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小人物的英杰传>6.内忧外患(下)
很轻而易举的便穿越了玛纳斯河防线,面对同样甚至更加精于追踪与反追踪的鲜卑人,乌孙的游骑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四天之后的事情了。

当然,即使反应过来他们也并没有将之完全放在心上,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最需要注意的鲜卑大军还在东边磨磨蹭蹭,而鲜卑人的王庭部队则远在千里之外。

至于小股的渗透部队?乌孙人实在是没有那个精力和兵力去搞大面积围剿,。

在鲜卑这样的大敌面前,想要不遭受损失显然并不现实,所以哪怕那些漏的游骑攻破了一些居民点之类的地方乌孙人也已经做好了承受的准备。

更何况实际上乌孙人并没有收到类似的情报。

原本登努勒台山道应该能够成为阻击鲜卑入侵部队的好地方,毕竟那里地势险要而且是一条有着相当长度的峡谷地形,乌孙人只要堵住谷口敌人便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才能通过。

只可惜,驻守在这里的部队不是大汉的军队,而是一群习惯于来去如风的游牧民族,对于他们而言垒起一座简单的木栅栏作为防御工事已经是颇为了大不起的事情。

事实上如果不是多年以前他们需要一座王城来彰显自己的统治,或许他们的筑城技术依然停留在原始社会甚至还犹有不如,这并非是嘲笑他们的能力,而是他们并不愿意将他们的大脑用在这样的事情上。对他们而言骑在马背上冲刺时狂风拂过面颊的感觉显然要比待在压抑的建筑物中要舒服得多,就好像现代很多人都非常喜欢飙车一样。

但是这样的习惯到了这个时候显然影响到了他们的行动。

比起中原高大的城墙,鲜卑人显然对于这样的战斗更加得心应手。魁头带着大部分部队在山谷间吸引乌孙人的注意力,而骞曼则带领小股精锐部队从山间绕到了对方身后。

原本就对突然出现的鲜卑大军感到吃惊的乌孙人又被骞曼抄了后路,惊慌失措下他们并没有注意到骞曼的兵力其实并不是很多,他们完全可以以少量兵力扼守谷口而后翻身吃掉骞曼的偷袭部队,反而因为担心后路被断主动撤出了谷口的防御来到了他们更熟悉的宽阔战场。

之后便是鲜卑人的表演时刻。

面对气势汹汹想要夺回谷口并消灭他们的乌孙军第二防线主力部队,鲜卑人出乎意料的选择了快速退却,随后鲜卑人迅速化整为零,以大部继续引诱乌孙主力,而剩下的兵马则开始穿插迂回,而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乌孙人则并没能注意到鲜卑小股部队的动向,。

于是,在鲜卑人预先设计好的战场上,那群原本已经“溃逃”的鲜卑骑兵突然出现在战场上并一举击溃乌孙人后翼。随后,两军前后夹击大败乌孙军。

而这一战,又是骞曼率领鲜卑精锐完成的迂回穿插动作。

说实话,听到勒靡叙述的那个年轻却强悍无比的少年在战场上的英姿,李书实几乎不敢相信那是真的,因为在李书实所获得的情报中,那个少年一直表现的非常平庸,甚至称之为鲜卑其他贵族的傀儡也不为过,可是未曾想去掉身上的枷锁后,少年的成长让人心惊。

整场战役可以看得出鲜卑军如果不是策划已久,那么他们的战术执行能力只怕将会是李书实此次乌孙之行非常大的一个麻烦,野战中面对这种主动调动敌人而后趁敌人移动时抓住敌人露出的破绽往死里揍的战术基本上并没有太好的破解方法,除非能够用计策将对方诱入己方所擅长的战场之中。

只怕这将会是决定战局成败的关键因素吧。

后面的故事就没什么悬念了——战败的乌孙人被鲜卑人追着屁股撵回老家,将近三万人的损失对乌孙来说可谓是伤筋动骨。原本就身体有些虚弱的乌孙王勒拉索被气吐了血,同时一些人原本被老国王强力压制的野心也终于弥散了出来。

正是见到这样的情况,最终促使勒拉索将自己最小的弟弟派往大汉,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ps:今天是盛唐的开创者和终结者李隆基病逝的日子。这位开创了中华盛世,让中国的绿卡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事物之一的人物可谓是获得了毁誉参半的评价,他的一生也充满了动荡和各种阴谋,。

不过他依然是值得庆幸的,毕竟安史之乱终究没能推翻大唐的统治,所以他不比承受商纣、隋炀这些亡国之君所背负的骂名,哪怕商纣有平定东夷的功绩而隋炀也有分裂突厥安定西北边疆以及修筑了利在千秋的大运河等伟业。而我们的杨贵妃可曾经是唐明皇的儿媳妇,其性质之恶劣似乎并不亚于商纣调戏黄飞虎的夫人……

所以说成王败寇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真理。

ps2:今天还是著名的戏剧家莎翁——威廉·莎士比亚去世的日子(4月23日是用罗马人的儒略历计算出来的,而公历则是5月3日,顺便一提的是儒略历的制定者叫做儒略·凯撒。好吧,听到这个名字其实你就应该反应过来咱要说的是什么了。是的,这家伙就是盖乌斯·尤里乌斯·凯撒,也就是全面战争里的红罗的代表人物,那位罗马共和国最伟大的军事家,罗马帝国缔造者屋大维的养父)。

莎翁戏剧的魅力已经无需咱这种扑街赘言,他的伟大只从他在各种文学刊物出现的频率便可窥见一二。《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不是四大悲剧之一但是却深深地感染了无数人。而那句“是生存还是


状态提示:6.内忧外患(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