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仙侠修真>逆流伐清>第四十九章 隔绝元江,众军合击

正午的太阳一动不动地高悬在当顶,天上没有一片云彩,空气的温度在升高,战场上的厮杀也越来越激烈。

忠勇营在数面夹击下很快便败了下来,明军追着败兵的脚步,出现在元江城西,与城西的清军再度展开激战。没等其他方向的清军赶来增援,元江城内的守军已经杀了出来,许名臣、高应凤各率三千人马猛烈夹击,在天威炮的助阵下,一举击溃西城之敌,并夺取了清军封锁城西的营寨。

接着,按照城上信号旗的指示,许名臣、高应凤率军固守营寨,并阻击由城北而来的清军,朱永兴则率大军向南绕城旋转。城南的战斗,仿佛是城西的翻版,同样是城内城外前后夹击,这回是城内赵得胜所率领的人马。

以优势兵力个个击破,虽然没有打成歼灭仗,但清军损失也是不小,对元江城的围困自此完全被打破了。

形势急转直下,受阻于城西营寨的夏国相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妙。被围困的元江城已经成了刺猬,随时可能再刺出一刀。他急忙放弃进攻,率领军队由城北撤退,并聚兵于城东、城北,以免再遭夹击。

吴三桂率领的大军抵达元江时有战兵不到四万,辅兵七八万。经过城下的厮杀争夺,战兵伤亡了六千多,江北大营有五千驻守,王辅臣又率一万迎击马宝,江南由夏国相指挥的只有一万七八千战兵,辅兵三万。再除去城东十几里外迎击马惟兴的五千战兵,元江城下就只剩一万两三千的兵力。

忠勇营败了,城西清军败了,城南清军败了,虽然没有被全歼,但也折损近半。现在夏国相手中就只有不到八千的战兵。辅兵也只剩下了两万。而且,元江城横亘于中间,可相机策应明军向城北、城东的营寨再度发起进攻,整个元江以南的战争态势对夏国相变得极为不利。

出乎预料的援军和打击,使整个元江城周围的清军措手不及,从忠勇营被击败,到城西、城南的内外夹击。清军在惊慌和心理震骇下。并没有发挥正常的战力。

但午后在城北的激战中,面对明军的猛攻,清军已经稳定了很多,这也得益于夏国相的统筹指挥。而且夏国相深知城北阵地的重要。他必须屏蔽保护元江城东面的江岸,以便搭建浮桥,重新沟通与江北的联接。这样的话,战局还有扭转的可能。否则,江南的军队将处于被全部消灭的危险境地。

一颗颗炮弹带着尖啸,重重地砸在清军的营寨里,片刻后,便是一声一声巨响,腾起一股股黑烟。由西向东攻击的明军在轰天炮的轰击掩护下。不断地向前厮杀推进。逐渐接近着清军的城北营寨;从城内杀出的部队则从南面猛攻,已经迫近营寨,用炮弹、箭矢、火枪,与防守的清军进行着激烈的对射。

虽然很顽强,但也坚持不了多久了。除非江南面所有的清军都赶来防守。朱永兴并不认为清军指挥官会这么做,因为元江城横亘于战场中间,可以随时出兵攻击并牵制城东的敌军。

围城而攻时,城池象一个牢笼;而围攻一旦被打破,就如同抱着一条冬眠苏醒的毒蛇,要时刻小心凶猛的反噬。通俗点讲,现在元江城下的战争态势,很有些象中心开花的战例。

望远镜移动,景象又是一变。江面上炮声隆隆,白烟升腾。一艘船被击中,船舷破了个大洞,正倾斜着向下游驶去。几艘小船张着帆,紧跟而下,准备提供人员的保护。

一艘船速稍缓的轰击平台张着帆,顺流而下,向着南岸的清军发射了一轮炮弹,然后向下游驶去,脱离清军红夷大炮的轰击。

又有船溯流而上,靠近着北岸行驶,发射出一轮炮弹,也承受了岸上的打击。一个水手被激射而来的弩机击中,身体被带飞,从船上落入江中。

朱永兴的眼角跳了一下,又转移了视线。南岸、北岸的浮桥连个雏形都没有,在水上船只不屈不挠的来回打击下,岸边浅水中只有孤零零的几根木桩,以及大片的死伤。

清军在抵达元江后,也曾搜罗过船只用于架设浮桥,等到三座浮桥架起,船只便所剩无几。之后,吴三桂等人显然认为已经万无一失,或者根本没有重视舟船,以及江面控制权的问题。所以,现在想架设浮桥,就只能用简陋的木排,困难极大。

虽有损伤,但江面的控制还牢牢在手。朱永兴把望远镜转向西北,大量的辅兵和土兵正在江岸边砸桩立柱,修建临时的栈桥,以便船只靠岸停泊。

“舟船之利,竟至于斯!”那嵩在朱永兴身旁发出了由衷的感慨,“若早有水师在,清军想过江,岂非易事?”

朱永兴放下望远镜,淡淡一笑,说道:“那总督欲建水师?只是怕在这元江之上再无用武之地啊!”

那嵩略一沉吟,无所谓地笑道:“无须大建,只要有江上这百余艘即可。如此,元江再无忧也。”

既然那嵩心意已定,朱永兴也没有反对的必要。毕竟这对于那嵩和元江来说,是一个很坚实的保障。万一再出现清军前来攻打的情况,有水师沿江巡弋,清军想轻易过江是不可能的。而且,就算清军过了江,也会担心被水师切断,重蹈今日的覆辙。

朱永兴再次注目战况,微微皱了下眉头,唤过传令兵说道:“给江上船只传令,不必如此频繁穿梭,只须远远监视便可,搭建浮桥岂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另外,轰击敌人时,可先让船速快者为诱饵,待敌火炮发射后,再近敌炮轰。


状态提示:第四十九章 隔绝元江,众军合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