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小人物的英杰传>45.终于可以名正言顺了
和杜袭相识于荆州,他乡遇故知的加成下让三个人可以说是相交莫逆。至于后者,“建安七子”之一的王仲宣甚至可以说是几个人当中对于李书实而言名气最大的那个。尤其是他喜欢驴叫声,而曹丕在他的丧礼上带着群臣学驴叫为其送行的轶事更是让李书实牢牢记住了这位“建安风骨”的代表之一。

这四位还仅仅只是“使节团”里的随行人员,便已经如此豪华,哪怕在李书实看来“使节团”里的随行人员比那正副两位“使节”要更加具有才华,不过若只是单论现在的名气,两位“使节”却要远远胜出,就好像那位正使韩嵩韩德高,便曾经在刘表身边担任过别驾和从事中郎,虽说因为劝诫刘表郊祭天地的事情而与刘表有些疏远,但也因此而变得更加闻名天下。

另外一位使节傅巽傅公悌则出自北地傅家,也就是说与李书实的朔州刺史傅燮还有一些远亲的关系,只不过因为避乱于南方,一直无缘得见。这一次刘表大概是希望能够利用这一层的关系,便将自己身边担任东曹掾的傅巽作为副使派了过来。

如此“星光熠熠”的阵容,甚至让大概只能算是小毛头的裴潜仅仅才在“使节团”里混到一个端茶倒水的小厮一般的地位,不过看起来这位世家子弟倒是并不在乎,或许能够在这些优秀的人物面前早晚请教,对于一个年轻且热爱学习的人来说已经是最为快乐的事情了。

当然之所以要提这裴潜小毛头一句,主要是因为这家伙现在正躲在李书实的府邸里担惊受怕ing,不断地向李书实哀求,希望李书实能够替他说情。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因为这位出身河东裴氏的裴潜不但与李书实治下的汉阳郡太守裴茂有着亲缘关系,实际上干脆便是裴茂的长子,只不过因为游学的时候正巧赶上了黄巾之乱,便不得不滞留在了南方,或许是因为流连于襄阳突然兴盛起来的文学氛围,就算后来并州与两河等地逐渐在李书实的威压和治理下平静下来,关心儿子的裴茂数次书信相招,没有出仕的小家伙愣是不愿回来。

若不是随着并州与荆州之间交恶,令身处荆州的裴潜感受到了来自各方各面浓浓的恶意——不同于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诸葛瑾和潘濬,这两位毕竟在孙权的麾下效力多年,纵然有一些谗言,但是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孙权也不可能真的对这两位勤勉工作的下属怎么样而寒了其他人的心,更别说以这两个人又还都是孙权平衡江东本土势力的重要棋子,属于“自己人”。

裴潜就不同了,他一没有出仕刘表,用实际行动向刘表表达自己的“忠诚”,二来年纪轻轻的他也没有创出多么大的名声令刘表这个喜好虚名的家伙投鼠忌器,自然便任由荆州的本土派对其进行打压,并最终让其心灰意冷之下搭上了返回并州的这班“列车”。

自然了,面对老爹相招却不回家这样的行为躲在外面的时候还可以不去在意,可是真等到回来了之后,就算在其头顶上安上一个“不孝”的名义也不为过,毕竟裴潜可没有一个“忠孝不能两全”的借口,如此一来裴潜的仕途生涯几乎可以说是完完全全没有了希望。

当然了,裴潜的老爹裴茂自然不可能真的断了自己亲儿子,又是长子的裴潜未来的仕途,但是也可以想见裴潜如果见到裴茂的话到底会遭遇到怎样的待遇——其实回来的路上裴潜未必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只不过李书实的插手让事情多少有了一些变化。

其实裴潜落到如今的田地李书实这只小蝴蝶是要负上很大的责任的——若不是他当初的影响,令原本同样会避居荆州的河内人司马芝不但没有离开,反而在并州军与司马氏的妥协中选择了出仕并州军。如今的司马芝不但年纪轻轻便成为了张掖郡的郡太守,而且干得还颇为出色,几次明里暗里的考级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是未来州刺史的绝佳人选之一。

正因为李书实对司马芝命运的影响,让年轻的裴潜没能在荆州听到司马芝的劝告,自然也就没有了继续南下避难长沙的举动。如果裴潜避难长沙,就算没有出仕或者返回并州,但至少也不会遇到在襄阳所遭受的无奈境遇,就算未来还是和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一样,随着张羡早亡令刘表兵不血刃将荆南四郡重新收回到手中,对于裴潜这样的小人物也不会太过在意。

所以说我们的李书实童鞋在对待裴潜的事情上动了“恻隐”之心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嘛。

大概吧……

可以确信的是,这个“使节团”之中除了正副使节,其余几位来到晋阳绝对另有目的,而且绝对与荀攸的那些书信有关,而且根据黄忠之前的说法,难不成是希望他们投效于自己?

考虑到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随着曹操得到身为皇帝的刘协,又逐步理顺治下的各种问题并颁布了很多求取贤才的政令,虽不能说立刻便让天下贤才归心与他,但也令很多避难于荆州的士人们心动,而其中行动的最为迅速的那一批人中便有赵俨、杜畿和繁钦这铁三角。

那么,这一次这些人是否怀着同样的目的呢?

毕竟文聘在李书实的手上也和一只烫手山芋一般,杀了觉得可惜,可是在刘表的势力倒台前想要逼迫这位投降显然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李书实固然是不会在乎那点好酒好菜好住房的花费,可是除了与文聘结个善缘之外看起来似乎


状态提示:45.终于可以名正言顺了--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