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相宝>第375章 葱玉先生
话中聊了十分钟,周瑾才撂下电话,对卢灿的来历,算是有个大概了解。

上二楼,见门厅旁边的医护点头,这才敲门而入。

周老瘦弱的斜卧临窗的沙发上,长髯,圆框眼镜。

沙发前方茶几上有一支架,上边摆放着一本线装书,书页用夹子夹住。这个架子是特别设计的,可以不用费力的举着书。

老爷子一辈子好读书,即便卧病在床,每天都要坚持看两个小时的书籍。但他的手臂肌无力,有了这个架子后,就可以躺着读书。

见儿子进门,老先生抬头努嘴,示意他帮自己翻页。

周瑾忙过去帮他翻了一页,重新用夹子夹好,老爷子又看了一页见儿子还没离开,疑狐疑的问道,“有事?”

周瑾连忙走近一些,老人听力下降的厉害。“张叔的那晚辈,是来探口风的,应该是看上咱家的藏书了。”

“就那……孩子?”

“那孩子不简单呢。”周瑾笑笑道,“我听张叔的意思,那孩子在鉴定方面非常有天赋,底子扎实。家中颇有财货,也支持他,在香江花了几千万正在筹建博物馆。这次北上,就是为了筹集藏品来的,听说京师那边几家涉外商店的精品古玩,被他一扫而空。东西都堆在张叔家呢。”

“哦?”周淑涛眼睛眨眨,不知什么意思。

“他还把张淑成老爷子家中的藏品,扫空了,惹得冯德生火冒三丈。刚才给我打电话说,要不是看在张叔的份上,恨不得给他一大耳刮子。”

“呵呵……”老爷子似乎想象出冯德生生气的黑脸模样,自顾自的笑出声来。

“老张怎么评价那孩子的?你细说一遍……”对老友张博驹,周淑涛比别人更了解。

“他就说了一句,这孩子鉴定方面,不逊于南浔张珩。”

“嗯?!”周淑涛脸色顿时严肃起来。

南浔张珩是谁?

现如今很多古玩行当中的人都不知道,可是,在民/国中后期乃至建国初期,这位葱玉先生的大名,在古玩界无出其右!

百年不遇的鉴定天才!被誉为中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鉴赏家。

有清晰记载的关于葱玉先生的两件奇事,奠定他在大牛云集的民/国中后期,中国鉴定第一人的地位。

第一件事发生在三二年,那一年葱玉先生十八岁,生平第一次来北平。

他与同行的南浔庞家后人庞智僧逛琉璃厂,两人打赌,比赛捡漏数量。

结果三天下来,他在琉璃厂挑拣出一百一十二幅精品字画、二十一件高古玉器、铜器十七件、名人杂项十四件、古籍善本六十五册。

其中包括掩藏在老旧版画中间的唐代张萱的《唐后行从图》,以及唐代颜真卿的《竹山堂联句》字轴,还有宋代《宣和画谱》有记录的七幅珍贵字画,明清字画就不用说了;玉器中就有龙山玉猪龙(现今故宫展览的那件)、玉剑配饰一套等等。

这近三百件文物,他一共只花费了两万大洋不到!

那一年,他十八岁,震惊京城收藏圈!

第二件事更牛!

同是那一年上京,他专门走访了故宫,观瞻宫内藏品,此后再也未曾踏足这里。

蒋氏败走,搬空故宫运往台岛。

1953年,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副馆长霍雷斯杰尼公开叫嚣,要把从京城故宫带去台岛的珍贵文物,以“长期出借”的方式偷运去美国。

同年夏天,美国居然真的派出所谓的一批专家去台岛活动,以便“决定”哪些古物去美国。此消息一经传出,全球华人一片愤怒、哗然!

又是葱玉先生,发表长文“记述故宫运往台岛的一些名画”,在表达强烈愤慨之情的同时,凭借二十多年前那一趟的参观记忆,列举出上百幅珍贵作品的名录,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评论,令人过目不忘。

此举,让世界华人的目光都紧盯台北故宫,盯着那些画有没有被偷运出境。逼到最后,费城艺术博物馆不得不出面说明,自己只不过想要和台北故宫联合办一次展览,仅此而已!

葱玉先生的博闻强记,再度震惊收藏圈!

哦,对了,顺便说一句,《清明上河图》就是葱玉先生鉴定的!

可惜,天妒英才,葱玉先生六三年病逝!年仅四十九岁!

他留给后人巨大财富,《怎样鉴定书画》一书,只有几万字,但却将字画的时代鉴定法和个人风格鉴定法,阐述的非常清晰。

卢灿所擅长的作者创作特点鉴定法,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来自于葱玉先生的“个人风格鉴定法”。

周淑涛捻着长白胡须,许久没说话。

家中藏书肯定是要处理的!

卖?他没考虑过!但捐给谁?对方如何对待这批藏品?这就很重要了!老先生精于收藏,过去几十年中,见多了许多单位把藏品不当回事的事情。

他沉吟良久,抬头对周瑾说道,“你让宾夕最近多和他接触接触,看看为人如何?”


状态提示:第375章 葱玉先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