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青春校园>领先四十年>第九章 纷纷扰扰
掌舵?”

出乎巫山意料,中南军区司令员刘太蒙,并有他想象中的悠闲。

在明代,随着安南同中国政治关系的发展,两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更为频繁密切了。明代的中国,是个民殷国富、政治、经济、文化都高度发达的大国。

为了表现其“统驭华夷”“声教四方”的“天国”风度。除了在个别情况下,她不得不用兵宣威外。

绝大部分时期对安南等藩属国家都采取怀柔政策,以维持和平友好的关系,从而有利于两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公元1400年安南陈朝的陈少帝被权臣胡季犛逼迫禅让,胡季犛继位,建立胡朝。

中国明朝趁安南政权更迭之际,于1407年出兵打败了胡朝,占领安南,设立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明朝采取了暴力征服、压迫剥削与分化、同化等手段治理安南,引起了安南人民的不满。各地相继爆发暴动起义。

1418年2月7日,来自安南清化省梁江蓝山乡的豪族黎利,在蓝山发动起义,自称“平定王”。

明军获悉黎利起义,便派马骐领兵征讨。黎利引诱明军到洛水。用伏兵将之击退,这是黎利最初尝到的胜果。

从1419年至1424年。黎利以至灵山、蓝山乡等地为为主要据点。多次领兵与明军交战,各有胜负。

1424年,黎利听从少尉阮只的建议,制定了“先取茶隆,略定乂安,以为立脚之地。资其财力,然后返斾东都”的方略,在越中地区日渐坐大,包围西都。进占顺化、新平等地,明廷也不得不多派兵员赴越增援。

1426年,黎利军进迫河内,在崒洞之役大败明军。

1427年明廷派柳升再加兵十万前来增援,黎利又在支棱之役中大败明军,击杀柳升。随后黎利派出使节入明,要求册封其所立的傀儡君主陈皓为王。

明朝见大势已去,最终决定罢兵。明封陈皓为“安南国王”,征夷将军王通领兵撤退,蓝山起义胜利结束。

安南一本模仿三国演义的春秋中,记载了四百多年前,安南起义军与明朝军队打仗的故事。

这里面,还有若干年后的历史学家易宗天的先祖易先在里面。

据史料记载,易宗天的十八世祖易先在安南谅山担任知府的时候,正值明朝对安南政策的巨变。

征蒙古,建故宫,下西洋的强势皇帝朱棣去世后,他的孙子宣德皇帝,深感连年的战火已让民不聊生、国库空虚,权衡之下他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从安南撤军。

宣德皇帝想全身而退,却又害怕有损大明王朝的威望,于是暗地里谋划找个合适的时机再体面的从安南撤军。但他并没有把这个决定传达下去。

于是,易宗天第十八世祖易先,为了明朝宣德皇帝的一个秘密决定,而尽忠死守。

最终以身殉职后,易先的家人及随从共有18人也投井尽忠。

大约半年后明朝从安南撤军,安南恢复独立,明朝也摆脱了战争的泥潭,迎来了仁宣盛世。

和平给两个国家,两个民族都带来了繁荣,而易宗天的先祖们永远地长眠在了这片异国的土地上。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当年他老人家的二儿子易升留在了老家湘江湘阴,繁衍生息,留存了易氏家族的血脉。

此刻,刘太蒙的桌子上,静静地躺着这本皇越春秋。

作为刘帅的大儿子,他可不会认为,在中国历史书上介绍的事情全部是真实的。

在三国演义里面,说诸葛亮渡泸水,深入不毛,七擒孟获。

八毛,古时认为是南中地区的不毛之地。现有新的观点,南中地区与掸国接壤,掸国边境,有一城市叫“八莫”,当地还有一传统戏剧叫“八擒诸葛亮”。

所谓“深入不毛”,实际上就是深入八莫的谐音。由于当地曾受过诸葛亮的打击,所以在文化上有体现,自己把“败”说成“胜”,还多擒一次。在精神上寻求胜利。

作为汉族,听到“八擒孔明”的说法,觉得好笑,难以相信。

那么,作为彝族,听到“七擒孟获”的说法,是不是也会觉得好笑,难以相信呢?

事实确实如此。

部队里,有很多彝族的官兵。

刘太蒙和彝族战友相处久了,了解他们的许多民情风俗,生活习惯之后,就会发现“七擒孟获”的故事是编出来的,完全不能相信。

彝族民风强悍,不会轻易屈服。

而且,作为首领的孟获一旦被俘,放回之后就失掉了重新担任首领的资格,大家不会再拥护你。岂能容你一再被俘,一再放回,仍然当你的首领!这显然是不真实的。

传说的产生,是汉族地区有人为了歌颂诸葛亮的战功而编造的。

流传之后,经过说书、演戏的传播,一再夸大,一再渲染,最后就成了三国演义中所写定的样子。

把诸葛亮写成了神人,而让少数民族的首领孟获在他面前顶礼膜拜,说出“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这样的话来。

但从真实的历史看来,“南人”并非真的“不复反”,边境上的冲突仍然常常发生。

刘太蒙从小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因此,他觉得,这本皇越春秋描写的情况,真实度比中国传统历史书上描写的要高。

关键是,安南人绝大多数已经打散到中原腹地居住,留在本土的安南人十不存一。

他们这个时候,大肆传播皇越春秋的意义何在?rt

状态提示:第九章 纷纷扰扰--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