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相宝>第650章 韩魏易地
,有几个大诸侯国,势力非常强大,譬如韩、赵、魏、楚等七个诸侯国,还有若干个小诸侯国,在夹缝中生存。”p

“战国初年,韩赵魏等国忙活着吞并弱国、开疆拓土。一通乱战之后,冷静下来一瞅,大家的地盘犬牙交错,甚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管理起来很不方便。”  p

“于是就商讨交换土地,大家方便。”p

“其中,韩国和魏国相邻,他们也开始交换彼此的土地。”p

“在这场换地盘的交易中,韩国占便宜,多得到两个县城的地皮”p

穿插一句:p

真实版的韩魏易地韩国将平丘今封丘东、户牖今兰考北、首垣今长垣东北及驰道马车交通线给予魏国,魏国将轵道太行山的交通要道,今济源西北及鹿今汤阴南给予韩国,史称“韩魏易地”。p

韩国并没有占到便宜,周大臣樊余之所以这样告诉楚王魏国为得到地利,甘愿失土,是为了增加楚王的重视,好撺掇楚王出来破坏这件事。p

凯思立挠头张嘴,想要开口,卢灿连忙先说,免得被打断思路。p

“韩魏易地,严重挑衅了周王朝共主的权威,因此周朝大臣出使另一个诸侯国楚国,希望楚国出面,阻止此事发生。”  p

“这是这篇文章的大背景。”p

卢灿逐一指着玉璧上面的文字,向他们解释。p

“韩、魏两国打算互换土地,这对周朝不利。周朝大臣樊余对楚王说周,那么楚国方城以北的地方就危险了韩国兼有两个上党面对着赵国,就是赵国那险要的羊肠地带也危险了。所以交换土地成功之日,楚、赵两国也就都变得无足轻重。”p

“楚王听后恐慌起来,便联合赵国出面去制止这次土地的交易。”p

卢灿说得口干舌燥,终于让这几位,勉强能听懂。p

“啊呀,那位饭鱼樊余真聪明一定是个有魅力的男人他是英雄,化解了周的一次危机!”艾文斯丽捧心状,眼眯眯的透着神往。p

晕!她竟然能从自己的故事中,听出这种内容?自己的讲解,是不是太失败了?p

卢灿翻翻白眼。p

不理她,继续说。p

“这块玉璧,还有一处珍贵之处。”p

“还有?”卢灿的话,再度引发一遍惊呼。p

卢灿点点头,“珍贵之四,那就是制作玉璧之人的良苦用心!”  p

是的,这块玉璧,在史书中有过记载,虽然不甚详细。汉书艺文志在记录刘向时,录入其赋三十三篇,并多次上书汉成帝。p

“国策成日,以敬玉璧昭书”。p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同样需要清楚汉成帝时期的政治环境。p

汉成帝刘骜继位后,大政几乎全部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为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p

刘向当时官拜中郎,使领三辅都水,迁光禄大夫,官至中垒校尉,堪称国之重臣。他多次上书,建议削弱外戚权力,甚为成帝嘉许,但终不能用把他的话当成耳旁风。p

后来,汉成帝听腻味了,不想再见他,也不看他的奏章。p

刘向没办法,只得借助战国策编撰成之后,上符璧呈请皇上御览校正而特别用篆刻的文章,为表尊敬,材质多数为玉,刻为玉璧形,所刻文字类“符”,故称“符璧”。p

这就是一块“符璧”!p

刘向借助敬献符璧的机会,上韩魏易地文,希望汉成帝刘骜能体会自己的用意用周王朝权柄外落,国将不国,来警示对方。p

可惜历史进程告诉后人,刘向的这番用心,白费!p

这块“韩魏易地玉饰铭文璧”,最终去向不明。p

没想到,它今天落到自己手中!p

卢灿为什么能如此快速鉴定这块玉璧?因为他上辈子见过,还不止一次上手过。p

那还是2012年,全国声讨“国宝帮”时,这枚玉璧,同样被置于风口浪尖。很凑巧,他刚好认识持宝人湘北的一位民间玉器收藏家。p

于是,他专程南下找到这方玉璧的主人,得以亲自上手。p

十五年的玉器经验告诉他,这就是真的!国宝级真品!p

所以,从那以后,卢灿对络上谩骂声一片的“国宝帮”,不再抱有太强的偏见络上的评论家,许多人根本没见过,更谈不上上手不上手就能给古董下结论?p

再牛的大师,也做不到啊!p

明天,他要亲眼见见,后世“国宝帮”名声最臭的那批藏品!p


状态提示:第650章 韩魏易地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