奁匣阁的朱顶马车缓缓驶出东夹道立即招来过路百姓们的住足围观,坠在车顶四角的紫铜铃“叮叮铛铛”作响,清悠铃声飘得很远。
百姓们目不转睛地盯着从眼前缓慢驶过的朱顶马车,好奇奉先女怎会乘奁匣阁的马车出行。平日都借用无心院画师先生的青壁马车外出,他们也习已为常。今日换回供奉先女专乘的朱顶马车皆惊诧。
“出大事了吗?”
“没听说呀。”
“跟去瞧瞧。”
……
有好事的百姓已忘记自己该做的事,时快时慢地跟在朱顶马车后面想一探究竟。直到朱顶马车缓缓驶出镇北的瓷河桥,他们才放弃散开。
乌氏族村子位于瓷裕镇的西边,但它与镇子隔着一条护城河——瓷河。
没有建造贯通两岸的拱桥,没有摆渡的船家,故而乌氏族村的乌氏族人每每来镇子里采买时,总要绕过很长的一段路。
朱顶马车驶上镇北的北桥离开瓷裕镇,前方平坦大路的三岔路口。一方连接瓷河上的北桥,一方向东通往闫氏族村外的大路,一方向西通往典氏族村、栗氏族村外的大路。延着大路一直往西,尽头便是乌氏族村。
坐在马车里,乌芊芊紧张得全身僵硬,时不时偷看闭目养神的栗海棠,和对面同样沉默的乌银铃。
硬闯入奁匣阁时,她凭着一股勇气和怒气不顾后果,现在的她如坐针毡,猜不到栗海棠的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依奁匣阁的规矩,私闯者不论贵贱一律杖毙。
奁匣阁是奉先女的闺院,任何人擅自闯入是对奉先女及历代奉先姑姑的不敬,就算族长和族长夫人也必须遵奉先女的命令行事。
乌芊芊知道自己闯下大祸,懊恼当时为何不劝小厮和老婆子们的劝告,非要硬闯进去呢。
“你要押送我去见族长大伯吗?治我一个私闯奁匣阁的死罪?”
“乌大姑娘少说几句吧,待到了地方便知。”乌银铃谨小慎微地偷瞄闭目的栗海棠,低声说:“大姑娘因冬至节之事操劳一夜未眠,你若想保命就乖乖坐着,别扰了大姑娘清梦。”
清梦?呵呵,银铃真会雅着说。
栗海棠睁开眼睛看看窗外,问:“离乌氏族村还有多久?”
“再过半个时辰就到了,大姑娘睡会儿吧。”
乌银铃看看窗外天色渐明,已不是出门时那般雾气昭昭、灰土蒙蒙的。
栗海棠伸个懒腰,揉揉略肿胀的眼皮,轻叹:“不睡了,等回家泡个热澡再睡吧。晚善千万别叫醒我,让我睡个饱饱的。银铃倒杯茶给我,口渴得厉害。”
“我来吧。”
乌芊芊赶忙跪在车板上倒茶,双手捧给栗海棠。
栗海棠没说什么,接过热茶小口啜饮,思忖着等会儿如何给乌二爷夫妻一个“天塌地陷”的惊喜。
朱顶马车渐渐加快行驶在大路上,路过典氏族村和栗氏族村的时候,小厮故意将马鞭打出响亮的鞭声,提醒出入村口的村民们注意。
两个氏族村子的村民们惊讶地看着奁匣阁的朱顶马车在眼前驶过,随即议论纷纷。而中正府派探子住在村口的民宅里,那些探子看到朱顶马车时也诧异地揉揉眼睛,确认是奁匣阁的马车后立即飞奔向中正府报告。
朱顶马车在大路上继续向西行,直到看见乌氏族村的村口才减慢缓行。
赶车的小厮拿出别在腰上的令牌展示给坐在村口的一个男人。那男人眼力极好,见令牌上的“奉仙”二字立即转身进民宅去禀告探子头儿。
朱顶马车畅通无阻进入乌氏族村朝着乌氏南府的方向驶去,而村口民宅的探子头儿已派人去中正府禀告乌族长。
接到消息的乌族长拖着重伤的身体勉强爬起来坐到前院的正屋等着,谁知朱顶马车已停在半里之外的乌氏南府大门前。
乌氏南府,亦如莫、栗氏族的南府一般高楼琼宇、富丽华美。唯有不同之处,便是乌氏南府的前院朴雅简洁。
四棵南梧桐参天蔽日、互相搭接,犹如一只巨大的伞罩护着院子。站在树下仰望其高耸入云的身姿,可惜冬日已难见它的宏伟,唯粗壮如男子臂膊的树枝让人忍不住猜想它的树龄。
“乌二爷,这四棵南梧桐好高大呀。是先有树,还是先有府?”
乌二爷恭恭敬敬地陪站在旁边,揖礼道:“回奉先女的话,是先有树、后有府。”
栗海棠微颌首,伸手触摸梧桐树干枯斑驳的树干,感慨:“八大氏族迁徒来瓷裕镇有百年,这四棵南梧桐应该是乌氏先祖们千辛万苦从家乡带来的吧。一解思乡之苦,二解念亲之思,三解人生如树终究会落叶归根。”
乌二爷提袖拭泪,老怀感佩道:“奉先女此解正是乌氏先祖们之心。乌氏族人由南迁徒而来,搬不来家乡的山山水水,只能带来几十棵树苗种在家里慰解思乡之苦。唉!可惜岁月无情,当年先祖们种下的南梧桐已渐渐老死,唯有我这府中的四棵尚且活着。”
“如此说来,乌二爷功德无量呀。”
栗海棠行万福礼,窘吓得乌二爷连退三步跪下磕头,口中碎念着“不敢不敢”。
“乌大姑娘,快快扶起你父亲。”
“是。”
乌芊芊小心翼翼走上前扶起乌二爷,又默默退到一旁。她好担忧栗海棠会提起她擅闯奁匣阁的事情,那是死罪呀。
栗海棠冷瞥惴惴不安的乌芊芊,心底嗤笑现在才知道怕了吧。哼!活该!
“银铃,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