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三章 使者,逝者
在通信基础设施不断建设的过程当中,另外一些不得不去完成的工作,也没有被领导者们忽视。
从遥远的大草原上不辞辛苦赶来的蒙古使者,离开杨大眼的军营,并结束那非常尴尬的对话之后,风尘仆仆的来到了京城城下。
有鉴于从小生存的环境,他对于京城高大的城墙,并没有多少畏惧的心理。在他的世界观里,再坚固的城墙,也不可能像骏马一样闪电般的移动。这就意味着,当敌人龟缩在这种城墙之中时,战争的主动权,就被他们拱手相让。
铁木真的后裔们,之所以取得如此之大的军事成就,险些将整个亚洲都纳入他们的统治版图,依仗的策略就是以动制静。至于中西亚草原上那些也非常擅长马上作战的国家,在耐力和灵活性上,比起他们来说仍然稍逊一筹。
他们双方的对决,就像是足球比赛中高大的后卫想要防守类似梅西这样灵动的球员那样,即便身体上占有优势,但机动性上仍然有所不足。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成吉思汗的后裔们将这一要诀,发挥的淋漓尽致。虽然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段话,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将十一世纪就在北方草原上逐步成熟起来的轻骑兵战术,毫无保留地向整个欧亚大陆上的所有民族和国家展示出来。
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数不尽的对于文明的破坏。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没能够幸免于难。以至于后世有一种说法,把那些曾经被蒙古人占领的地方,称之为蒙古地区。在世界是之后的700年演绎当中,这些地区的民众,基本上都挣扎在贫困线以下生存。尤其在近代史当中,没有哪一片区域部曾饱受西方的凌虐。
好在,这一片片的蒙古地区当中。有那么一片,曾经拥有着深达5000年的历史底蕴。即便在军事上数次被征服,他们也用深刻的,胡虏无百年之运的诅咒。送走了一批批不属于主体民族的统治者。
直到皇太极和他的子孙们从东北地区发迹的时候,才打破了这个持续数千年的魔咒。
成吉思汗的后裔们,当然不可能像他们那样幸运。所以从中原地区撤离之后,他们说能过上的生活,甚至比他们的祖先还要艰辛。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无论时空怎样变幻,在人类的文明史当中,这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但事情却在一点一点的发生着变化。原本,蒙古草原上各部落受到大明王朝极其严苛的经济制裁。很多生活的必需品,都被禁止运输到这一代。即便有的部落首领,提出可以用它们视作生命的牛羊来交换,也未能打动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们。
但是随着中原王朝的不断腐朽,终于有一天,他们的经济能力,还是难以应对国家内部的各项需求。虽然他们的军事预算,并不像宋朝那样夸张,但每一个士兵,也都是需要钱粮来供给的。
文官集团的贪腐,让整个国家的经济脉络,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装备和饷银,开始陆续跟不上保持一个军事强国地位的要求。
即便在大明朝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类似万历皇帝朱翊钧这样的贪财皇帝,但是他的贪婪,只服务于他的小金库。对于国家经济的建设,并没有丝毫的帮助。
于是整个国家的经济,依旧沿着原来的道路,不断走向崩坏。财富不断向少数人手中集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国家可以操作的资金,越来越少。
就这样,一个全方位走向衰落的大明帝国,出现在了草原各部的面前。虽然马背上的这些人,内部也是四分五裂的状态。在政治上,他们远远不如制度完备的明朝。但这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在冷兵器时代,很多经济问题,都可以用军事手段来解决。他们只要跨上马背,然后挥舞着弯刀,自然会有屈服者,向他们交出金银财宝,还有哪些方便他们再一次进行掠夺的,更加丰美的牧场。
这个循环一次一次的往复下去,就造就了硕大无比的蒙古帝国。但是这种军事优势,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够得到适合下一次循环的资源。比如说他们在沙漠边缘发展的时候,这一战争模式就遭到了强硬的打击。马木留克奴隶兵们,用他们的骆驼,迎头痛击了不可一世的蒙古骑兵。
不过对于现在的明帝国来说,他们在蒙古军队面前,已经处在了军事弱势。这名侍者来到京城脚下的时候,之所以还能够从容地分析敌我的军事长短,就是因为他身后的蒙古各部,依旧拥有着一定的军事优势。都是他自信的来源,也是他如今还能够从容淡定的根本保障。
但是他走进这座城市的时候,呈现在他眼前的那一幕幕,彻底的惊呆了他。大明帝国当然不可能拥有马木留克奴隶兵,他们甚至连山寨的能力都没有。
但是如今的大明朝,或者说因为某些突发事件,而走上另一条历史轨迹的大明帝国,已经拥有了另外一些,比马木留克奴隶兵更加让蒙古各部恐惧的东西。
虽然大明朝派出了几名官员,前台接待这名来自蒙古的使者。但是这名蒙古使者,似乎更愿意按照自己的路线来行动。
出乎他意料的是,大明朝那几名官员,对于他的这种无礼行为,竟然保持了额外的大度。没有提出任何的质疑的他们,反而引起了这名蒙古使者的高度怀疑。
不要说在帝国的首都,有很多不应该被蒙古是这次看到的军事情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