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小人物的英杰传>78.天命之变Ⅱ

“说一说乌丸人的动向吧,尤其是上谷郡的那个难楼。哦对了,还有乌丸校尉邢举。”

对公孙瓒的缅怀并不会占用李书实多少时间,毕竟两个人之间的接触还是太少太少,若不是因为公孙瓒本身也算得上是以为汉末名人,或许连这点回忆对李书实而言也早已忘却。

所以如果说听到刘虞和公孙瓒的故事会让李书实产生多少感伤的情绪那绝对就是在矫情了。

李书实可没功夫去玩那种感伤春秋的游戏,也没心情去矫情一下吟上一首感伤的歌赋,对他来说最为现实的问题便是刘虞死后那些原本被其所笼络的异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并朔两地的安全以及并州军最大的敌人鲜卑人内乱的走势。

“这个问题主公还是去问贾文和比较好,他那边的消息更详尽一些。另外夫人的饭食应该准备的差不多了吧,自从听了主公的话之后我的肚皮可是一直在想我抗议来着。”

程昱的一句玩笑,让室内原本有些凝重的空气多了几分轻松的气息,大家也能从繁重的公务中暂时解脱出来,享受一顿美味的家常宴会。

餐后,讨论继续进行,只不过李书实身边又多了几个人。

比如不知道从哪一家酒肆中拖出来的郭嘉,比如正拿着李书实赠予的兵书看着正欢的法正,还有一直被苏小萝莉养在身边的拓跋力微、司马懿和那位依旧平静如常的阎柔。

当然,自然少不了某只一听到这样的消息就两眼放光的小强和前来述职被抓了壮丁的高顺。

这一次众人将要探讨的,是关于乌丸的问题。

很早之前就曾经说过,乌丸与鲜卑一样,出于东胡,也并非是某个种族的名称,而是一群部落集合的代称,原本生活在东北部的草原上,随着光武帝刘秀入主中原,很多曾经帮助过他的乌丸部落也随之进入到了汉地。甚至有的部落还融入到了汉人之中。所以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乌丸人可以说遍布大汉幽冀并三州以及塞外草原,与大汉之间的关系也颇为复杂。

但总的说来,乌丸人与汉人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应该超过了羌人和南边的山越。只比几乎快融入到汉人之中的賨人和巴郡蛮略差的程度。

并州境内的乌丸人,经过李书实的威逼利诱安抚招降,已经基本融进了汉民族之中,尤其是作为曾经西河乌丸少头领的乌则,如今更是与汉人没有多少区别。被李书实任命为阴平郡,也就是现在的广汉属国的太守便是李书实对其信任的表现。

但是并州的乌丸部落本就有很强的汉化基础,他们当中的很多部落已经开始学习起汉人的生活方式,就算很多部落依旧保留了作为游牧民族的一些传统,但他们依旧向往汉人的生活。

可是分布于幽州以及幽州北面的乌丸人却并非如此。

“元顺,你比较熟悉幽州附近的草原胡人,就由你来说说幽州附近乌丸人的一些情况好了。”

虽然说这些年来贾诩也收集了不少相关的情报,但李书实还是找到了阎柔,希望他能够提供一些比较独到的信息,之后再让贾诩查缺补漏也不迟。

“回主公。幽州的乌丸部落虽多,但声势最盛的不过三家:辽西丘力居,上谷难楼,辽东属国苏仆延。其余如代郡能臣氐,右北平乌延勉强占据一郡之地,骨进、王同、王寄等徘徊于草原各地,虽然实力不俗,但与上述三人的部落比起来就差了很多。剩下的部落最多不超过千户,虽然零散,但行动灵活。或躲入汉地,或遁入草原,很难准确了解他们的行踪。”

“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如何,还有他们与幽州各郡县之间的关系又如何。他们与鲜卑人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还有,这些部落首领的性格元顺是否了解。”

“回主公,乌丸各部之间并无统属关系,虽然早先在鲜卑人的压力下联合过几次,但那都是靠汉人官员居中调和,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大抵不过是井水不犯河水罢了。

但是乌丸人与汉人之间的关系却相当紧密。甚至可以说能够盘踞在汉人的郡县内的乌丸部落都是与当地太守县令之间有着很微妙的关系,也许是相互利用,也许是意气相投,总而言之汉人的官员不能忽视那些乌丸人的部落,乌丸人的部落也不能完全在汉人的领地内肆无忌惮的活动。只有一个人并不怎么遵循这一惯例,这个人就是公孙瓒。

乌丸人和鲜卑人之间的关系有些特殊,曾经据说他们都被匈奴人所征服,但后来乌丸人投靠了汉人,而鲜卑人依然从属于匈奴人,结果鲜卑人吃了很多亏。后来鲜卑人里出了个叫檀石槐的人,将鲜卑人联合了起来,而乌丸人却是各自为战,结果鲜卑人又占了上风。尤其是当初汉人分三路出兵攻打鲜卑人却遭遇惨败,更让乌丸人只能上表请求内迁以避风头。

现在鲜卑人内乱,乌丸人虽然同样还是一盘散沙,但他们从汉人那里得到了不少流民和奴隶,所以他们的实力都很强。尤其是辽西的丘力居,据说最强的时候曾经拥有一万五千户的规模,只不过因为曾经跟随过汉人中的叛军,结果被刘虞利用了乌丸各部落之间的不合施展了离间计,又有公孙瓒大破乌丸联军,实力大损,但经过这几年发展,又有户一万两千余。所以这一两年在刘虞的支持下,乌丸各部时常北上吞并一些鲜卑的小部落。

属下知道的大概就这么多,而且都是鲜卑的老萨满跟


状态提示:78.天命之变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