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小人物的英杰传>19.中原大战(帷幕正在拉开中)

袁术看上去似乎非常难得的做出了异常果断的决断。

这是李书实在得到情报后得出的第一反应,然后他便忍不住窝勒割草。

这还是他熟悉的那只袁术袁公路,一个已经到了失去判断力连连失误的奇葩存在么?

先是停止了对江东的进攻,随后发现情况不妙更是无视了吴景和孙贲被缓过气来并联合了江东地区的几位太守撵得四处乱跑的窘境,将原本派到江东的部队大半召回。

估计若不是估计到加入将部队全部召回,刘繇很可能便会顺势打回来,估计袁术不会再在江东地区留下一兵一卒。

这还不算,袁术又迅速派人与江东山越的几位领袖级人物如丹阳祖郎、吴郡严虎等人联系,或许以官爵,或许以财货,请这些人出面组织一支山越义从,助袁术一臂之力。

这些领袖级人物当中并非都是山越出身,很多人与其说是山越领袖,倒不如说是汉人的地方豪强,只不过这些人平日里与山越之民多有来往,施以恩德,自身又颇具实力,久而久之便让当地及周边的山越之民对其极为信服,能够从山越之民那里雇佣到足够多的义从。

不得不说的是,李书实或许是因为脑海中另一个位面的历史而对袁术有些轻视,但作为能够让袁绍心惊的袁氏嫡子,袁术周边也是团结了很多极为优秀的人才,比如出身陈国,现在其实已经可以改称为陈郡袁氏,与袁术在百余年前还是同一个祖宗的袁涣袁曜卿,再比如此次为袁术出使江东说服那些山越豪帅领兵相助的舌辩之士杨弘。

说起来袁术与那些山越豪帅的关系原本是有些不睦的,毕竟在袁术的指使下,在丹阳一带声望卓著的太守周昕被吴景所杀,当时帮助周昕对抗吴景的豪帅祖郎若不是手下拼死相护,或许也会被当时气势正盛的吴景一并包圆。

所以当刘繇东渡长江到达江东之后能够迅速恢复实力,这些反对袁术的山越豪帅可以说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也让原本有些轻视山越之民战斗力的袁术不得不重新审视这股力量。

正巧袁术此时感到自己手上的兵力面对曹操和李书实两人以及隐藏在两人身后的袁绍有些捉襟见肘,这才有了此次其长史杨弘东渡长江的举动。

而这杨弘也的确是不负袁术期望,一番游走之后,不但平息了山越之民对袁术的怨气。更是用美好的图景将山越之民暂时性的绑上了袁术军的战车上。

不但收获了超过五千可用之兵,而且还削弱了刘繇的实力,变相减轻了吴景和孙贲的压力。

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上却也算不上多难。

因为杨弘除了带着袁术给他的金珠财宝以便于他在江东发动银弹攻势之外,经过研究之后。他还跟袁术要了一个人。也正是这个人的出现,让杨弘的说服工作变得更具可信度,再加上大洒金钱开路,自然是无往而不利。

话说是谁有这么大的能量可以让杨弘扭转袁术在山越之民心中的形象呢?

却是远在郯城控制郯城局势的中郎将许耽的司马章诳。

前面也说过,许耽是陶谦从丹阳带出来的同乡,在前任徐州丹阳兵将领叛乱被杀后成为了丹阳兵新一任的首领,而这章诳则是许耽的同乡,自然也是许耽最为信赖的心腹。

比起北方的那些草原之民,山越之民的境遇可是悲惨多了,因为草原之民如果不爽的话可以跑到大草原上。基本上没人能够捉到如风一般的他们,可是换成山越之民,纵然山里的野物不少,但是有一些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却还是要通过汉人来获得。

结果便是沉重的赋税和徭役经常光顾他们,那些通过金钱获得官位的地方行政长官总是会用各种方式从看上去最好欺负的他们头上获得足够的回报,稍稍抵抗就有可能会被认为是叛乱,然后脑袋耳朵什么的就会成为那些人晋升或者发财的垫脚石。

也正因为这些生活都太过刻骨铭心,这些山越之民对大多数汉人都抱有极强的警惕心,但同时又对与他们关系亲密的人报以最朴素又最热烈的感情。

于是章诳可以出场了。

杨弘为这些人许诺下无数的美好愿景,而章诳则是现身说法。让杨弘的话从原本没有什么人愿意听,变成了超级具有说服力的诱惑,然后再拿出金珠财货,当真是少有人能不动心。

当第一家被这样说服了之后。联动效应下,其余的势力就变得容易起来,更别说袁术原本就是出身门阀,是士族的翘楚,更容易得到世家的拥护和豪强们的仰慕,在这种利益与名望双重的促进下。这滚雪球一样的工作最后变得不要太容易。

说起来这一套手法还真有几分传那个啥销工作的精髓,让人看着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当然了,虽然说服了大量山越豪帅和汉家豪强,但对于某些与袁术方面终究有些矛盾而且还有些节操的存在而言,如此迅速地调转枪头终究还是有些磨不开面子,所以私底下为刘繇通风报信两头下注什么的对于现在着急北方战事的袁术而言也不在乎那么多了。

既然江东方向袁术都能够大胆放弃,另一块让袁术有些挠头的庐江郡自然也可以放弃。

虽然陆康治下的庐江郡治所舒城总是看上去摇摇欲坠,但哪怕袁术用尽各种手段围了大半年,却依然无法攻下这座算不上宏伟也算不上坚固的城池。而如果不能攻破舒城,哪怕庐江其他地区都已经在名义上


状态提示:19.中原大战(帷幕正在拉开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