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金攻辽,这是国之大事,所以这次金国来使,赵佶和朝中的几位大佬都非常重视。
在今年四月的时候,赵佶就命赵良嗣以卖马名义出使过金国,缔结联金攻辽的盟约,由于在当时联金之策表面上仍是机密,因此大宋没有使用国书,而是赵佶通过写亲笔信的方式与金人交往,所以这次金国派出使臣就是为了确认这件事。
也是因为表面仍然保密的缘故,赵佶在朝堂上接见金国来使的时候,并没有提到结盟之事,反而在金国使臣屡次想要提起此事的时候都避而不谈,这让金国使臣勃堇、曷鲁恼怒不已。
两人回到大宋给他们安排的住所,勃堇愤然道:“咱们都来了三天了,宋国皇帝今天才见咱们,而且丝毫不提结盟之事,我看这宋国根本就没有一点诚意。”
“别急,结盟之事是宋国提起的,咱们既然来了,就听听他们到底是怎么一个说法,等两天也无妨。”曷鲁给他倒了杯茶水,示意他稍安勿躁。
勃堇一口将那茶水喝干,心中还是有些烦闷:“我觉得咱们完全不用跟宋国谈什么结盟,辽国之强在于拥有北地汉人的劳赋,如果真的将燕云之地还给宋国,那咱们只能退守关内,岂不是削弱咱们的力量?况且宋国有什么资本跟咱们大金谈论联盟之事,宋国想要用币帛换取燕地,难道这些财货在我大金灭了辽国之后,咱们不能从宋国这里自取吗?”
“这里可不是大金,勃堇慎言!”曷鲁连忙制止了他,向外面张望了一阵,才小声道,“当初皇帝陛下力排众议,与宋交好,答应还燕之事,也是有所考量的。我大金开国不久,正是锋芒正锐的时候,一鼓作气灭掉辽国才是当下最要紧的事,有宋国帮忙攻辽自然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勃堇还欲说些什么,曷鲁眯了眯眼又道:“放心,灭掉辽国,下一个自然就轮到宋国,暂且答应他们还燕又何妨?就凭宋国这些兵将,如何能挡我大金的铁骑?”
勃堇联想到一路而来所看见的宋国军士,不由得露出轻蔑之色,心中的烦闷荡然无存。
……
赵佶下朝之后,便在政事堂召见诸位大佬共商联金攻辽之事。
太宰郑居中态度尤为坚定的说道:“澶渊之盟至今百余年,兵不识刃,农不加役,虽汉唐的和亲之策,也不如我朝的安边之策。如今四方无虞,却要冒然毁约,恐招致天怒人怨。且用兵之道,胜负难料。若胜,国库必乏,人民必困;若败,遗害不知凡几。以太宗之神勇,收复燕云,两战皆败,今日何可轻开战端!”
“太宰此言差矣!”王黼说道,“收复燕云,俱是民心所向,亦是我大宋百年之夙愿,伐辽乃顺天而为,良机稍纵即逝,万不可拒之。”
童贯也在一旁说道:“今辽势弱,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则我大宋夙愿得逞,万请陛下肯允。”
枢密院执政邓洵武认为童贯此言简直是胡扯,立马站起来反驳道:“什么‘兼弱攻昧’,我看正应该扶弱抑强。如今国家兵势不振,财力匮乏,民力凋敝,这局面人人皆知,但无人敢言。我不明白,与强金为邻,难道好于与弱辽为邻?”
一群大佬争执不休,那些反对的人却完全没有想到蔡京已经因为此事而致仕,但童贯是知道的,所以不论这帮人说得多么危言耸听,他仍然坚持联金攻辽的策略。
赵佶坐在一旁冷眼相待,好似这件事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一样。
最终的结果还是各抒己见,谁也不服谁,赵佶一言不发的摆驾离去,剩下一群大佬面面相觑。
王黼看着赵佶离去的背影,和童贯相视一笑,赵佶的态度已经如此明显,他们也不欲与郑居中他们继续争辩,转身离去。
他们之所以笃定赵佶想要联金攻辽,也是因为早在改元后的重和元年四月,赵佶就已经派遣武义大夫马政及平海军卒呼延庆,同高药师等过海至女真军前议事。武义大夫马政由登州(今山东蓬莱)渡海使金,向金太祖转达了宋朝“欲与通好,共行伐辽”的意向,从那时起双方便开始正式接触。
童贯上平燕策之后,更是坚定了赵佶收复燕云的决心,太祖、太宗未竟的伟业,如果由他来完成,这该是何等的荣耀。
然而这事还没有一个定论,便传来了方腊攻破杭州的消息。
宣和二年九月二十九日(实际上是十二月),起义军攻入杭州,杀死两浙路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知州赵霆逃走。积怨已久的群众,在杭州捕捉官吏,发掘蔡京父祖坟墓,暴露其骸骨,获得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和响应。
据加急密报,苏州石生,湖州归安县陆行儿,婺州兰溪县灵山峒朱言、吴邦,永康县方岩山陈十四,处州缙云县霍成富、陈箍桶等,纷纷领导当地农民,参加起义。台州仙居县吕师囊,越州剡县裘日新,衢州郑魔王等领导当地摩尼教秘密组织起兵响应。
湖、常、秀等州农民,也“结集徒众”,准备攻打州县。据说各地农民望见义军的旗帜,听见鼓声,就跑来迎接,参加义军的更是“项背相望”。
方腊起义军骤然兴起,切断了大宋的经济命脉,这后院着火让赵佶心中惊怒万分,哪里还顾得上联金攻辽的事情?
因为方腊是以讨伐朱勔为号召起义的,所以赵佶一面急忙撤销苏、杭造作局和停运花石纲,罢黜朱勔父子兄弟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