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筐,奔向田野,疯了似地翻地找地瓜。

春天栽的地瓜扎根深,个头大,人工刨不干净,复收时犁具又够不着,遗珠就多些。

懒洋洋的阳光给萧瑟的秋日增添了几分温暖,孩子们拿着一杆尖尖头的木棍在收过地瓜的地里撬拾剩漏的地瓜。一份汗水有一份收获,哥哥们撬下的地瓜,小弟弟们拾到筐里,喜悦洋溢在孩子的脸上。

孩子们可真是仔细,等把春瓜地翻遍了、有的地方甚至翻了好几遍。那情景,就像大人们种小麦翻地,一人一块领地,一锨一锨地排着翻。能挖出的,多数是比手指头粗不了多少的小地瓜,跟“瓜毛毛”似的,这些多是回家喂猪,或者喂大郎,它可是深耕的大劳力。

当然更大的劳力还是人工,可不能把牛给累死了,等到明年就好了,小牛犊们长大了,犁地就能轻松一些了。

※*※

整个秋天刘淑英好像比社员们还忙碌,一直都在储备着一家人冬天所需的食品。

傍晚十分夕阳西下,刘淑英就把从菜园子里刚刚采摘下来的朝天椒用线穿起来,稍后挂到屋檐下晾晒。

那些小红辣椒个个鲜红欲滴,在秋风里轻轻的左右摆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辣辣的味道。可见这辣度极高,妮儿现在只能是望椒兴叹了,尝个味儿,可不敢大口大口的吃。

“亲家母在晒朝天椒呢!”姚奶奶走了进来道。

“奶奶!”妮儿叫道,并递给了姚奶奶一个棉垫子。

姚奶奶笑着揉揉妮儿的细软的发丝,“哎哟!乖妮儿。”把棉垫子放在石凳上坐了下来。

“老嫂子,不是也穿朝天椒晒吗?”刘淑英笑着问道,“都干完了。”

“有她大娘帮忙,刚刚挂在屋檐下。”姚奶奶笑着翻了翻满满一石桌子的朝天椒,“俺叫她大娘、夏穗,来帮忙!”

“不用,不用,左右没事,这活又简单,帮什么忙啊!”刘淑英赶紧说道,“她大娘还做晚饭呢!”

“呶!给你针线。”刘淑英也不客气地把针线递给了姚奶奶。

姚奶奶穿着辣椒道,“这朝天椒长的可真好。”

“你那菜园子里朝天椒种的也不赖,羡慕啥。”刘淑英手拿着朝天椒麻溜的穿上。

“看着这农作物就能知道种植的人有没有下功夫,就知道付出了多少汗水。”姚奶奶穿着朝天椒道。

“没错是这个理儿,没有什么事比农活更正直的了。”刘淑英点头道,“这菜呀,就是听到养育它们的人的脚步声,也会生长的。”

“看这农作物就知道侍候它们的人,用了多少心血,费了多大的劲儿,是多么的勤俭诚实。”姚奶奶夸赞道。

“那你可要好好夸夸小猫了,自从他来了后,这房前屋后的菜园子都是他打理的。”

“夸我干什么?”钟小猫扛着柴火跨进了院子。

“夸你侍候菜园子,侍候的好,勤俭诚实。”刘淑英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道。

钟小猫这青涩的脸庞一红,也不知道是累,还是不好意思的。

大家都是明白人,自然知道他先前的心态,钟小猫把柴火放在柴房,在水井边清洗了一下,然后坐在石凳上,穿针引线,穿朝天椒。

刘淑英看着他心里腹诽道:与庄稼为伍的日子里,天长日久钟小猫也沾染了庄稼的秉性,柔韧而坚定,少了那份戾气。温润淡雅的庄稼,结出了朴实淡定的岁月,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潜滋暗长。

这姜还是老的辣,还是爸的眼睛利!


状态提示:第286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