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小人物的英杰传>34.对不起,我是……绑匪
两位可是名垂青史的桓灵二帝,被英明神武的诸葛武侯定为“亲小人远贤臣”典范的存在,虽说李书实觉得自己有种躺着也中枪的感觉,不过在大部分世人的眼中估计他和那些易牙、赵高之辈也没啥太大的区别。

顺便一说,易牙是个神级厨师,赵高精于书法刑律,高俅乃是世界球王,秦桧文采斐然,只是可惜了。所以你就可以知道曹操的“求贤令”到底要被逼无奈到什么程度才要那么写。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求贤令这种“跨时代”的产物。那么兄弟你真的应该和度娘来一次约会了。

言归正传,本来就算梁冀上台再怎么胡作非为,对于门阀世家而言除了那几个正义感超强的家伙之外也没什么影响,毕竟只要能当官。家族名下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佃户就有了法理上的保证,就算是梁冀拥有战斗力堪比天朝拆迁办的狗腿子,征收这样的土地也不能做得太过分。

可是偏偏梁冀因为让皇帝感觉太过压抑结果再一次倒在了挟天子之令的宦官集团的手上,而这一次功成名就的宦官们已经不再掩饰这些生理缺陷之人对于权力的渴求和对财富的贪婪。

而与外戚不同的是,外戚除了身为天子亲家的身份外。基本上本身也具有世家的政治属性,尤其是能够被立后的家族尤为如此(灵帝刘宏的第二任皇后比较特殊,但是第一任宋氏却绝对符合这个惯例),故此这些家族本就与其他世家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故此除了某些耿直的家伙外外戚与世家一直能够保持一种比较稳定的平衡。

可是宦官的情况就不太一样了。

放弃了传宗接代这个不孝罪名中最大的那个进入到宫中,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宦官从一开始不是出身卑贱便是家族之中不得宠的后裔,所以理所当然的哪怕这些宦官得势甚至被封为万户侯千户侯,可是在门阀世家的眼中依然是卑贱的,背后称之为奴才也丝毫不觉得有什么错误。

所以这种情况便注定了宦官与世家之间的冲突要远远大于外戚与世家,尤其是当宦官们因为从龙之功而获得了极大皇恩的情况下就变得愈发的激烈起来。

伟大的战斗导师曾经说过: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变态。

宦官们当然不会选择灭亡,于是乎……呵呵……报复社会什么的拳打南山幼儿园显然太低端土气没档次了,饱经历练的宦官们毁三观的方式自然要更高级一些。

就这样,第一次党锢之祸爆发了。

而这件席卷了全国的大事起因却是因为宦官及其党羽们掌握了皇帝大赦天下的时间而选择在即将大赦之前大量犯案,可是掌握权力的世家领袖们却并没有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是不顾大赦将那些犯罪分子们一一绳之以法。

这自然引起了宦官们的反弹,而且他们还拥有法理上的优势——大赦之后处决犯人的官员显然都可以往大里安上一个“目无皇权,藐视皇帝”之类的罪名。

这样的罪名对于贤明的皇帝都会让其心中非常的不舒服,更别说在梁冀的阴影中生活了十二年的汉桓帝刘志对于这样的“跋扈”行为尤其敏感。于是不管士人如何解释。哪怕是当时闻名天下的三公.陈蕃、名士.李膺等人也完全不听。

顺便一说,因为士人集团此次行为在情义上的正确性,让本就操控于士人的天下舆论更是一边倒的支持那些被宦官集团围剿的士人,以致于出现没有名列“党人”就算不得名士。德行有亏这样的思想出现。而这样的舆论也再一次深深刺激到了桓帝刘志的神经。

几番博弈之后,最终虽然被抓捕的党人大部分得意赦免,但是却依然被判罚“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也就是丧失了继续进入朝堂为官的可能。

第二次党锢之祸虽然起因不尽相同,但是结果却基本一样,再一次剥夺了一部分世族精英子弟的为官机会。而这次党锢一直到了黄巾之乱朝廷急需用人之际才不得不重新打开。

两次党锢之祸持续时间大概将近二十年。不仅仅是让朝堂的风气逐渐崩坏,让一批正值壮年的士族精英郁不得志,甚至加剧了具有汉朝特色的“隐士”之风的盛行,最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党锢举动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伤害到了植根于土地的门阀世家的根基。

之前曾经说过曹操所在的曹家与夏侯氏之间的关系。可以说纵使你是百年前的名门世家,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够分量(两千石为标杆)的官员出现,那么曾经属于你名下的土地也会因为高昂的赋税和徭役甚至其他原因逐步丧失,更别说那些通过巧取豪夺得来的土地。

二十年的时间虽说无法与百年相比,但是却也是一代人的时间。没有了上一辈的照拂,下一辈的年轻人想要出头就变得更加困难,更别说不少地区已经被宦官势力所把持,门阀想要获得孝廉这样的推荐都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更不要说那些中小世家了。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袁绍会在河北获得如此之大的支持了。

毕竟作为大汉统治的核心区域之一。也是被宦官势力渗透的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虽然韩馥同样属于世族阵营中的精英,但是当出现了比他更加根红苗正,同时看上去也更加靠谱的袁绍的时候,大部分世家理所当然的放弃了韩馥。毕竟身为同一阵营的袁绍哪怕表现的野心勃勃不似臣子,但是却能够维护世家豪强们的利益——不论是既得利益还是更


状态提示:34.对不起,我是……绑匪--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