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小人物的英杰传>43.时间的魔法(上)
照这个时代的理念,官学“迫害”学子们的手段自然不仅仅只有考试这一个途径,比如每年夏秋两季根据当地情况都会有一个或两个为期十天的假期,便是在现代社会的城市里已经消失很久了的所谓“农忙假”,每每到了这个时候,学校便会组织各级在校学生到田间地头帮助那些农民们完成这一季的收割工作,晚上的时候高年级的学生还要组织当地百姓举行一些读书识字的教学活动,让那些百姓知晓由李书实牵头,程昱等人参与。苏小萝莉、胡昭、司马防、皇甫嵩领衔主编的诸如《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虽然还无法真正取代《急就篇》在这个时代身为启蒙之学的地位,但也算得上是一种很好的扩展。

在不少学子看来,比起寒暑假来。农忙假反而更像是真正的假期,因为放假前和放假后官学都不会组织五花八门的考试,而田间老农因为敬畏他们都是读书人,除非是自家子弟,否则对于外地来的学子不但态度恭敬。而且农活也不会让他们参与太多——对于某些出身世家豪强的子弟而言,让他们在一旁进行调研或许还不算什么,但如果真的抡起农具下田干活,不帮倒忙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倒还不如在一旁给老农们送送水送送饭,然后趁机看看书什么的。

对于这样的情况李书实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他在现代社会念书的时候虽然没有经历过农忙假,但却也下乡学农过,可以说那样的活动与其说是去学什么,倒不如说是培养一种精神。让一个人知道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不要轻易浪费,也不要在以后的施政过程中一拍脑门就突发奇想做出什么决策,然后搞得当地天怒人怨,让民心反复。

等到了高年级的时候,不但假期的时候可以拿着学校的推荐信到李书实治下的任何一个郡级或者县级行政单位的主管单位,成为其管理下的一员小吏。只不过因为时间的关系,通常学子们只能在周边行动,除非是即将毕业要面临就业压力(有么?)的准毕业生们,才可以到更远的地方去寻找锻炼的机会。而这个地区要么是其家族成员所认知的地方,要么便是与高年级学生的另一项活动有关的地方——高年级的时候除了学习老师交给的知识之外,李书实还在这之间加入了长达一整年的实践时间。

这种实践学习其实与这个时代普遍流行的年轻的士子外出游学颇有相似之处,这些高年级的学生将会在一年的时间里游历李书实治下的山山水水。甚至可以隐名埋姓前往敌对地区,简单的游山玩水还是真正深入到某一地调研实践,又或者进行了其他别的活动官学均不会作出限制,只要一年后递交的报告可以让审核的夫子给予一个比较高的评价就一切ok了。

在这一方面,李书实表示自己一贯是非常开明的。

反正他自己也就是指点指点江山而已,除了强烈要求增加考试次数并且准备了一些就连他自己估计都不知道准确答案的问题之外。剩余的专业问题都扔给了胡昭这位总校长大人。

反正胡昭不愿意出来做官,虽说严格算起来他这个总校长已经算得上是正统官僚,不论是现代社会里的教育部部长还是这个时代的五经博士都是官方钦定的教育系统中的代表职务。

一天的课程只要能将身心投入进去,其实也是一晃而过,只不过人的兴趣各有不同,高年级的时候会根据学生的意愿采取类似大学的选课制,但年纪比较低的时候还是强迫学生们广泛涉猎,而不是一上来就专精一门,毕竟李书实最缺乏的还是基层人才。至于高精尖什么的一来他已经从东西南北挖来了一批,另外那些世家豪强培养出的青年才俊和盛年干将还排着队等着被李书实“临幸”,更别说当初那几年通过甄家和颜氏支援来的底层官僚也逐渐到了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就算这些人当中有很大一批能力上并不足以支撑他们继续前行,但就算仅仅只有一小部分可以继续提拔,也是需要足够的地方来安置,更别说作为李书实起家初期有功劳也有苦劳的老部下,这些人的晋升还需要优先考虑,哪怕他们其实都是籍籍无名之辈。

似乎有些扯远了,总而言之,除非已经到了没脸没皮的程度,否则在这个临近期末考试的时节,哪怕他们刚刚从冬节假期的欢乐中走出来,却也不得不尽力集中精神努力学习,就算是临时抱佛脚也是要将期末考试应付过去,毕竟就算是大家族的子弟。这种期末考试除了关系到其在家族中的地位之外,也关系到他们是否会在下一年中得到更多的支持。

所以说考试这东西就是好啊,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让身份差距悬殊的人士有机会一决胜负,就算是吊丝们也是有机会逆袭高富帅。或者让高富帅无可争议的达到更高的人生巅峰。

只要对自己的能力有足够的底气,反而非常着迷于这种竞争所获得的刺激。

李白虽然算不上他这个年级里表现最好的那一小群人中的一个,但距离那个团体的差距也并不能令人绝望,偶尔爆发一下也有可能挤进那个圈子里,但并不能长久的留在那里。

所以他在学校中还是得到了相当的尊重。再配合他的家世,还是很有人愿意与他多多交往。

毕竟他可是离石李家的子弟,就算这个家族在大部分时间都充当着背景板一样的角色,但是随着李书实的地位日益提高,这个家族的地位自然


状态提示:43.时间的魔法(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