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小人物的英杰传>24.义从什么的不就是一块遮羞布么

刺史是一个很有趣的职位。

这个职位论品级不过是六百石,也就相当于中枢三公九卿们的属吏或者地方上人口刚刚达到万户的县令的品级,但是他们手上的权力,就算是地方上那些两千石的太守见了也要头疼。

因为他们不但有着检查地方的权力而且还有资格越级直接向皇帝上告的权力,虽然还没有达到如同锦衣卫那般直接越级抓人并私设监狱进行审判,却也足以让其他人对他们忌惮不已。

李书实当初在西河做太守的时候就曾经吃过时任并州刺史张懿的暗亏,只不过因为当时的皇帝刘宏对他颇有信心,并没有理睬张懿的奏章,这才让李书实逃过一劫。否则如果是皇帝看着不太顺眼的官员,只怕是阶级就可以罗列罪状置之于死地。

所以哪怕比起拥有绝对实权的州牧来州刺史的地位和职能上有不小的差距,无法代表那些郡太守以及郡内百姓,可是作为州刺史的韩馥想要给李书实一个进入冀州帮助自己的名头却也并不算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尤其在这个皇权已经衰落到了一个不可思议地步的时代。

韩馥虽然性格上或许有些问题,但是能够成为一方名士的家伙哪怕是骗子至少在某些方面都有着自己独到的地方,比如韩馥这个刺史虽然在造福百姓这方面建树并不多,但是在刺史检查郡县这一职能上却是成果颇为丰硕,不,甚至到了让李书实有点瞠目结舌的地步。

远的不说,光是冀州治下的那些郡一级主要官员的各种秘闻和私底下的肮脏交易虽不能说是完全掌握,但是就凭其手上的那些东西就已经足以够得上斩立决的那条红线。而县一级的虽然不如郡一级那般丰富和详细,但是主要的大县县令却也基本上赫然在册。

当然,除了不能见人的把柄之外,还有一些是对有才有德之士的褒奖,不过在这一方面上韩馥所能给李书实提供的帮助就少了很多,因为那些在册的人才不是已经被各级官府所征辟。就是那种坚决不出仕顶多在乡里教化百姓的隐士。后者李书实推广乡学的时候因为理念的差异都有可能会引发冲突,前者至少现在李书实就只有看着眼馋的份了。

虽然不知道韩馥的这些秘密情报到底是如何搜集而来,是他自己的能力还是他手下拥有这样天分或者兴趣的家伙,但是无疑韩馥的这项能力让李书实都有种想要将其收入麾下的冲动。

当然。绝对仅仅只是冲动,毕竟随着刘虞檄文的发出,就连韩馥自己也认为自己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哪怕是李书实愿意收留他只怕他还觉得李书实是另有图谋呢。

或许他也还会如同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中那般,上演躲到厕所里用鞋带上吊的戏码吧。

不过这样一来却也为并州提供了至少在表面上还说得过去的借口。虽然让并州的部队去教训那些冀州表现不佳的太守、县令怎么看也很是别扭,可是借口这种东西本就是说得过去就好。

当然,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不过是沮授代替韩馥向李书实许下的天花乱坠的借口,至于真实的情况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事实上谁也说不清道不明,战争的迷雾总是迷人眼目。

君不见另一个时空之中公孙瓒就曾经被袁绍许诺共同出兵冀州后双方平分所得,结果呢?公孙瓒可以说是赔了弟弟又折兵,若不是刘关张三兄弟插了一脚,界桥一战公孙瓒输得会比当初他在辽西管子城的时候还要惨,更不要提后来做掉刘虞成为幽州王这样的美事。

只是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李书实依然还是无法下定出兵的决心。

为什么?

原因就在于冀州这片土地事实上敏感程度并不亚于那些富饶的中原腹地,或者说这片土地对李书实的并州而言意义甚至超过了那看上去很富饶但是却又有些遥远的中原土地。

董卓之前为什么能够拥有与全天下诸侯对撼的实力,归根到底除了皇帝的权威之外,更重要的是原本在西凉苦寒之地锻炼出一支强军后又拥有了司隶东部不论是人口、兵员还是财富都极为丰厚的地区,这对西凉军的战斗力起到的何止倍增的结果。

如果不是董卓忙于处理洛阳内部的政治斗争,在南阳的攻取上采取了保守的态度,从而错过了大好机会,那么以河南尹为中轴,南阳带动的荆州以及河内、河东带动的并州为两翼,再以此动摇原本就有些骑墙的徐州陶谦。或许那场轰轰烈烈的讨董之战都很难爆发——因为经过黄巾之乱后中原地区是否真的拥有对抗这样强大力量的能力实在是很值得怀疑。

之前曾经说过,刘秀能够争夺天下靠的便是以洛阳为中轴,以南阳和冀州河北之地为两翼,引天下英豪。从而进可攻退可守。而后又有窦融献河西五郡,从而有了争夺西北乃至压制西南的大好形势。其余之地虽然也并非不重要,但是却没有以上几地有此“咽喉”之效。

说过了刘秀的故事再来看看李书实这边。

并州的确是个起家的好地方,就好像益州一样属于四塞之地,进可攻退可守而且北方还能够很容易的获得优良的战马,脸皮下限再少一点或许还能够获得大量的来自于异族的部队支持。哪怕没有什么争霸天下的野心可是若要做一个土皇帝还是绰绰有余滴~

但是就如同你基本看不到统一天下的诸侯出自益州一样,身处并州的诸侯如果不想做一个土皇帝而是有志于天下,那么单凭一个并州就显得有些


状态提示:24.义从什么的不就是一块遮羞布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