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敢不敢试
巴郡与相领的江州府都是产粮的大区,巴郡四周有山,但土质优良,向以稻米为主要的农业作务。江州府一马平川,却是半数种稻,半数以豆麦为主。稻米吃水吃的多,春耕时节,滴雨贵如油,但几十年来,也没发生过开春数月没有雨的事。如果一直这样旱下去,误了种秧的时节,便要毁了三四成的收成。若一直这么旱下去,收成怎么样可更难说了。
六十年前巴郡一场大旱,一旱三年,颗粒无收,虽然有官府开仓放粮,但还是死了不少人,引发了民乱。农家靠天吃饭,虽然大多时候衣食无忧,但上天偶一发威,都是要人命的威。有前车之鉴,各地官衙更是紧张。
“当务之急还是不能将消息传出去。旱情初起,谁也不知道后头能不能有变,民愚胆怯,传了消息只怕要乱。”县丞说。
何主簿点头道:“正是如此。另有那些米行粮商,咱们也需得提前打了招呼,商人重利,若是趁乱屯粮抬价,只怕局面不好控制。”
三人商议了半天,只是这样的大事哪里是他们动动嘴皮子便有得当主意能拿的?关键还是看老天爷,到底要不要发这个威,给不给人一条活路。
正愁着呢,门外有衙役来报,说是何主簿订了吃食,给送过来了。
何主簿正头疼着,一时也没想起来是谁,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道:“什么人?我何时订过吃食?撵了出去!”
那衙役正要去赶人,黄知县却笑了起来:“难得有汉庭老弟请客,怎么能轻易放过?好啦,这些头疼的事一会再想,天大地大,肚皮为大,总不能空着肚子犯愁吧。”
何主簿知道知县大人这是在强作欢颜地宽慰大家。从下面传来今年可能有旱的消息起,他们这几日便没好好吃过睡过。何主簿突地想起中午要何晖去叫吃食的事来,当下笑着说:“真是糊涂了,果然是我叫来的。让人把东西拿进来吧。”
那衙役忙去带人,何主簿回头对知县和县丞说:“便是正大街近日风头正盛的唐家早食摊子,想来两位大人都还没尝过吧。”
“你说那唐家的小摊儿?”左县丞捋着胡子大笑了两声,“你别说,我还真吃过!”
“哦?”主簿和知县一起看向他。
左县丞得意洋洋道:“就知道你们看不上那路边的小摊儿,前些时候我听下头人说起,一时好奇,让下人去买了他家出名的汤包和胡辣汤来,果真好味道!”
说话间,他们见着一个身量不高的小丫头跟着衙役走了过来,她身后跟着两个媳妇,却是推了一辆车,车上有锅有灶,架得很满。
“不是说送吃食?怎么还锅灶也一并送来了?”
那小丫头梳着双丫髻,齐齐整整的头发上一边系了一条红头绳,身上穿的衣服料子虽是最简单的麻布,却浆洗得干干净净,丝毫不见脏污。这小姑娘看着不过十岁左右,一张小脸很周净,目如点漆似的,表情倒不见局促慌张,落落大方看着倒有些气质。
推车的媳妇放下车,见到县衙里三位大人,早惊得扑咚一声跪倒在地上,连连磕头,身子都有点哆嗦,那小姑娘却是面带微笑,叉手在腰侧,端端正正地施了一礼:“民女受主簿大人之命送吃食过来,请问是在这儿吃还是在别处?”
黄知县膝下有个女儿,正与这丫头差不多大的岁数,见她举行从容有礼,心中不觉生出几分爱屋及乌的亲切来。
“这孩子倒齐整得很,家教不错啊,汉庭,这就是你说的唐家摊子里的人?”
“民女姓唐,那小摊子是我娘开的。”唐小鱼又福了福身,笑盈盈地看着面前年约三十许,宽额细目,身材微胖的男子。瞧他这身官服,这站位,约摸就是本县的县老爷了。“小吃不比酒菜,要现做现吃才能不走滋味,所以小女带了锅灶来,现做给几位大人吃。”
“那敢情好啊!”黄知县笑着摸了摸胡子。
“你带了锅灶来此,你家不做生意了?”左县丞好奇地问道。
“因为听说是给县衙大人们送吃食,自然这是顶要紧的。各位大人是本县父母,父母有命,怎敢轻忽?”
这几句话听得三人都是一乐,这小丫头嘴巴倒挺甜。
“不能让你们误了生意,便捡些简单的做几样,本县补你钱。”
“既是汉庭请客,那能让知县大人出钱,是吧汉庭老弟?”
“自然自然。”
唐小鱼也不管他们之间如何客气,叫了媳妇们将灶安好,加柴旺火,便忙乎开了。
先给三位盛了一碗鸡丝稠粥,又各上了一根黄金棒。
何主簿是刚吃过的,还不觉得怎样,知县和县丞却是连声叫好,还要她再上。
小鱼摇摇头说:“这黄金棒吃着香脆,却都是油耗,吃多了不易克化,后头还有好吃的呢。”
不一会,热气蒸腾,小鱼各端了一只小小的竹笼屉放在他们面前。
揭了盖子,只见小笼屉里只有一只成人手掌大的包子,薄皮透明,隐约能见着里头的汤汁颤晃。
“这是小店的极品汤包,新制的,有幸请三位大人头一个尝鲜。”
这包子太大了,而且里头一看便是满满的汤,这要如何下嘴?一口下去,还不溅得满脸满身?小鱼笑着发给三人一人一只苇管。拿了主簿面前的包子作示范。
“您将这管子顺着包子褶口插下去,先喝汤,后揭皮。”
这吃法好新鲜,只吃过包子,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