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青春校园>康熙安嫔爬墙记>40.第四十章

第四十章

说起这位金大娘,列位看官大概都猜出来了。不错,她正是叫婆婆撵出紫禁城,销了户口的大行太后,史上称为孝惠章皇后。到了民间,婆婆为了不叫人起疑,便叫她自称夫家姓金,娘家姓铁,对外自称金铁氏,外人叫她金夫人,熟了便叫一声金大娘。对外说祖居长白山,因丈夫十八年前夫妻口角,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家中婆母十分惦念,她便趁着儿子娶了媳妇安了家,将家务交给媳妇,来山西寻夫的。

金大娘带着侍卫、仆从,出了通州地界,便一路走,一路说寻夫之事。路人问她夫君相貌,她便叹一声。一旁伺候的春妈便替她说了,“原来也不知道我家老爷到哪儿了。这近二十年过去,也不知在外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当年老爷出走的时候,原是带了三分家产走的。这些年,我家太太还想着,他是不是在外头又娶了,这才乐不思蜀。后来有个同乡,说是在五台山拜佛,求佛祖保佑老娘的时候,见了一个大和尚,形容颇似我家老爷。问了大和尚何时出家,巧了,正是十八年前。那同乡回家后报信,我们太太这才将家里老太太托付给少爷奶奶,带着人一路寻来的。”

路边妇人听了,无不感慨。看金大娘也是容貌端庄,气度娴雅,有福气的大户人家太太,怎么就碰上这么个不靠谱的老爷。便埋怨几句,又有替金大娘不平的,又有热心人指路的。期间传来皇太后驾崩,举国致哀。金大娘也跟着换了素衣银首饰。一路慢慢行来,看看景致,尝尝路上美食。到了道口,尝到烧鸡不错,问了问能放。又停下来,多买了几只,叫人一路疾行,送回京城。自己打包路上吃。

夏妈妈害怕金大娘吃多了,起先还看着,后来发现金大娘多走几步,心情也好了,脸色更红润了。便帮着一路留心当地好吃的。

也不知在哪儿,瞧见了卖年画儿的,还有卖风筝的,金大娘都喜欢,叫人挑好的买了,瞧见卖花生糕的,也叫人买了。买的东西越多,金大娘就越高兴。春夏秋冬四位妈妈瞧着主子高兴,反正都是些不值钱玩意儿,买就买吧,咱家不差钱儿。索性在路上添置了一辆车,专门放金大娘路上买的小玩意儿。

翻过太行山,就是山西地界。尝了一种汤食,叫头脑。金大娘还叹不能带走。夏妈妈厉害,撸着袖子进了厨房。不过一个中午,愣是学会了。路上连做三顿。直到金大娘尝了刀削面、羊肉蒸饺配上老陈醋,这才罢了。金大娘还怕夏妈妈给忘了,再三嘱咐:“回头找见了老爷,甭忘了做给他尝尝。”

金大娘也是心大。心不大的早跟静妃一个下场。到了五台山,方才收起一路走一路买的心。山脚下寻了一处农庄,遣人去问问山上都有什么寺。问询之时,少不得把寒颤顺治老爷那番话拿出来说一番。

山西人热情豪爽,金大娘正下了车,冬妈妈取了个厚垫子放在树荫下,请金大娘坐了歇脚。春夏秋三位在旁伺候着,不远处几个小丫头找村民借了柴火,几个侍卫帮衬着,生火做饭。侍卫们看此地民风淳朴,村里壮汉都在地里忙碌,村口不过几个未总角的娃娃挖泥玩耍,远远传来村妇骂自家娃娃太调皮的声音。临近村口,还能听见哐当哐当织布声声。也不知谁家妇人正在辛劳。众侍卫这才慢慢放下戒备,充作家丁,留下四五个人照看马车行李,别的人到山脚下采买菜蔬,顺便看看哪里有院子卖,好长久安顿。金大娘听见织布声,觉得挺有趣,叫来秋妈妈,吩咐道:“等咱们安顿下来,也打几部织布机,种上几亩棉花,织好了布,给老家送回去。老三媳妇快生了,少不得缺好棉布。”

秋妈妈心道,等您的布织出来,少说得一年,怕是皇后的孩子等不及咯。嘴里却道:“太太好心,三奶奶若是得了信儿,心里不知道该高兴成什么样儿呢。”

金大娘道:“正是。咱们多做些,老二家、老五家也不能落下。”几位妈妈都笑吟吟应承下来。

正说着,眼瞅见一个大娘挎着篮子,打村里走来。众人看她头戴褐色扎巾,脚踩黑色千层底,身上半新不旧短衣衫,脸上乐呵呵带着笑意,太阳一晒,两只脸蛋儿红扑扑的,便知乃是寻常农妇身后跟着几个相似打扮的妇人,一路走,一路说笑。还以为是农妇结伴去摘菜,众侍卫便不曾防备。

哪知为首的大娘冷不丁拨开春夏秋冬四位妈妈,探身拉住金大娘的手,张口就叫“他婶子”。给金大娘吓了一跳,还以为爱新觉罗家哪位远房亲戚认出来了。哪知这位大娘接着说,“他婶子,一看就知道你是外地人。刚才我跟他爹都听说了,你是来找娃他爹的。你说他叔也是的。好好的日子不过,出什么家。我跟你说都有哪几座寺庙,待会儿你好找。”说着,叫来自家娃,约莫不到十岁,正是活泛时候,交待:“带你这个婶子,去佛光寺、显通寺、塔院寺走走。要是没找着人,再去菩萨顶、普济寺瞅瞅。”

听得众人一愣一愣的,就见这大娘招手,村口玩泥巴的孩子里,便蹿出来一个六七岁的,对着大娘叫:“二婶,”这二婶笑骂,“又不好好读书,得了,今天有事儿,你到地里跟你二叔说,我忙着摘菜呢,问问今天晌午吃啥饭。一会儿去菜地里跟我说。”

那小娃娃便一溜烟儿跑了。这大娘扭过头来,瞅见金大娘还在原地,便指着儿子笑说:“这娃叫刘狗蛋,他婶


状态提示:40.第四十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