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玄幻奇幻>仙墨奇缘>第321章 良田百亩 欠圣水

今日又是一个大晴天,徐徐的风儿带着一丝丝暖意,天渐渐地热起来了,柳生桥上车水马龙热闹极了。柳如龙领着墨生四人,漫步在柳生桥上,亲身感受到宽阔大桥,带给人心灵的震撼。

墨生四人跟着人流,轻轻松松就过了大桥,有说不出的惬意。小桐姑娘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赞叹道:“柳生桥跟皇城龙生城的龙凤桥一样宽阔。墨哥哥真棒,能建造出这样的桥来。不仅为人们带来方便,而且给柳生港带来了繁荣。”

凤仪小姐用纤纤玉手,抚平被江风吹乱的秀发,自豪地说:“小桐妹妹,区区一座柳生桥算什么?我们的龙生桥才漂亮呢,比柳生桥大多了。毫不夸张地说,龙生桥有柳生桥两个这么大。龙生港是军民两用港,是数万水军训练的重要基地,在年初与吴家铁甲军的生死战中,还立下了赫赫战功呢!”

墨生看着柳生桥,感叹道:“柳大叔,本公子都没有想到,柳门发展如此之快。去年就是想为龙门和柳门在江宁士城安一个家,能在此站稳足跟,为大家找口饭食就行了。”

柳堂主赞同道:“是呀!三、四个月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真不容易。时间太紧又缺银子,黄城主、跟江家又来捣乱,要不是墨公子请九玄上人下山治疗瘟疫力挽狂澜,哪有如今的济生仙城啊!这都是黄城主跟江宝贵逼出来的呀!”

小梧姑娘指着百米开外的秧田,拍着小手说:“凤仪姐快看,农夫们正在插秧苗。退着行走多么有趣,万一走歪了怎么办?不会越栽就越歪吧?快走,咱们去瞧瞧,学习学习!”

小梧姑娘自小在宫中长大,对农事一窍不通,当然觉得稀奇。凤仪小姐是此中高手,现在的济生城栽有近两千亩的仙稻,如今正在忙着插秧呢?如果不是柳生新港和龙生新港的两千亩良田把济生城育的秧苗栽了,柳青青只有另育新的秧苗。还好龙生城的秧苗有灵气的滋润,长得特别快,只需数日就能移栽,小梧姑娘今日幸运地见到农人们栽秧了。

插秧是指将秧苗栽插在水田中,或把水稻秧苗从秧田移栽在稻田里。栽种水稻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育种。将先饱满的良种谷子,用水浸湿发芽,发芽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秧苗成活的多少;第二阶段是育秧苗。就在稻田里拦水,做成秧田,将发芽的谷种,均匀地抛洒在秧田里,定时施肥就行;第三阶段,就是移栽秧苗了。育种的时候水稻比较密集,不利于生长,经过人工将长大后的秧苗,移植到水田中,让水稻有更大的生存空间。插秧是将秧苗插得疏密得当,才能通风向阳,秧苗在稻田中茁状成长,水稻才能高产。

插秧也是有技巧的,都低头弯腰,向后退着栽,还要插得很均匀,横竖都要在一条线上。这样既好看,又不浪费秧苗,节约稻田的面积,没有丰富的经验,充沛的体力是不成的。

农人们一般都不会武功,居然能干技术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一点都不假。小梧、小桐姐妹看稀奇,在田坎上不停地转,不停地和农人们说话:“大伯伯,你们怎么栽得这么端,退得这样准?难道脑袋后面长了眼睛?”

柳如龙摸着花白的胡须,佩服地说:“小梧、小桐姑娘,插秧是农家的秘技,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就像我们修炼的功夫一样,不同的是农夫们很无私,只要你想学他们就会教。”

墨生从来没有干过农活,更不用说下田插秧了。今日算是长了见识,墨生感慨不已:“柳堂主说得对,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是农人们数年,数十年辛勤耕耘的结果。他们才能把秧苗栽得这样熟练、这样好。”

凤仪小姐对两个好奇宝宝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有人还编有打油诗呢。其中有一首就写的是插秧的:手把青苗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颗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柳如龙笑着对墨生说:“墨公子能将柳生港打造成人间仙境吗?这是小蝉儿做梦都在想的事情。你看前面的河滩地,小蝉儿新买了两百亩建成了良田,可惜种的都普通水稻,一年只能产一季,每亩产量四、五百斤。产量只有济生城的一半不说,品质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浪费了这么好的稻田啊。”

江大伯一边熟练地栽秧,一边接口说:“柳堂主说得对,小蝉儿港主为了支援柳生新港一千亩良田,我们这二百多亩稻田,就栽得晚些。如果是往年秧苗都活过来转青了呢!哎,迟栽了几日,今年的产量,说不定比往年还低呢!”

江大伯的徒弟小王将靠在腿边稻草拴的秧子,抓起来向远处秧子稀的地方一扔,准确地填在空隙中。小王重新调整一下姿势,伸个懒腰,扭过头附和江大伯的话说:“是呀,济生城是风水宝地长的是仙稻,一年收三、四季,亩产近千斤。两千亩一年生产多少石仙米哟,能酿多少柳叶青极品米酒,柳青儿城主大发了。柳蝉儿港主说了,只要墨公子回来,我们柳生港就有希望变成人间仙镜,我们就能栽仙稻了。”

柳如龙父女想将二百亩良田变成仙稻,墨生根本没有这个打算。如今在柳生士城和龙生王城又增加了两千亩仙稻。仙米供不应求的局面,就会得到逆转。墨生并不接小王的话,看着忙过不停的人们,总结出了插秧的规律,看着农夫按照插秧苗的八字标准在插:早、密、浅、正、直、满、齐、挤。插过的


状态提示:第321章 良田百亩 欠圣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