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小人物的英杰传>58.今天长安的风儿略喧嚣
彻底清除出兖州就可以看得出,刘岱此人就算能力平庸至少手段足够狠辣,属于那种“就算打不赢你也要让你惹上一身骚”的让人讨厌的选手。

所以李书实自然要到这里安抚一下被各方势力犬牙交错搞得焦头烂额一直想要撂挑子不干的小强童鞋,嗯,顺便再让苏小萝莉给小强来上几棒子就一切完美了。

虽然魏郡的事情的确是最近一段时间最为棘手的。不过李书实却并没有在这里待上多长时间,毕竟按照他之前与贾诩和程昱做好的计划,这里即将面临一次近乎于掀翻牌局的大洗牌,以贾诩的狠辣程度到时候只怕就算不会生灵涂炭也绝对会非常残酷。

为了不会出现什么不可控的情况,李书实觉得自己还是远离这即将成为更加复杂的是非之地的地方比较好。反正有小强的武力和沮授、审配的智谋,应付可能发生的情况足矣。

而离开了魏郡之后,李书实的足迹遍及了河内、河东、西河和上郡等多地。

因为在这里,李书实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当然。与魏郡的问题不一样的是,这一次的问题更多的却是惊喜,幸福的烦恼。

却说董卓自从领兵退回西凉入主长安后,便采取封关锁国的政策,虽说不会因此而“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但除了偶尔利用皇帝给关东的诸侯添点堵找点事之外,似乎也知道自己对关东诸侯没有什么影响力,故而专心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甚至根据卢植和安插在长安的眼线传回的情报看,董卓借用皇帝的名义颁布了不少的发令,而这些发令的严苛程度比起当初强秦时期只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致于董卓麾下那些已经在洛阳野惯了的部下们都感觉极为吃不消,纷纷申请外出驻防。

反正西凉是西凉人的西凉,董卓在这里是安全的,同时也清楚那些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都是个什么脾气,所以对于这样的申请可以说是有多少批准多少。

于是。从南阳到陇西,到处都能见到西凉兵那彪悍的身影。

可是这却苦了那些根本无处可去只能待在长安城内的那些朝中重臣么。

不过不得不说,能够躲过董卓一轮又一轮的大清洗,这些所剩无几的朝臣们无一不是心志坚定同时又心思活络之辈,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表现,而卢植带入长安的那些门生故吏也都是在朔州吃过苦的,新法虽然严苛,但是足够小心再加上卢植的影响力,基本上也还能够继续坚持下去——毕竟论起咬文嚼字钻空子的能力,这些人远胜西凉军十倍百倍。

真正感觉难以承受的。却是西凉的百姓们。

不,或许这么说并不太准确。

事实上或许是因为来自于大秦帝国后裔的血脉影响,又或者是饱受西北糟糕的气候条件以及不断滋生的异族骚扰让这片大地上的土著们普遍都有着更加坚韧的性格。

董卓的新法虽然让他们普遍感受到了不适应,不过一来故老相传秦国当年的那些故事。至少作为秦国曾经的核心统治区,这里流传的故事显然不会是关东那种“暴秦”是多么的可怕,反而有不少关于商鞅的伟大,张仪的机智,白起的不可战胜,以及诸如滑稽但睿智的樗里疾。百折不挠背水一战终胜晋的百里视……各种有关秦国美好的故事流传下来。

二来则是董卓在西凉巨大的名声和人望无形中也让西凉土著们对新法有了更高的期待,尤其是在董卓处决了几个明显跟不上形势触犯了新法的老部下,任凭部下如何百般求情也没有放过那几个脑筋不够用的中层将官的事情宣扬开后,在某些人的暗地操纵下,董卓俨然成为了又一位能够复兴西凉的公孙鞅。

只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只针对那些世代居住在西凉的土著们,可偏偏从中平元年一直到现在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后,居住在西凉的百姓早已经不是单纯的西凉人。

不提被董卓一路驱赶到了三辅地区的原河南一带的百姓,就算是当初为了抵御羌人入侵,同时也是为了分担因为黄巾之乱而爆发的流民潮,当时的皇帝刘宏曾经分多批次将数十万流民送到了西凉的土地上,然后被强行束缚在了这片对他们而言陌生的大地上。

不过对于流民来说,这里也没什么不好的。

也许这里需要负担很重的徭役,也许这里需要为可能前来的羌人而担惊受怕,不过想一想故乡同样正在遭受各种天灾人祸,故乡的徭役同样十分繁重,于是在这个通过徭役多少还能领取一点口粮而且土地也颇为肥沃的三辅地区扎下根来似乎也并非太糟糕的事情?

随着皇甫嵩将羌人逐渐推出了三辅地区,那些曾经的流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为了那些西凉豪强的部曲,一部分成为了佃户,还能够有资格继续以自由民身份生活下去的。十不足五六六七吧。

只不过就算这样,他们的苦难似乎依然还未结束。

与关中大地上流传的故事截然相反的是,关东对于秦国的观点则完美体现了“暴秦”的说法,野蛮的秦人估计与草原上的那些异族没有什么分别,反正都是生吃小儿心肝。而且一顿饭没有两位数都觉得不够过瘾巴拉巴拉……

如今董卓童鞋立志打造新一代的三秦大地,甚至有传言说他正在威逼皇帝将秦王的封号赐给他。百姓们或许已经不记得“非功不得封侯,非刘不得封王”的


状态提示:58.今天长安的风儿略喧嚣--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