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最好的选择。怎么说也在袁术手底下做了这么长时间,为他拼死拼活了那么久却换来这样的下场。明明知道这样的结果是最好的,可是为什么我还是会觉得烦闷呢。”
“你啊,还不是磨不开面子。原本的你那是一直冥思苦想如何摆脱人家,结果现在人家主动把你甩掉了,于是你啊,自然觉得心里不痛快,就好像被人忽视了的大孩子一样。”
“公瑾你竟然说我是个大孩子。信不信我这个大孩子让你下不了床。”
“想战胜我,伯符你还太嫩了啊!”
“我可是号称耐力无限的男人啊!”
“哼哼~之前谁说要大战三百回合结果自己却先躺下睡着了的。”
“那不算!”
“见微知著,堂堂孙伯符也不过如此嘛。”
“……”总觉得继续说下去的话话题会进入到一个很奇怪的方向,我们还是掐掉不要播了吧。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虽然袁术依然对孙策愈加的防备,但是经过两人之间的一番交流过后,孙策成功从袁术那里获得了带领自己父亲的旧部攻略江东的许可。
至于孙策为了这一纸命令到底付出了怎样的代价,除了当事人之外。看起来也只有孙策的好基友周瑜对此心知肚明,毕竟在外人看来,孙策依旧是袁术信任的大将,而且又被袁术任命为出阵方面的重臣,甚至未来还有可能与袁术进行联姻,可以说依旧是袁术军中重要的一员。
实际的情况是个什么样子,袁术不会说,孙策也不会说。
不过周瑜却很清楚,这样的结果已经是袁术在不得已之下最好的选择。
现在的袁术可不是当初诸侯讨董时的袁术。
当初大汉帝国中枢的权威刚刚遭到颠覆,但依然还保留的大量余威。袁术之所以能够崛起也正是因为这余威的作用,让北方的袁绍也好还是南方的袁术也罢都拥有着一呼百应的能力。
同样也是那份余威,让出身高贵同样也在朝廷拥有不浅资历的袁术有着足够的威势去压制只不过是个寒门出身又是通过军功一步一步爬上去的孙坚,哪怕袁术仅仅只是区区南阳一郡的太守,却可以表奏孙坚为豫州的实权刺史以拉拢对方。
他有足够的自信,自己虽然付出不少,但未来的收获会更多,而且他绝对会占据大头。
可是到了现在,随着这些曾经享受大汉帝国余威却又成为大汉帝国掘墓人的诸侯们一步一步的行动,他们不断壮大自身的同时也逐步丧失了大汉帝国曾经套在他们身上那耀眼的光环。
如果说李书实、曹操和袁绍这现在已经极其不稳固的三角同盟还可以利用皇帝的权威从某种程度上延缓这一过程。可袁术这个三角同盟的敌人,显然是开了加速软件的存在。
没有了皇权的加持,还想要在这个时代维系住自己的势力,唯一的途径便是掌握足够的实力。
可偏偏建安初年的一场大败。让袁术不得不龟缩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部分区域当中,不论从兵力上,还是手下的各种人才都流失严重,可以说声威已经降到了最低点。
于是到了这个时候,孙策的问题便凸显了出来。
袁术的势力很强的时候,孙策就算立下再多的功勋。拥有再多的声望,袁术都有足够的自信予以压制,所以他可以用女儿与孙策结亲,也可以给予孙策足够的空间去施展,然后在必要的时候让自己的嫡系也出去露露脸,而孙策在周瑜的帮助下,也很识时务的予以配合,于是彼此之间虽然不能说一点摩擦没有,但基本上保持了君臣相宜的状况。
可现在袁术能够控制的地区仅仅只剩下两个郡,而且其中的庐江郡如果不是最后孙策一锤定音,只怕袁术的嫡系还要再继续围城三年,也许陆康累死在任上他们才有可能成功。
这让孙策在袁术军中的地位立刻凸显了出来,而且隐隐有了取而代之的味道。
最重要的是,孙策是袁术的准女婿,从法理上来讲也是有资格继承袁家家业的!
偏偏袁术对孙策还一点办法都没有——论智谋,有周瑜辅佐的孙策绝对有着平均水准以上的应变能力;论领兵突袭,袁术手下根本没有能够与孙策对抗的武将,从前或许桥蕤加上纪灵和张勋勉强可以让孙策皱皱眉头,但到了现在,强将丧精兵失,袁术当真是毫无胜算;论武力,孙策的个人能力可以说完全不惧怕敌人的刺杀,而这也是袁术看来最不可能实现的计划——除非孙策愿意饮下袁术送去的毒酒。但还是那句话,有周瑜在这样的计策能实现么?
既然无法消灭孙策,那么还是好聚好散吧。
袁术用这种方式换取了孙策一定程度上的好感,就算袁术身死。他的后代去依附孙策的时候也能换来一个还算可以的富家翁生活。而孙策则可以继续从某种程度上借用袁术那四世三公的余泽,毕竟孙坚一脉的家门实在是太低,在别的地方或许还不明显,但是在江东这片对于孙家门第摸得门清的地方,想要让地方世家豪强降服。袁术的名望多少还是有点用处的。
就像周瑜所说的那样,孙策现如今只不过是因为某些个人原因发发小脾气而已,事实上他自己对这样实质性的和平分手结果也是满意的,否则他也不会如此乖乖前往江东,毕竟对于他而言,真要是不满意直接反了丫的也绝对是排名第一位的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