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小人物的英杰传>24.将对将,帅对帅(中)
跟随孙策冲锋陷阵,而剩下的则被孙策托付给了周瑜,一来是保护自己的好基友二来则是可以让周瑜在需要的时候有一支可以更好执行他命令的部队。

中军前方作为屏障的,是由孙策的叔父孙静和老将朱治率领的六千轻步兵,这些人主要的作用并不是进攻,而是尽量保护后方的中军。除非战事出现重大变故,这支部队周瑜不会轻易调动。当然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这里成为敌人优先攻击的方向,根本无法调动。

孙策军的左翼被分为了两块,其中靠近中军的,是由黄盖和蔡阳负责的六千轻步兵。而在这些轻步兵之前。周瑜还布置了四千弓兵,这些弓兵主要便是为了对付得到了并州资助后骑兵实力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冠绝中原地区的曹操军,不论曹操军是进攻孙策军左翼还是中央都能予以敌人最大的打击。

左翼主力身后,还隐藏了由陈兰和雷薄率领。主要由贼兵构成的部队。周瑜是希望他们能够绕过战场从侧方或者后方突袭曹操军,从而对战局起到最重要的作用。

不过陈兰和雷薄虽然领兵的水平不怎么样,但也绝对不是没有智商的⑨,周瑜虽然嘴上说的很是好听,但这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其剥夺了两个人对万五部队的指挥权。然后仅仅扔给他们三千残兵的事实,要知道就算对待那些桀骜的山越义从周瑜都没有下如这般狠手,最多也不过是命令对方需要听从主将的将领,但是却不会打算各部的归属。

有一刹那,两个人还真像拉着这几千人找一个山头就这样成为山中一霸,或者要不是袁术军此时声威正盛,两个人大概会直接投降曹操也说不一定。

不过就算局面真的演变到这种程度,至少这两个人大概也讨不到好吧,毕竟周瑜既然敢如此出手,就必然不会没有后续的准备。或许还正等着两个人闹出点什么动静来吧。

孙策军的右翼,是由程普和韩当统帅的六千轻步兵,以及两千余来自扬州的山越义从。

另外,孙策军手上仅有的八百多骑兵,也被安排在了右翼,隐蔽在轻步兵身后,至于何时投入战场,周瑜将临机决断的权利交给了程普和韩当两位来自幽州的骑兵大将。

总体而言,周瑜做出这样的布置,很明显的目的便是中军防御并诱敌深入;左翼则主要是帮助中军防守的同时不断利用弓兵予以敌人有效打击。算是一个防守反击;而右翼则是彻头彻尾的进攻侧,周瑜将孙策军除了孙策这枚不好确定爆发时间和地点的核弹之外所有的进攻火力都安排在了右翼,将右翼打造成了一记凶猛的重拳。

当然,这都是表面上的布置进行的初步判断。实际上不论是左翼的黄盖还是右翼的程普,他们手上的那些轻步兵都是孙坚时代留下的老班底,所以别看左翼的部队似乎是以防御为主,但是若战事焦灼的情况下,也可以提供一些意外的应变手段。

这样一算下来,孙策军参与此战的总兵力大约在三万人左右。周瑜似乎在估计什么,并没有将自己手上可以调动的全部兵力投入这场战斗之中,也许是担心徐州北面的强敌吧。

至于负责迂回侧影的陈兰和雷薄所部,呵呵,我们还是回过头来看看曹操军的布置好了。

曹操军虽然号令不一,但是如果你因此而认定曹操军的战斗力不强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曹操在自己的左翼布置了夏侯渊与曹洪的组合,其中曹洪率领的是八千轻步兵,全部收编自那场肆虐中原地区的黄巾军残部,虽然经过于禁严格的训练,但依旧在纪律性上有些问题,如果是烈度有限的战斗,这些士兵或许还可以保持相当的战斗力,但是如果战斗的时间太长又或者烈度过大,就算是曹操也不敢相信这些部队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

所以在这些人的身后,是于禁率领的千五百人的执法队,这些从曹操于兖州起兵时便招募进来的兖州土著虽然战斗力或许还不如那些曾经的黄巾军残部,但唯一的优势便在于他们的家人都处于曹操军的地盘内,忠诚度非常不错,而且纪律性因为多年的训练也极为出色。

而在曹洪所统帅的轻步兵部队前方,是由将近两千名擅长使用弩机的泰山强弩手所组成的散兵线。这支部队并没有明确的指挥者,作用特殊的他们拥有着非常大的自由度。

不论是一直支持曹操的鲍信,还是后来的于禁,乃至于曾经的敌人现在的友军臧霸,曹操始终能与泰山郡的大小世家豪强保持着相对良好的关系,所以哪怕在曹操势弱,袁术势强的时候。泰山的大小家族依旧支持着曹操,而这些彪悍的泰山郡义从,便是这份友谊的象征。

以上这些部队对于大部分诸侯而言已经可以算的上是不错的组合,但依然只是一个幌子。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或者说被曹操给予厚望作为杀手锏存在的,却是夏侯渊的骑兵部队。

这支部队可以说是曹操手上的王牌,训练他们的是曾经在并州北部学习和战斗过的夏侯渊。

比起有些天然呆,除了个人战斗力出众之外最擅长的竟然意外是管理屯田事物的夏侯惇。夏侯渊在领兵作战和练兵上更加得到并州军的传承,虽然这支骑兵因为缺乏足够多磨练而且还经过数次重组,但两千五百人的规模依然拥有着左右战局的能力。

而且这支部队继承了并州军的光荣传统,远近皆能,远处可以用骑射扰乱敌方阵型,杀伤敌方有生力


状态提示:24.将对将,帅对帅(中)--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