记者,他只好翻译道:“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谢谢!”

原本写于《西方的没落》第二部结尾的一句古希腊哲言被杨锐此时说了出来,这使他像是在宣读上苍旨意一般神圣而不可侵犯;而时间接近中午,明媚的阳光从天空直射下来,光晕中,他宛如是一尊神祗。

既然新闻发布会结束,记者们便要被禁卫军礼送出紫禁城,可没想一直倾听的章太炎忽然带着两院六百多名代表正襟整冠,而后齐刷刷的想杨锐跪拜,其中更有身着满清官服的王国维。

跪拜早在国内废除,对岷王也仅仅是四鞠躬(他若称帝则是五鞠躬),可现在章太炎的跪拜却是三叩九拜,这显然是觐见皇帝、祭拜祖先的大礼。杨锐一边避让一边大惊道


状态提示:壬卷 家与国 第六十七章 轮回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