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小人物的英杰传>94.鲜血的结末(中)

“书实啊,城内的防务就靠你了。你要小心,那些被冲散的黄巾军很有可能会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杀一个回马枪来,所以万不可因为身处后方便麻痹大意了。”

“末将明白,请右中郎将大人放心,宛城绝对不会再落入他人之手。”

听到李书实的保证,朱儁也不多话,指挥着士兵便尾随着黄巾军的脚步向东追了过去。而作为先锋官的孙坚更是早就一马当先的冲了出去。对他们而言,这将是自己在这次黄巾之乱中最后有可能获得功勋的地方。赵弘、韩忠等人的脑袋也还是很值钱的。

“好啦,现在就剩下我们和这些黄巾军的俘虏了。只是就凭这些老弱的战斗力恐怕即使黄巾军杀他个回马枪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吧。说起来这些弃子的下场还真是可悲啊。”

记得头天的作战会议上,面对朱儁要求对逃跑的黄巾军赶尽杀绝的命令,多少还保持着善良的灵魂的刘备有些不忍。他并不想看到这些原本的普通人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离开这个世界,因为他同样出身草根,他同样明白那种遭受压迫的感觉,所以即使他希望自己能爬的更高,成为他眼中曾经高高在上的那群人中的一员,可是内心深处,仍然有一块属于草根的情怀。

为此,一向读书不多的他也绞尽脑汁的举出了当年开大汉四百余年基业的高皇帝刘邦与项羽争斗的例子,希望能够说服朱儁手下留情。当然,以刘姓血脉自居的刘备对于自己的那些个老祖宗的事迹多多少少还是知道的,毕竟相关的民间传说也不少,稍稍用心就能记住不少。

“彼一时,此一时也。昔秦、项之际,天下大乱,民无定主,故招降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惟黄巾造反;若容其降,无以劝善。使贼得利恣意劫掠,失利便投降:此长寇之志,非良策也。”

可惜,人家朱儁的辩驳水平远远高于刘备,几句话就将刘备绕的晕头转向了。当然,即使刘备依然非常清醒,想来他也不会得罪与他并不太熟的朱儁吧。慈善这种东西不都是先要保护好自己才去帮助别人的么,如果连自己都赔进去的那就只能被称为傻帽了,尤其是当你救了一个以怨报德的家伙的时候。

刘备啊,埋伏在东边的你现在又在想着什么呢?是否依然觉得手中的宝剑无比沉重呢。

当然,李书实知道自己实在是想的有些多了,别的不说,至少眼前宛城这个烂摊子也够他头疼的了。要知道宛城城内现在不但没有一粒存粮而且还多了一堆老弱俘虏需要看管。

“哈哈,书实啊,大收获啊。真不愧是富庶的南阳郡的治所啊。”

就在李书实为城内匮乏的资源而感到万分郁闷和头疼的时候,耳边却传来成廉兴奋的声音。

“怎么了生然,莫非发现什么财宝了?”看着成廉一副欣喜的样子,李书实多少有些好奇。

“没错啊,根据当初在东阿的经验以及当地人的指点,我们在南阳城里发现了不少豪强世家以及商号隐藏起来的财富和粮食。不论是财宝还是粮食的数量都不小,而且恐怕大多数都应该是无主之物了。另外我们还找到了不少因为黄巾军走得匆忙而遗留下的财物。”

“一会将财物和粮食分开,找些可靠的人看管,防止出现哄抢。同时找刘梦和武鸾鉴别一下,将在乱世里比较值钱的东西留下。然后再让程昱看看分给将士们多少合适。最后剩下的部分我们直接作为战利品交公。反正朱老头是个死脾气,给他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李书实低头想了想,才对成廉做出了吩咐。不过即使这样,他还不忘最后又加了一句:“另外再让程昱和奉先他们合计合计,看看我的决定还漏掉什么了。”

看着成廉离去的身影,李书实不得不感慨,那些豪强们确实根基深厚,说起来如果不是他们在东阿以及濮阳、陈留等地积累了不少挖掘此类豪强埋藏家财秘所的经验的话,恐怕他还依然要为如何解决城里这些俘虏的吃饭问题而头疼呢。

只是现在,经过他的这轮扫荡之后,南阳不少豪强的基业恐怕也要就此断送,即使依然还能保持昔日的声名,但是想要再打到之前的威势恐怕就需要数代的经营和积累了。

南阳,这个大汉版图曾经最为富饶的地域,经过黄巾之乱过后,恐怕将陷入相当长时间的恢复期吧。不过好在这里土地肥沃,同时还处于交通要道交汇处,只要没有大的战事,十数年之后恢复当初的人气应该不难。只是这里还有这样的机会么?李书实笑而不语。

李书实这边在宛城干劲十足的清理缴获的财富同时监督俘虏们修葺城墙,完善城防。虽然那些俘虏大部分都是一些老弱妇孺,但是在李书实看来,自己留给他们一条生路且让他们能够有饭吃,不受到精神上和**上的侮辱已经算是相当仁慈了。

而事实上,俘虏们看到李书实手下那些强悍的军士和明晃晃的武器,同时只要认真干活就能有饭吃,虽然为了防止俘虏们吃饱饭给自己找茬,所以分量上并不充足,但是对于那些已经被放弃的俘虏而言,这或许已经是他们能够想到的最好的结果了吧。

甚至李书实还有心情将其中的男童和女童单独关押,准备战后向朱儁讨要,以便成为自己军队的后备梯队。当然,也不排除那些女童会成为李书实解决部队生理问题的一个方案。

李书实这边开开心心的搬运着很有可能属于他们的财富


状态提示:94.鲜血的结末(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