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仙侠修真>平凡的明穿日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仙道

正月初二十,整个春节至此过完了,百姓开始忙着新一年的养家糊口,官府忙着清理积压的文书,总之各有各的忙碌。

徐灏一大早埋头公务,收到朝廷下发的僧道度牒疏,要求将天下所有僧道尼的名册重新审理,必须要确定身份无疑后,方可放给度牒。

随便看了看后放在一边,此事与都督府没什么关系,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张玉说道:“夏侍郎来访。”

“快请进。”徐灏站了起来。

门被打开,夏元吉笑呵呵的走了进来,彼此见礼看茶,东拉西扯的叙了会儿旧,聊了下过年期间的趣闻。

就算徐灏曾做过一段时日的文官,一样对官场上的行事很不适应,投降道:“夏大人直说吧,我没这慢吞吞的涵养。”

夏元吉大笑,这才道明来意,原来朱高炽下旨户部工部发军民工匠十万众,要在武当山等道家圣地修建道观等一系列建筑。

徐灏马上想起了先前的僧道度牒疏,问道:“是不是又和三丰道长有关系?”

“不错。”夏元吉点点头,“圣上还命礼部官员四处寻访张仙人,我等虽苦劝不可劳民伤财,奈何这一次陛下态度坚决,所以还需都督出面。”

徐灏闻言轻轻皱起眉头,当年太祖也曾命他寻找张三丰,他一直拿此事当神话传说看待,敷衍了事。那时据闻张三丰已经一百五十多岁了,依然云游天下行踪不定,怎么可能呢?

最具传奇色彩的是江湖传言,沈万三的崛起和张三丰有莫大关系,洪武十七年至洪武十八年,朱元璋曾两度诏张三丰进京,皆避而不见。反正武当山那帮道士都说祖师爷出门了,最离谱的有说去赶赴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也就是说腾云驾雾去了昆仑山。

对于这么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传奇人物。按理说朱元璋不应该当成真事,可每年都有各地官员把张三丰现身的传闻传至京城,每次朝廷派人调查也大多因没有实证而不了了之了。

久而久之朱元璋也没了想头,可洪武二十五年。沈万三全家被发配云南,传出夫妇俩见到了张三丰,服食丹药白日飞升了。

徐灏认为是有人据此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大概当时朱元璋收到了沐王府的确切禀报,沈万三夫妇是病死在云南,因此没什么反应。

这几年也时常听到过张三丰还活着的传闻,徐灏不敢想象一百六十岁高龄的老人会是什么模样,看来朱高炽和很多皇帝一样,迫切想求得延年益寿的道法,为此不惜大动干戈要博得张三丰的好感。

这么一想徐灏就觉得夏元吉等一帮文臣太坏了。皇帝想获得健康延长寿命是好事,自己吃错药了去劝朱高炽,这世上根本没有神仙?

大修武当山怎么了?从经济上的角度上来看是好事,能促进当地的旅游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还能给后人留下名胜古迹。

反正徐灏不愿就此等事和朱高炽唱反调,好比张居正,管教皇帝这个不让那个不行,最终等小皇帝长得了才发现,敢情你不让我修缮宫殿,你自己却住着最奢华的豪宅;你说为君者出行要轻车简从,而你出门却四十八人抬的大轿子?

因此徐灏为难的道:“前日才伤了赵王。圣上正在气头上,此事我爱莫能助。”

夏元吉说道:“劳役百姓修建道观不可取,为国为民都督当建言圣上取消旨意。”

徐灏摇头道:“两码事,我是武臣,不应插手政事,此事不用再说了。”

夏元吉见他态度坚决。也就不勉强了,随便聊了几句起身告辞,徐灏亲自送夏侍郎出了都督府。

送走夏元吉,徐灏不禁也升起去探访张三丰的念头,如果这世上真的能修仙该多好?

李太在外面等了半天。不知都督正在做白日梦呢,梦中活了一千年,拿着积攒的古董在现代当上了大土豪,大煞风景的上前说道:“报都督,浡泥国国王亲率王妃子女等一百五十人进京朝贡,鸿胪寺和礼部已经把人迎到会同馆了。”

徐灏吓了一跳,浡泥国是东南亚一带的小国,一百五十人相当于文武百官都来了,这是神马节奏?

不过浡泥国小归小,却早在北宋时期就遣使来过中原,洪武三年太祖遣御史张敬之、福建行省都事沈秩出使南洋,浡泥国随之派使者回访。

徐灏率舰队下西洋时,浡泥国第一时间派人来劳军,返回时也顺便载着使臣,没想到仅仅一年多,国王领着全家人来集体旅游了。

浡泥国主麻那惹加今年二十八岁,年轻力壮充满了好奇心,远渡重洋出访宗主国并不令人意外。

涉及到外国国君及其家属,都督府有责任保护其人身安全,是以李太等在这里。

徐灏当即点了锦衣卫陆琪和一营禁卫,李太领命去兵部了,没有兵部的同意,都督府一个兵也派不出去。

前文提过五军都督府的权势在持续的消弱中,此乃从一分为五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的。不过现今因靖难功臣们的强势,以及徐灏能够在原则性的问题上整合五个部门,没有都督府的点头,兵部也甭想做什么事。

好在互相之间没有太多的摩擦和掣肘,彼此能做到和平共处,当然今后就说不准了,历史上兵部完全压制了都督府。

对徐灏来说无所谓,又没打算造反,权利的多与少就是那么一回事,对于下面和兵部之间就器械兵员粮饷等等的扯皮之事,他一向漠不关心,毕竟还有一帮老将在呢。


状态提示:第五百五十七章 仙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