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阳跪在蒲团上磕了几个头。拿出两张红票子塞了进去。“请问有人吗?”。
声音不大。在空旷的佛堂里,还是蛮响亮的。
一个老和尚颤颤巍巍地出来,午阳赶紧去搀扶。让他在蒲团上坐下,午阳问:“老师傅今年高寿?”
“山中无岁月。施主,请问是求医、问药?”
午阳说:“无病无灾,游玩而已。”
“老衲看施主眉清目朗,身强体壮,断然不是泛泛之辈。施主可否实言相告。老衲结个善缘?”
“晚生是一介布衣,自幼读书习武,不知可否入尊师法眼?”
“施主日后有意于医药?”
“非不愿,实乃不能尔。”
“老衲去日无多,恐传承断代,施主能代为接管,日后传承他人否?”
“责任重大,晚生惶恐。”
“无他,只是一部药典,一册医案。一个药园已矣。”
“非他,恐尊师所托非人尔。”
“不然。凭施主不欺心。就可让老衲放心了。”
“晚生对医药兴趣乏乏,只是热衷功名利禄,断不敢接受尊师之命。”
“施主对医药缺乏兴趣,乃平常之事。如果能用所学帮人解除痛楚,活人无数,肯定就乐在其中了。再者,施主之相貌,乃多子多福之人,如果择得一子嗣继承衣钵,必将使本门绝技发扬光大,老衲后继有人,当含笑于佛国唉。”…
午阳听到他这么说,知道他决心已定,推脱不掉了,“尊师,晚生只能勉为其难了,您就交给我吧。”
扶着老和尚颤颤巍巍起身,到了他禅房,老和尚拿出一个蓝布包袱打开,里面是黄色包袱,再打开,才是两本书。午阳看到,一本厚的,应该是印刷书,薄的是手写的。
果然,老和尚打开厚书,“施主,此书是宣统年间刊印的,选录了一百单八种常用的植物药材,文字是老衲师傅撰写的,药材图画是老衲照着实物画成的。图画画得不好,只能说基本上可以辨认。文字撰写得很好,将生长环境、药理、药效和使用的多寡都列明了,使用时只要根据病情处方就行了。”
午阳说:“尊师,这些药材在药园里都有吗?”。
“都有。根据用量的不同,使用的处方不同,栽种的多少也不同。用量多的栽种了3亩,少的只有1亩地。”
“尊师这里处在高山之巅,哪来的这么多耕地?”
“到时候会告诉你的。这里是360个处方,是历代传承下来的。写明了症状、药物的名称和用量,区分了病人的年龄,按老中青三个年龄段分别用药,还有病情缓解或加重,应该增加或减少药物的品种、用量。实际上这是1 个医疗案例,你如果熟记于心了,不说起死回生,也可以包治百病了。”
午阳翻了一下,就随手搁在包袱皮上面了,“尊师,您能告诉我药园的位置吗?”。
“施主,恕我直言,不能告诉你药园了。这书你拿走就是了,老衲即将升天,留着也不知给谁,更不知道会不会被看重。药园就不一样了,这些药材都是凝聚了天地之灵气的精华,生长期是平常药材的好多倍,药效就更是不能以道里计了。如果施主挖了这些药材卖掉,就是一笔大财富了。这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糟蹋了这些药材。”
“尊师,要怎么样您才能放心交给我呢?”
“施主将医案背下来,老衲就带你去,放心交给你。”
“尊师,这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背熟的,我们先做饭吃好不好?”
“老衲多年不吃谷物了,倒是备下了黄精、首乌等作食物,施主可否跟老衲一起食用?”
午阳笑着说:“尊师,我饭量可大了,别把您的食物都吃光了。”
“没事,这些东西这里很多,即使年代久远的吃完了,也有一两百年的可以吃呢。”
“尊师,您可练过辟谷?”
“没有,说起来不就是只吃药材,不吃谷物嘛。真正什么东西都不吃,是不可能的。施主,你如果想喝水。后面厨房的锅里。有煮黄精的水。自己去舀了喝吧。喝了水自己背医案去。”
午阳舀了水喝,觉得比什么茶水都好喝,就将锅里的都舀了喝了。拿了医案,就到庙外的树林里读起来。这种医案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只能凭记忆了。好在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特别是读了前面的,就记住了一些药材名称什么的,后面就比较容易了。
冬日的白天短。树林里渐渐看不清了,午阳这才觉得肚子有些饿了,中饭还没有吃呢。回到庙里,老和尚已经煮好了黄精和首乌,午阳每样吃了一大碗,又喝了一大碗水,才感觉饱了。以前读书时,看过武侠,人家习武之人都以能够吃到黄精、首乌为奇遇,能够增长功力的。可现在自己也吃到了。能不能增加功力不知道,可这东西太难吃了。黄精还要稍微好一点,首乌根本就没办法下咽。…
吃过饭,老和尚问午阳背下了多少,要考校。午阳说:“都记下了,您随便抽查哪个。”
老和尚将信将疑,从最后一个开始,隔一些抽考一个,果然都能背下来。“施主,你是奇才啊。不如在这里住几天,将药材书也背下来。”
“尊师,这药材书500多页,记不住呢。”
“晚上接着背,能记住多少算多少,明天我告诉你药园的位置。”老和尚说完就进禅房去了,也不理他了。
用座机给山下打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